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軟骨硬鱗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軟骨硬鱗魚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軟骨硬鱗魚,軟骨硬鱗類是較為原始的輻鰭魚類,包括古鱈類(Palaeonisciformes)及其近親、龍魚(Saurichthys)、多鰭魚以及鱘類。軟骨硬鱗魚類具有骨質腦顱,但大部分是軟骨質組成。上頜骨與前鰓蓋骨、下眶骨固結,幾乎不能活動。尾鰭為歪型或半歪型。體側有板質硬鱗。大部分種類已經滅絕,目前僅存多鰭魚目與鱘形目。

簡介

輻鰭綱(Actinopterygii)軟骨硬鱗亞綱(Chondrostei, 或附綱)所有種類的通稱。各種形態差異甚大,但成體均具骨質腦顱,且腦顱分為兩部分︰較大的篩骨部及較小的枕骨部;槳吻鱘及鱘的腦顱大部分為軟骨質,僅部分區域為骨質。最早出現在泥盆紀中期,現存代表是鱘類和槳吻鱘(匙吻鱘)類,或將多鰭魚屬(Polypterus)和蘆鰻屬(Calamoichthys)也歸入此亞綱。除鱘類可供食用和作魚子醬的原料外,無重要經濟價值。古鱈魚目(Palaeonisciformes)體多呈紡錘形,吻鈍,眼位置靠前,腹鰭位於軀體中部,歪尾,體被菱形的鱗片。體長可達1公尺,在石碳紀數量最多,分布最廣,三疊紀時劇減,白堊紀末滅絕。

現代鱘類只分布在北半球,體長約2公尺餘,骨骼中的硬骨少於古老種類;頭部被骨板,體表有5縱行骨板,歪尾,口下位,無牙,口前有2對肉質觸鬚,唇可外突並具味蕾。多鰭魚類和蘆鰻類分布於中非的淡水水域,有鑽石狀的鱗;背鰭由少數或幾個分離的小鰭組成。密西西比槳吻鱘(Polyodon spathula, 即匙吻鱘)分布於密西西比河流域,可長1.8公尺(約6呎)。中國的白鱘(Psephurus gladius)生活在長江中,可長達6.3公尺(21呎),骨骼亦末充分骨化;槳狀的吻全由軟骨組成,其長度占體長的1/3~1/2;除零星退化的鱗片外,體表光滑。曾報導過歐洲鰉(Huso huso)長達8.5公尺(28呎)。最長的多鰭魚約70公分(28吋),蘆鰻可達90公分。海生的鱘類在春季或夏季上溯江河產卵。卵小而多,幼體生長迅速,成熟後繼續緩慢地生長若干年。有時壽命頗長,如歐洲鰉可生活200~300年。7或8齡的槳吻鱘類在春季洪水期產卵,其幼體在孵出2~3周後方形成槳狀的長吻。鱘類在水底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和魚類。槳吻鱘類用鰓濾食浮游生物。多鰭魚類和蘆鰻類主要棲於溪河,夜出覓食蠕蟲、昆蟲幼蟲、甲殼類及小魚。

評價

古鱈目

古鱈目:形態特徵基本上同軟骨硬鱗次綱。最早見於中泥盆世地層,以石炭和二疊紀最繁盛,到早白堊世絕滅。主要包括以下7個亞目:

古鱈亞目

身體紡錘形,眼眶很大,位置很靠前;口裂很深,上頜骨後部很寬大;後吻骨分開鼻骨;偶鰭鰭條通常完全分節;奇鰭鰭條完全分節;尾鰭為歪型。最早期的代表是鱈鱗魚(Cheirolepis),發現於蘇格蘭中泥盆世和加拿大晚泥盆世。常見於二疊紀的古鱈(Palaeonis-cum)是古鱈類的典型代表,分布於歐洲和格陵蘭的二疊紀,也見於斯匹茨卑爾根的早三疊世。在中國新疆吐魯番和準噶爾盆地的晚二疊世地層中也發現有與古鱈相近的吐魯番鱈(Turfania,)、天山鱈(Tienshaniscus)和芨芨鱈(Chichia)等。早三疊世的古鱈類以翼鱈(Pteronisculus)為代表,常見于格陵蘭和馬達加斯加海相早三疊世地層。特徵與古鱈相同,但鱗片相當小,背、臀鰭較小,尾鰭上、下葉幾乎等長。在北美晚三疊世陸相地層中產有與翼鱈相近的豚齒鱈(Turseodus)是古鱈類進入淡水的代表。在中國陝北和四川晚三疊世陸相地層中也分別產有與豚齒鱈相近的三疊鱈(Triassodus)和蜀鱈(Shuniscus)。古鱈類殘存到中生代中後期的僅寥寥無幾,有身披圓鱗的粒鱗魚,常見於歐洲、中亞和澳大利亞侏羅白堊紀地層,中國甘肅玉門早白堊世地層中亦曾發現。最近,在中國吐魯番和準噶爾盆地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了一類具有典型古鱈類特徵的維吾爾鱈(Uihuroniscus),歪尾,上葉頗長於下葉,體披菱形鱗片。

扁體魚亞目

體高而扁,背、臀鰭很長,腹鰭小或無,口小,舌頜骨近乎垂直,鱗片只有骨質層。代表屬扁體魚(Platsomus)繁盛於石炭紀到二疊紀,到中三疊世以後絕滅,分布在歐洲、北美、格陵蘭、斯匹茨卑爾根及澳大利亞等地。在江蘇龍潭二疊紀、浙江長興晚二疊世及河北峰峰二、三疊紀均有此類化石發現。

褶鱗魚亞目

體長紡錘形,尾鰭半歪型,深分叉;懸掛器幾乎垂直;頭頂膜質骨具有顯著的近乎縱行的釉質嵴;鰓蓋骨頗大於下鰓蓋骨;第一鰓條骨很擴大;次眶骨很發達,通常覆蓋前鰓蓋骨;鱗片長大於寬,具有發達的縱嵴或斜嵴。代表屬褶鱗魚(Ptcholepis)通常產於歐洲中三疊世至侏羅世海相地層,也產在北美晚三疊世淡水沉積物中。在中國四川盆地重慶群沙溪廟組產有與褶鱗魚屬相近的渝州魚(Yuchoulepis)和重慶魚(Chunkin-ichths)。

側鱗魚亞目

上頜骨、前鰓蓋骨及奇鰭似古鱈亞目;頂骨分成多塊;有環狀錐體;尾鰭近乎對稱;鱗片成橫列排列;棘鱗退化或不存在。主要代表屬側鱗魚(Pholi-dopleurus)和南方魚(Australosomus)。前者分布於歐洲中三疊世至晚三疊世;後者分布于格陵蘭、馬達加斯加等地的早三疊世地層。

雷氏魚亞目

似古鱈亞目,但其尾鰭為半歪型或近正型。無鰓條骨或具1~2塊大骨片。背鰭和臀鰭的鰭條完全分節,鰭條數目多於輻狀骨。牙齒小而尖。以雷氏魚(Redfieldius)為代表,產於美國晚三疊世陸相地層。在中國準噶爾盆地晚三疊世地層中產有與雷氏魚相近的新疆魚(Sinkianichths)。

裂齒魚亞目

上頜似古鱈亞目。前鰓蓋骨近乎垂直,甚寬大。頂骨方而大。尾鰭半歪型。鰭似全骨魚類,鰭條僅在遠端分節,幾等於相應的輻狀骨數目。有鰓條骨。牙齒強大主要的代表為裂齒魚,分布在歐洲中、晚三疊世,格陵蘭斯匹次卑爾根及馬達加斯加早三疊世海相地層新近,在中國安徽及湖北早三疊世海相地層也分別發現了裂齒魚(Perleidus)和似裂齒魚(Plesioperleidus)。

肋鱗魚亞目

體小。懸掛骨幾乎垂直。鰭中等大或小,尾鰭為半歪型,但鱗葉很萎縮。頰部為古鱈型,有寬的似板狀前鰓蓋骨與上頜骨固結。牙齒細小或缺乏。除尾鰭外,鰭條僅在遠端分節。鱗片菱形,體側有一列特別高的鱗片。主要代表為肋鱗魚(Peltopleurus),分布在意大利中、晚三疊世及中國貴州興義中三疊世海相地層。

鱘形目

為殘存的軟骨硬鱗類。吻尖,體披五行骨質硬鱗或裸露。尾鰭為歪型。背、臀鰭的輻狀骨均不骨化棘鱗僅存於尾鰭上葉化石代表有軟骨硬鱗魚(Chon-drosteus)分布在歐洲早侏羅世地層在中國遼寧北票和河北豐寧等地晚侏羅世產有與軟骨硬鱗魚屬相近的北票鱘(Peipiaosteus)。

龍魚目

體延長,吻極突出。體一般披有四行鱗板或裸露無鱗。上頜形狀與古鱈類相似。鰓蓋部由單一的大的鰓蓋骨構成。牙齒強大。背鰭居臀鰭上方。腹鰭基寬。尾鰭為原正型或正型奇鰭無棘鱗以龍魚(Sauric-hths)為代表,分布在斯匹次卑爾根、格陵蘭及馬達加斯加早三疊世,歐洲早三疊世至早侏羅世,澳大利亞中三疊世,北美晚三疊世。在中國浙江長興晚二疊世海相地層產有始龍魚(Eosaurichths)陝北晚三疊世地層中產有龍魚屬化石。[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