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踏莎行·情似游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踏莎行·情似游丝是南宋词人周紫芝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一对恋人在绿柳垂丝、柳絮飞舞的春光中,在水边依依惜别的情境生动地凸显在读者的面前。下片写别后的留恋与相思,愁绪无数,无法排遣,仍写居者行人走后的凄怆情怀。这首词含蓄深婉,情景交融,几入化境,愁苦之味溢于言表,通过对分别情景的描述和别后的相思之苦的传达,婉转地抒发了词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作品名称踏莎行·情似游丝 创作年代南宋 作品体裁词 作 者周紫芝 作品出处《竹坡词

作品原文

踏莎行①

情似游丝②,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③。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④。[1]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⑤,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⑥,如何过得今宵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

②游丝:蜘蛛等昆虫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③阁:同“搁”,停住。空:空自,枉自。觑(qù):细看。指离别前两人眼中含泪空自对面相看。

④无因:没有法子。兰舟:木兰舟,船的美称。

⑤渚(zhǔ):水中小洲。

⑥莫:不要。 [1]

白话译文

离情像游丝般飘忽不定,情人像飞絮般难留踪影。两双含泪的大眼睛,呆呆地凝目对视,徒自满含深情。溪边的烟柳垂下万条丝绦,却不能把他的行船拴系留停。

大雁在斜阳外飞行,轻烟笼罩着沙洲,芳草一片迷蒙。无穷的烦恼现在就填满了我的心胸。明天姑且不再思量,可又怎样才能熬过今宵。怎样才能挨到明日的天明?

创作背景

周紫芝生活在南宋,亲历宋代社会的巨大变迁,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离别成为家常便饭。作者与情人将要离别,难以表达自己心中的哀愁与不舍。故作者作此词,意为送别相思之人,用以反映出有情人的无奈。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别情词,全词通过对分别情景的描述和别后的相思之苦的传达,婉转地抒发了词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词的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开篇即与众不同,引人注目。“情似游丝,人如飞絮”,寥寥八个字,不描写景物,也不叙述离别之事,然而景色、环境、事情、人物皆含于其中,且将人物因离别而生的感叹表现得十分贴切自然,用笔之精巧,比喻之新颖,笔墨之经济,都显示了作者的想象和创造的才能。“游丝”、“飞絮”点明时令:暮春时节。“情”是指别情,也可指双方的脉脉情意,“情如游丝”这一比喻体现出“情”的缠绵牵连,有“情丝难断”的意思,暗示离别的艰难。“人如飞絮”,表明人如飞絮一般漂泊不定,羁旅四方,这也点明了此次分别的理由。“泪珠阁定空相觑”。两双满含着泪珠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彼此相觑。句中的“空”字意味着两人的这种难舍、伤情,都是徒然无用的,无限惆怅、无限凄怆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两句把“空”字写足、写实。一溪烟柳,千万条垂丝,却无法系转去的兰舟,所以前面才说“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派天真,满腔痴情,把本不相涉的景与事勾联起来,传达出心底的怨艾之情和无可奈何之苦。[2]

词的下片写离别后的愁苦。过片仍写居者行人走后的凄怆情怀。“雁过斜阳,草迷烟渚”,这是“兰舟”去后所见之景,正是为了引出、烘托“如今已是愁无数”。句中的“如今”,连系下文来看,即指眼前日落黄昏的时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怎样度过。词人并不迳把此意说出,而是先荡开说一句“明朝”,然后再说“今宵”。“思量如何过”这五个字的意思实为两句中的“明朝”、“今宵”所共有,词笔巧妙地分属上下句,各有部分省略,词意承接上文,说明天该如何去过暂且不要去想了,可现在天已向晚,夜幕临近,今夜又将如何熬过去。此处的“思量”,既是想“明朝”,又是思“今宵”,是一种“互体”的手法。此二句,将词人与离人分别后的情绪低落、兴味索然和度夜如年的愁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含蓄深婉,情景交融,几入化境,愁苦之味溢于言表。

名家点评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唐圭璋;此首叙别词。起写别时之哀伤。游丝飞絮,皆喻人之神魂不定;泪眼相觑,写尽两情之凄惨。“一溪”两句,怨柳不系舟住。换头点晚景,令人生愁。末言今宵之难遣,语极深婉。(《唐宋词简析》)

当代学者薛砺若:此等词都极清倩婉秀,实兼晏、欧、少游、清真数家之长,而能暨于化境者。即列入第一流作家内,亦无愧色。(《宋词通论》)

作者简介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家贫而苦学,绍兴中始登进士第,官至枢密院编修。其词清丽婉曲,造语自然,兼采晏几道、李之仪等数家之长,刊除裱丽,自成一格。有《竹坡词》三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