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赵旭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旭光

来自网络的图片

赵旭光教授博士,男,1960年生,山东莱州人。 [1]

赵旭光教授长期从事高温结构陶瓷、粉体工程、冶金工业废渣利用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2]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从事高温结构陶瓷、粉体工程、冶金工业废渣利用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出生日期----1960年

出生地点----山东莱州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教授

毕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个人简介

1982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同年到山东济南大学任教, 1993年调韶关大学化学系工作,94年晋升副教授,任硅酸盐工程教研室主任。

1996年任化学系副主任。

200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并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5年晋升教授。现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

成就及荣誉

1993年以来,先后8次年度工作考核优秀,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各一次,年度科研先进工作者三次;

1998年获韶关大学首届十佳授课教师称号。

2006年获得香港方润华奖教金,2007年获得韶关市科技拔尖人才。

现任美国ACI协会会员,广东省科技评审专家,韶关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校化学理事会理事等职。

个人作品

赵旭光教授从教30年来,先后主讲了《耐火材料工艺学》、《粉体工程学》、《机械制图》、《建材机械装备》、《工程力学》、《精细化工设备》、《化学工艺学》和《电工学》等多门课程;

所指导的教学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

其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硅酸盐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硅酸盐通报》、《建筑材料学报》、《混凝土》、《水泥》、《耐火材料》等国内专业期刊合作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EI和SCI检索收录6篇。

人物生平

1989~1992年,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支高密度熔融石英水口,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名牌公司产品的实物水平。

1996~2001年,主持并完成了广东省高教厅、韶关市和校级科研课题各一项,获得二项具有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2002年任国家863课题《低环境负荷型水泥及胶凝材料技术研究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子课题组组长,硅酸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矿渣微细粉的生态效应及其作业机理的研究》主要研究成员;

2003年,任国家985高水平大学建设重大项目《高性能环境友好型胶凝材料关键制备技术的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泥与粉煤灰中有害组分的溶出机理/预测模型及溶出抑制材料的研究》主要研究成员。

到2013年为止,任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性能水泥绿色制造工艺和装备-钢渣重构和性能优化技术与装备》专题研究组主要成员,主持广东省2007年重大应用研究项目《高性能热闷钢渣-矿渣复合掺和料的研究开发》。

参考来源

  1. 赵旭光 ,华北电力大学网
  2. 赵旭光 ,京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