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上范公堤(崔子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走上范公堤》是当代作家崔子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走上范公堤

从陕北高原辗转来到水乡阜宁,闻到了花的香、水的香、大地的香、文化的香,各种芬芳在身前身后肆意荡漾。当我站在城外垂柳摇曳的范公堤遗址上,心里倏然激动。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杰出人物,曾在这里建功立业,造福民众;也曾在我的家乡陕北统帅三军,戍守边关。他人生坎坷,命运跌宕,足迹由东南到西北,将延州阜宁联系在了一起。

范仲淹,无疑是闪烁在人类天空的文学之星,熏陶了华夏大地上无数用汉字书写的后人。他不仅是文学的,还是政治的,军事的。他两岁丧父,童年饥苦,之后科考入仕。在泰州西溪为官时,目睹潮水返涌,良田湮没,百姓呼号,于是发动起四万余人维修海堤,隔除潮患,造福百姓。

范公堤隆起的是德馨,绵延的是文化。善举和功德总会被历史牢记,恰似一抹鲜艳的缎带醒目地挽在了岁月的腰季。此时,不禁想起了《岳阳楼记》的精彩辞章,珠玉般的字句幻化成耀眼光芒在水面上闪烁跳动。这座古老又独特的历史名城,正在以文化甘酿迷倒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到这里向这位杰出的先贤致敬。

范仲淹离开阜宁十多年后,在朝廷里因直言进谏,被贬黜到了陕西任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深秋时节,他沿着鄜延路视察边城,西风劲吹,满目疮痍,城寨残破,旌旗失色,感慨地写下了《渔家傲》一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位南方的将才用忘我的胸怀挚爱着国家领土,整肃军队、修复城寨、开荒营田、招募商贾,将延州建成了战备充实的要塞,赢得了太平,旺盛了百业,他还在我家乡的延河畔的红石巨岩上,豪迈地手书了“嘉岭山”三个阴刻大字,如今成为一道游人争相目睹的胜迹。

阜宁,古老和现代交接,灵秀和蓬勃共存,阳光正媚,视野明澈,风物斑斓,满目层层叠叠的楼宇和交错的水道,仿佛是现代几何状的童话世界,又恍然穿越到了古色古香的岁月深处。

这里的风景名胜很多,而她的外滩属于让人诧然惊异的人造杰作。射阳河风景带犹如一弯皎洁的明月,温润着两岸的楼群、广场、草坪、花坛、雕塑、柳林、长廊。临河凭栏,清风拂面,河水潋滟,几座现代化的跨河大桥,以优美的曲线,仿佛弹奏着雄浑而多彩的旋律。

恍惚之间,感觉射阳河外滩真的形似上海外滩,只不过是多了灵秀,少了大气。说她风姿绰约,说她书香弥漫,说她朝气蓬勃,都不冗繁,而且无法找寻出更多的词汇去形容她的美丽。似乎,射阳河的诗性在日出日落之间,一页页地翻去,章节就是香风掠过的建筑和树木花卉。

走过喻口古镇、再去庙湾古城,感受到了饱满的宁静和安逸,大约一个城市的内涵就藏在古旧的街市里。夕阳中,走入乌黑的巷道,踩着那些被鞋底磨圆的石头,想象曾经的喧嚣和繁华,似乎耳畔也响起木屐的声音。巷子时而窄得可容俩人擦肩,时而交汇出生长大树的开阔空地,几位老者坐在小竹椅上,品茶谈笑,鹤发里尽是长寿的从容,童颜里全是舒心的安祥。无论是公园里晨练的、还是广场上跳舞的、木椅上闲坐的、河边垂钓的,还是商铺里忙碌的、走向校园的,每个人都眉目舒展,面带阳光

阜宁这座城,因范公堤而驰名。[1]

作者简介

崔子美,1962年8月生,陕西省北部志丹县人。先后毕业于延安师范北京人文大学汉语言专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