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读懂母亲(李永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读懂母亲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读懂母亲》中国当代作家李永海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读懂母亲

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那是肖复兴对母亲至高的评价。

是啊,母亲像一本书,可能当初我们不能读懂其中的内容,多年以后突然就懂了,就契合我们的心境了。烟火人家,凡夫俗子,日子清淡如茶,苦中回甘。

母亲啊,我们想对你说,这么多年来,你一直难得清闲。

母亲年轻时拉扯姐姐、我和弟弟我们姊妹仨已经很不容易,老了后又要抚养孙子、外孙们。

人们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天气变化,母亲偶尔咳嗽起来,惹得家里像小儿童童那群孙辈,乱嚷嚷地围过去,挥舞着各自的小拳头,在母亲的后背挠痒痒一样拍拍打打起来。

母亲也不气恼,总是笑眯眯地享受孙辈们带来的那一刻愉悦时光。

众乡亲们之间往来,乡亲们总是羡慕地对母亲说:“这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气。”

母亲含笑不语。

在我生命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忘记,但打动心里最柔软的那部分却是母爱。

那年秋,不幸突然降临在母亲身上,一向身体健康的她病倒了。

母亲在一天时间内连续两次吐血,并且很多,紧急送往医院,等检查结果一出来,一瞬间我莫名其妙紧张起来,小心脏都快跳出胸膛。

母亲罹患上令人闻知色变的胃癌,并且发现较迟,已经进入晚期。突如其来的结果让家人有些猝不及防。房间里的空气被瞬间抽空,一下子凝结。这消息一经传出,让好多熟人吃惊。母亲能否挺住,我们和乡亲们心里都为母亲捏着把汗。

叹息就像一道行走的疤痕。所有人的心被带到一个悲观的境地,不能自拔。一种淡淡的哀伤弥漫,如烟雾。听着医生的话,看着检查报告单,姐姐泪如泉涌,我也心如刀绞。趁母亲与前来探望的亲戚交谈之间,我转身冲出去,俯身扑倒在医院拐弯处的一段院墙的栅栏上,无力敲打着栏杆,发出沉闷的响声。这让我的心情怎能不悲伤、不抱怨?

我祈求上苍的垂怜。

抬眼看,夜空那璀璨的烟火燃烧殆尽,就只剩下无尽的黑暗。

那段时间,我心慌意乱,整夜都无法入睡。有时半躺半眯一会儿,醒来,我额头已经是布满了汗珠……我在心里充满了期待,却也有了一种没来由的担心。

母亲被紧急转诊到省城的一家大型医院,确症后很快就做了胃部全切手术。

医院里四处都是刺眼的白。母亲躺在重症监护室。每天下午4点,是医院规定和允许亲人探视的时间。每隔一天,我和姐姐、弟弟分别进去探视母亲。那天,我去探视母亲,只见她老人家身上插满了各种塑料医用管子,嘴里戴着呼吸机,进食也是护士通过鼻饲。此时此刻此景此时心,谁能体会那种刀割般的痛。娘啊,别怕,有我们在你身旁。

疼痛袭来,病魔折磨她时,她都极力忍耐着,尽量不让我们这些儿女们看到她痛苦的样子。

树荫漏下稀疏星光,分不清谁发自幽暗的游丝之气,我在树下伫立着,任凭枝叶轻拂我的脸。娘啊,对不起,都怪孩儿太粗心太大意了。这些年,我从来都没有陪过母亲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生活已不愁吃不愁穿的我,怎么没有想到母亲的健康呢?

自责懊悔的眼泪像被唤醒的泉水一样往外冒。

夜色形同室内空调仿制的春天,触摸不到。

尘世间,与一个生命相遇,或目送一个生命离去,都是足以令人唏嘘感慨的事。佛说:生死有轮回。然而谁又经历过转世的喜怒哀怨,况且又怎能记得住前生的种种,所以生命这一来一去是极其庄严、神圣的。诚如仓央嘉措所言:世间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娘啊,请你别让我流泪。母亲躺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昏迷不醒的数个日子里,我情绪十分低落,一想到日后有可能再也看不见她老人家了,我的心里就隐隐作痛,疼痛得整颗心像是被人放在油锅里煎。

痛彻心扉!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我的心在滴血。

时至晚秋,我无时无刻不痛恨这落叶纷纷飘落的季节。

我期盼自己的眼泪让江河变得渺小。风吹原野,却始终吹不走心底的忧愁。

“醒了!”掌声和欢呼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笑容。那一天,我只是轻呼一声:娘啊。喊娘,像儿时那样紧攥着你的衣角。

谢天谢地。最终,母亲幸运地苏醒了过来,她躺在病床上,原本就瘦弱的身子越发干瘪,脸色蜡黄,有气无力。姐姐轻轻把她扶靠在床头。母亲稍微用手梳理了一下白发,然后把慈爱的笑容展现给围在她身边的亲人们。

母亲可是从鬼门关前走一遭呀。

亲人是连筋的,分不开。我也满脸含笑,悄悄走了出去,多么想在无人处放声高歌一曲。

母亲在省城医院整整躺了足足三个月时间,做了三次全麻手术,次次都命悬一线!

在生死考验面前,我们也犹豫过,徘徊过,甚至动过放弃的念头。值得庆幸的是,母亲的身体竟然奇迹般恢复了,并且没有留下后遗症。

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母亲出院了。这难道是上苍眷顾?不让母亲丢下我们,永生不得离去。

临行前,医生和护士送来了鲜花。母亲脸上挂着如沐春风般的笑容,她和白衣天使们一一告别。

有人在低泣,是因为感动。那是站在母亲身后的姐姐发出的声音。我情不自禁举手伸到自己眼睑的下方,拭去一滴不觉间淌下的泪水。刹那间,我的眼圈也是红红的。

将欢情推离片刻时光,母亲的头上落满了雪花。

落花雨媚的时节,隐去苍老磕绊,庭院深深,西风瘦了池塘。

风雨过后,看万家灯火温暖人间。但是,这一切似乎距离我们不远,又距离我们遥远。目之所及,心之所思,如一朵流云飘过,我突然想用“劫后余生”这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心境。

沉寂多日的愁云渐渐在我眉头舒展开来。母亲生病住院的那段日子太沉重,太揪心,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度日如年啊。

春天,大地孕育,万物苏醒,百花争艳。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母亲孕育了我们生命,我们才如春天般勃勃生机。与来时的沉寂不同,一路熙熙攘攘,每个人都急不可耐地想把心中说不完的话全说出来给母亲听。

正午的太阳映衬着天空,整片天空都笑逐颜开。

慵懒的午后,温暖的阳光洒满我家的庭院。母亲和几位邻居大妈围坐在一起,看着母亲和她们谈笑风生的样子,全不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满脸流露着一如既往的慈善。

岁月把年轮填满。而今,母亲已鬓发斑白,容颜已逝,眼角的皱纹沾满了她的脸颊,我怎能不痛心呢?抑制不住竟然有眼泪欲出的冲动。

命运都给我们安排了不一样的风景和机遇。生命的路上不会永远天高云淡,亦不会永远遍植春天。不管怎样的遇见和磨难,相信都是命运为了我们的成长做的最好的安排。

时间真的不等人,最让人害怕的是,你不知道滴答声,会在哪一刻停止。说实话,自从父亲逝去后,我的手机从来不敢关机。为啥?如果你家中有老人,你会懂的。

在阅读中回望时光。知儿莫如母。闲时,母亲常让我多读书,读好书。书中日月长。读一本书,无关风月,不争名利。在书墨的馨香里,品一品前尘往事,让恩怨得失随书页翻过去,归于平淡。日子流水般过去,一切都在不经意间,仿佛湖上的鸟影,悠然在云天隐身。那是母爱对我一生的盈盈笑语,拂去我心中的忧伤。那是母爱对我殷切的期望,盼望我幸福地行走在人生路上。

人生四季,几无波澜。曾经遗漏过生命中那么多令人感到深情的时刻,母亲依然深爱着我们。

我们的梦想是白云,那么,母亲的爱就是天空。李白的《豫章行》: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孟浩然的《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徐熙的《劝孝歌》: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这些关于母爱的美好诗句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走进你我的心灵。

夜很静,很美。读过这些诗句好多遍,每一次我都能有更细腻的感触,所以格外珍惜。

人世纷纷攘攘,当我们不满于现状时,当我们穿着名牌穿梭在灯红酒绿的地方时,当我们开名车住豪宅尽情享受时……与母亲她们那一代人相比,我们有什么资格,说苦?说累?

长长的路,我们要慢慢走。娘啊,我们想对你说,一首游子吟,牵动了多少华夏儿女的心,又让我们重温了多少无私的母爱。

又是夏至春末,繁花有开有落。雨过天晴,漫山遍野花海涌浪,把豫南的天空照得璀璨绚烂,如醉如痴……母亲就这样承担风雨,让我们姐弟三人享受别样的风和日丽。

母亲的爱,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

每次从母亲那儿离开,母亲貌似轻松的笑脸上总是挂着“不争气”的泪花……母亲给我们的爱,是那么深沉,又是那么细腻!这份无私的爱,我们用怎样的一生回报呢?

母亲,你是我们儿女世界的源头。

迎着和煦的风,我放心不下独居的七旬老母。

“去吧,不过少去麻烦别人!”这是我小时候母亲说得最多、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但从她老人家的沉默寡言中,仍然看出她满眼的不舍、伤感和些许失落。

母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豫南农村妇女。

我自打从小记事起,不管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不到万不得已,母亲总是宁愿自己扛,也不愿去麻烦别人。

那一天,天气晴朗,我向母亲辞别,去曾经当兵的鄂北花园镇探访一位多年未相见的战友,他现在是一家大型房地产集团的老板。

千里奔袭,战友惊喜相聚,相谈甚欢。在一个幽静飘香的茶楼,服务生泡上一大壶茶,我们开始天南地北地聊起来。战友告诉我,如今企业招人也很有趣,工资可以你开,工作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上司你可以随便屌,但你必须很牛逼。前提条件是你三观正、有上进心、肯吃苦。

战友富有个性的见解,让我只有点头的份儿。

我对战友说,一直很感谢三年军旅的时光,因为这段经历,值得我们一生受用不尽。

的确,下过霜的柿子才会甜,人也是经过磨炼才会成熟,而且知道自己应该珍惜什么。当晚一夜东风满树花。我辗转反侧,难以进入梦乡,倚窗而望家乡的方向,深邃的夜空中,星星散发出宜人的光芒。

一大早,我刚起来,电话铃声就响了,是妻子打来的。她很生气,电话里声音虽然如平日那样温婉,气势却是火山爆发一般。原来她是在提醒我,过几天母亲生日就到了,问我回不回去。

通常情况下,善解人意的妻子是不会对我大惊小怪的。我明白了妻子的心思,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攥住了面前的话筒,紧紧攥住了一颗狂跳的心。

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母爱,何以为报?母亲这辈子生活得实在不易。说实话,当时我心里微微一颤,母亲的生日怎能忘记呢?此时,我再也控制不住,一句酝酿许久的话语鬼使神差般脱口而出:“童童妈,请你一定记住,就是天塌下来也阻挡不住我回家的路。”

《诗经》之《小雅·蓼莪》里面写道: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用现在的话说,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太辛劳啦!我们渐渐长大,千万别忘了给父母带份礼物啊。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依赖,长大后,我们是父母的靠山。当往日的记忆在日记里一点点泛黄,当泪水在守望中一滴滴潜藏,有过悲伤,但从不曾绝望;有过迷惑,但从不曾彷徨。

只要有母爱,没有什么能比她更坚强。在母亲的三个子女中,数我长得与她最像:圆脸,高鼻梁,大眼睛。我的性格也秉承了母亲,喜欢低调,不喜欢张扬;喜欢安静,不喜欢喧闹。

好不容易放下电话,我还在喘气,又有一个电话打过来。这个电话是一位战友打来的,他约我去附近一处风景区游玩。我婉转拒绝了。

平复一下心情,我独自一个人正躲在房间里想着心思,片刻忽然有了灵感,赶紧拿出手机,将自己的心扉敞开,诉说着自己微小但浓郁的感情,把自己想对母亲说的心声编辑成一段话:“尘世间万千繁华,最温暖不过你,我的白发亲娘。你养海儿长大,海儿陪你变老。”然后,点击发送到微信朋友圈,与朋友们分享,不多时,就赢得众人的点赞和留言。

令人惊喜的是,始终不会上网玩微信的母亲竟然在姐姐的帮助下通过微信发来一张笑脸和一个大大的“赞”。

有母爱相伴的日子,我们领略了雄鹰搏击长空时留在蓝天的骄傲身影,我们也惊叹小鸟在溪边时划出的优美弧线,更多是发现蝴蝶翅膀在丽日下闪着的彩光。

终于明白母亲给了我们什么,那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永远保持努力向上的姿态。幸福不在于你是谁,你拥有什么,而仅仅在于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些终将使母爱变得“有感觉”“有内容”“有质地”,而不是矫饰与唯美。

春色斑斓,岁月阑珊。由于思绪纷扰而变得灵动,变得鲜活。

走过人来人往,人世间,谁是牵挂你的人,是母亲;谁又是你牵挂的人,也是母亲。无论是牵挂母亲,还是被母亲牵挂,都是真情的流露,都是真心的见证。母亲常常告诫我,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因为人的心都是肉长的,谁无感恩之心?感谢母亲,不仅给我了生命,更让我永不言弃。

夏夜初至,树叶哗哗作响,时光开启一条温暖的河流,我想起了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隔离在省城姐姐家里的母亲。

母亲多次打来电话,嘱咐我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那一日,站在大别山深处豫南西九华山顶,深情地把目光投向远方,把双手合拢成喇叭状围在嘴边,大声喊:“放心吧,娘!孩儿在爬山呢!”

从部队退伍回乡参加税务工作,20多年一晃过去了,猛然发现,我们不再年轻,母亲更显苍老。

月光印在我的额头上,家以另一种形式从未走远。

也许有一天当你学会珍惜的时候,有些东西已经不会再存在了。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如今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拥有母爱的天空。

静谧的时光,窗台上偶有风吹过,忽而一阵风铃窣动,一份清新,一份悠远,五月的美好,就这样在静静聆听中走来,在这个属于母亲的季节,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母亲微笑喝彩。

娘啊,多么想对你说,你给予孩儿的爱,孩儿一辈子难以报答。孩儿想,如果可以,宁愿永远停留在你那温暖的怀抱里……那样,你永远年轻,“海儿”还是海儿。

娘啊,守护你,是孩儿唯一的愿望,紧握住你的双手,想扑进你温暖的胸膛。隔山隔水,隔着时空,隔不断我们母子情深。

岁月绵长,时光静淌,还有你在我们身旁。我终于明白,母爱在心灵深处,魂牵梦萦,永远挥之不去,无论走到哪里,始终让我们牵挂,踏遍千山万水,也走不出你的目光。我的牵挂从字里行间散发出来,情感细腻温婉,语言也因此甜润而琐碎。

小村落,老房子,有娘在,家就在。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里有句话:“见素抱朴。”意思是说,守住本心,守住自我的本真与纯朴。纵使走遍世界,我们的眼中一定会有对母亲的记忆。我们的幸福生活也是如此,这应该感谢母亲。

母亲讲不出多少大道理,简单的一张笑脸和一个赞字饱含她无尽的慈爱和温暖。顿时阵阵暖流迅速传遍我全身。这些感受好像丝丝缕缕温暖的阳光,洒在我的心坎上。我多想回到童年,躺在母亲怀里撒娇。长大了,我多么想在人多的时候,我轻声对母亲倾诉,满目繁花,不比你容颜。

微信朋友圈里说,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朋友,不知你是否有同感?反正,我举手赞成。

用心体会母亲那不多的话语,我好像渐渐读懂了母亲。我在心底里默默许愿,母亲,生命里因为有你,所以我很幸福。

五月的声音,是重新又拾掇起了人生的足迹,让苦乐年华化作了叮咚作响的节奏拥抱了生活。日子像风掠过窗前,依稀间,我看见母亲笑了,我也笑了,笑嘻嘻,笑得云淡风轻,笑得宛若开在尘埃里的向日葵。[1]

作者简介

李永海,河南固始人。原济南军区某坦克乘员训练团一大队一中队学兵,***某部新闻报道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