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釋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說文釋例》,研究《說文解字》的著作。王筠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前14卷說明「六書」及「說文」的條例、體制;後6卷列出對於《說文》的一些疑問。各卷後附有「補正」,常用金石古文補正《說文》的形體和說解。卷1至卷5主要說明「六書」條例,例如卷3「形聲」,說:「許君敘曰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案工可第取其聲,毫無意義,此例之最純者。推廣之,則有兼意者矣。……形聲字而有意,謂之聲兼意,聲為主也。會意字而有聲,謂之意兼聲,意為主也。」卷6至卷11主要說明「重文」「疊文」「說解」「讀若」等條例。例如卷10:「說解正例:許君說解,必先字義而後字形。」卷12至14,主要說明:衍文、誤字、補篆、刪篆、改篆等校勘方面。卷15至卷20全部是「存疑」。
本書在說明《說文》條例、體例等方面十分精采,對後世研究《說文》有指導意義。另外在釋字形、字義方面也有創見。例如:《說文》:「甘,從口含一。一,道也。」王筠在《釋例》和《蒙求》二書中指出「一」是象所含之物,是以會意定指事。這個字形解釋,比許慎明確、高明。王筠研究《說文》注意到文字學的通俗、普及。王筠治《說文》之學垂30年,《清史稿》說他是「其書獨辟門徑,折衷一是,不傍於人。論者以為許氏之功臣,桂段之勁敵。」
作者介紹
王筠(1784—1854),字貫山,號菉友。中國清代學者,山東安丘人。道光元年(1821)舉人。在《說文解字》研究上,能綜合分析諸家之說,為後人指示門徑。著有《說文釋例》、《說文句讀》、《說文系傳校錄》、《文字蒙求》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說文釋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 ↑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