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广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观潮广场就在淡水老街尾端,离淡水捷运站约15分钟路程,公园在2018年也新增特色游具并于05/10正式启用,以舢舨船为主题,展现淡水在地特色,设有空中走廊、辽望窗、旋转舵、溜滑梯、攀爬网、沙坑沙桌、洗手设施、共融性荡秋千与体健设施等,出入口皆为无障碍步道,提供一般儿童及不同障别儿童使用。 舢舨船造型游具好吸睛,蓝绿与红色加上可爱的大眼睛,让这艘船生动了起来。走入船内是小朋友爱的细白沙坑,一旁有星星造型沙桌与船桨,船尾处则有阶梯与绳网攀爬设施,爬上去即是通往宽滑道的磨石子滑梯,宽滑道一次可2-3个小朋友共玩,也很适合亲子共玩。
鸟巢秋千在船的另一侧,采用人工草皮铺面,一旁还有几座成人体健设施,广场上另有一处草皮空间可以给小朋友跑跳。[1]
目录
简介
淡水观潮.艺术声动~观潮艺术广场暨马偕上岸处铜像的启用 拥有多元文化、人文资产及古迹景点的淡水,在96年岁末年终之际,又增添了一个汇聚在地艺文的新文化景观~“观潮艺术广场”。
县府将原来对外封闭的公有土地,重新整理及绿美化,提供民众一个结合自然美景与艺文氛围的艺文休憩新选择。96年12月27日由台北县县长周锡玮与淡水区长蔡叶伟共同召开“观潮艺术广场启用典礼既创意市集”记者会,正式宣告“观潮艺术广场”于12月29日起正式对外启用,并在会中提出“淡水河口艺游网”旗舰计画之96年重大施政成果。 “淡水河口艺游网”是新北市政府目前积极推动四大旗舰中的北区旗舰计画,其中“艺”指艺术,“游”为观光旅游,“网”是网路。
以淡水河口整体空间为架构,观光休闲为定位,充分整合在地资源及相关之硬软体设施规划,以建立大淡水地区艺术网络,同时借由多元的历史脉络,提供艺文工作者互动的空间与国际艺术交流的平台,规划社区与艺术交流的空间,创造艺术与生活结合的场域,引进特色文化创意产业进驻,以带动地方繁荣与区域的发展。
“观潮艺术广场”就是“淡水河口艺游网”计画的具体成效之一,12月29日的启用典礼活动在周县长与蔡镇长的主持下揭开序幕,活动中邀集了国内外各方艺术工作者共襄盛举,有30个淡水在地艺术家独具匠心之创作品展示的创意市集,还有逗趣活泼的小丑魔术秀、浪漫的轻摇滚乐团、热情的拉丁乐团等精采的动态演出活动,更有蚊子电影院-“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艺术电影的放映,在2007年的最后一个周末假期,让淡水区民及游客渡过了一场充满感性与知性的艺术飨宴。
铜像
随著“观潮艺术广场”的启用,淡水河口也多了一块新地标-“马偕上岸处”铜像。该铜像为新北市政府补助淡水区公所办理的“艺术街坊发展方案第二期工程”的项目之一,借由对淡水这片土地有所贡献并建立深厚情感的外籍人士-马偕博士的溯源,铺陈出淡水在地居民与游客透过融入新创意、建构新淡水以延续淡水在地历史传承的精神。
蔡叶伟镇长在12月27日的铜像揭幕仪式中宣告:“马偕上岸处”铜像的完成是淡水艺术街坊二期工程第一阶段的完成,在艺术街坊的计画下,让“马偕上岸处”铜像一路连接“观潮艺术广场”、艺术街298、马偕医馆到马偕铜像三角公园,成为淡水的艺术展示中心,为淡水带来更为丰富的艺术景观与气息。
观潮艺术广场位于淡水中正路上这片被铁皮围篱尘封已久的公有土地上,原本属于教育部和军备局的停车区和空地,经过台北县政府及淡水镇公所的共同努力,重新整理及绿美化,摇身一变成为连接老街与淡水河岸美景的艺文休憩空间,搭配各项精心规划的各种硬软设备,为淡水老街衍伸出更加广阔的休闲旅游空间,深度淡水文化艺术意象,成为淡水的新地标。
广场融合自然、历史及艺术,两侧设置“记忆之墙”与“愿景之树”两面艺术大墙,希望能邀集更多人共同来创作,一起留下回忆、许下愿望。 开幕当天邀请台北县县长周锡玮、台北县议会议长陈幸进、淡水镇镇长蔡叶伟、淡水镇镇民代表会主席陈世仪,把对淡水的愿景与祝福2000个瓶中信,一同投入“观潮艺术广场”旁的壁面环境艺术“愿景之树”中,进行封管仪式,并计画在两年之后,举行开启仪式,检视“愿景之树”是否随著时间和政策的灌溉,而茁壮成生命力旺盛的大树!以及书写者的愿景,有多少已经美梦成真!
瓶中信计画
邀请关心淡水河口未来发展的人们,针对五个主题-人文关怀、生态永续、海洋愿景、快乐成长、浪漫情怀,写下对于未来的期待,并以“时空胶囊”的概念,装置在“愿景之树”的透明管中。[2]
交通资讯
大众运输
- 捷运:新店捷运站→淡水捷运站→步行5分钟
- 公车:请搭乘三重客运或指南客运或淡水客运→淡水捷运站→步行5分钟
自行开车
- 市民大道→环河北路匝道→右转洲美快速道路→大度路→2号省道往淡水→乙号省道→淡水
- 中山高速公路→台北(重庆北路)交流道→重庆北路过百龄桥→左转承德路→大度路→2号省道往淡水→2乙号省道→淡水
- 八里渡船→淡水渡船头→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