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力量。

西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有汉、彝、回、藏等28个民族,以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8.77%。

西昌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素有小“春城”之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西昌旅游资源丰富,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境内及周边有邛海-泸山、邛海国家湿地公园、螺髻山、泸沽湖灵山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知青博物馆、黄联土林等旅游景区。近年来,西昌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美古城、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综合实力百强县。是举世闻名的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1]

建制沿革

西昌古称邛都,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但秦时西昌为何郡何县,史籍失载。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汉武帝以邛都为越嶲郡,辖十五县,属益州,郡治邛都。此外,今西昌市境内除邛都外,尚有苏 一县(今礼州镇)。

邛都县名历经东汉、三国和魏晋,历时300余年。

北周天和三年(568),西昌置严州。

隋开皇六年(586),将严州改为西宁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嶲州,西昌境内仍存邛都、苏祁(西汉苏 )二县。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西昌被南诏政权占领,南诏设建昌府。后大理国袭其建制。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置建昌路,以罗罗斯宣慰司总之。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改建昌路为建昌府,属云南行省。洪武二十五年(1392)废府,设军民指挥使司,领守御所四。西昌市境内有守御礼州后千户所、中千户所、打冲河中千户所和前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建昌卫,属四川行都司。

清雍正六年(1728),裁建昌卫设宁远府,置西昌县,"西昌"之名自此始。

中华民国时期,初裁西昌县并入宁远府,旋又裁府复置西昌县。民国28年(1939),国民政府在西昌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辕,西康省政府在此建立宁属屯垦委员会负责治理宁属各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然西昌仍为国民政府军盘据,次年1月1日,国民党政权在昌另组"西康省政府",妄图阻止解放西昌。

1950年3月2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西昌解放。4月,西昌县人民政府成立。12月,西康省西昌专区专员公署成立,西昌县归西昌专署管辖。

1955年,撤销西康省建制,西昌专区划归四川省,西昌县改属四川省西昌专署管辖。1968年,西昌地区成立革命委员会,西昌县归西昌地区革委会领导。

1978年10月,撤销西昌地区建制,西昌县改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1979年凉山州人民政府由昭觉县迁驻西昌县。同年,国务院批准以原西昌县城关镇、西郊、小庙、高枧、马道公社及喜德县之四合公社为辖区设置西昌市,198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西昌市。西昌市、西昌县并存。

1986年7月,撤销西昌县建制,并入西昌市。时西昌县所辖区、乡(镇)全归市辖。

行政区划

西昌市辖6个街道、8个镇、29个乡(其中12个彝族乡,2个回族乡):

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东城街道、长安街道、新村街道、长宁街道。

镇:马道镇礼州镇安宁镇川兴镇黄联关镇佑君镇太和镇安哈镇

乡:西郊乡、高枧乡、小庙乡、月华乡、兴胜乡、琅环乡、西乡乡、樟木箐乡、大兴乡、海南乡、经久乡、西溪乡、黄水乡、中坝乡、阿七乡。彝族乡:四合乡、民胜乡、响水乡、开元乡、大箐乡、洛古波乡、荞地乡、磨盘乡、巴汝乡、银厂乡、白马乡、马鞍山乡。回族乡:裕隆回族乡、高草回族乡。[2]

交通

航空

西昌青山机场是攀西地区的航空港,是中国西南跑道最长的大型全天候机场。

铁路

成昆铁路在此设立西昌站,建设中的成昆铁路复线在此设立西昌西站。

西昌是成昆铁路线上的一个大站,有多对火车可直达北京、西安、昆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省内外大城市。成都-西昌的夕发朝至的列车最适合旅游者,车程10小时左右。开通了西昌--昆明的K673/4次直通旅客列车。另外西昌还开通了西昌-成都的K9482/1次列车、K9440/1次列车、K9471/2次列车,遇节假日都会增开客车。从市内到西昌火车站,可以乘坐公交6路、11路、12路、16路到达。而火车南站则在塑像乘坐25路公交车直达火车南站。此外,西昌至昭通的铁路已经列入省网规划,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西昌至丽江、香格里拉的铁路也已经入考察研究阶段。成昆铁路复线于2009年开工,将新建客运专线,今后,从西昌到达成都和昆明的时间均不超过3小时,交通的改善将大大加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同时西昌和宜宾两市着力争取十二五开工宜西铁路,加强川南与攀西地区的人员物资交流。

公路

雅西高速公路、西攀高速公路均已建成通车。

规划中的西香高速公路和西昭高速公路将在此通过。

滇公路(即国道108线)以西昌为纽带,途经成都、石棉、西昌、攀枝花、昆明,把南北连接成一体。西昌汽车站每天有班车发往省内外和周边景区,到泸沽湖、会理、米易等地都有公路客运班车前往,价格在20元-80元/人。西昌高速公路已经运营的为泸(沽)黄(联关)段,攀(枝花)西(昌)高速公路已于2008年下半年通车。2012年4月28日雅(安)西(昌)高速建成通车,将成都至西昌的自驾车旅游时间大大缩短为5小时左右。京昆高速四川段全线贯通。此外,西昌至云南昭通的高速公路也正在筹划修建当中。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昌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南北最长约20公里,东西最宽约43公里,幅员面积265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500米以上。地形以中山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8.9%,高山、低山分别占1.1%和3.4%;河谷平坝面积占16.4%,是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原。山地分布在安宁河东西两侧:西部牦牛山,是市境内山地的主体,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构成安宁河与雅砻江的分水岭。其北段许多山峰海拔超过3500米,向南逐渐降低。整个山体,大部分界于2000-3000米之间;安宁河东侧属螺髻山山脉,其北段主脊线在喜德县境,南段主脊线在西昌与普格的分界线上。

气候条件

西昌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素有小"春城"之称,蕴藏着丰富的气候资源,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白天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自然资源

生长在林间林下野生植物的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共有233科、532属、2000余种。其中有国家第一批保护珍稀植物30余种,如攀枝花苏铁、棕背杜鹃、西康玉兰等等,尤以中草药材和野生食用蕈具有特色。

野生中药材据1984年普查,共有58科、116属、117种(植物药52科、108届,动物药8科、8属),总蕴藏量为6197.61公担。其中除防风、党参、茯苓为大宗产品外尚有天麻、黄连、川心莲、贝母、灵芝等等,还有未上省标药典而有较大开发利用前途的,蕴藏量约500公担。

野生食用蕈 1985年调查,共有野生蕈类141种,其中可食蕈84种,为沿山居民夏秋的蔬菜,鸡棕、牛肝蕈、香菇、黑木耳等均为上市土特产品。琅环沟和螺髻山下部还产松茸。

此外,还有油料植物36科64种,芳香植物18科29种,淀粉植物31科67种,纤维植物19科36种,单宁植物29科64种,色素植物6科14种,野生观赏植物8科66种,野果2l科72种,野菜33科53种,珍稀植物12科34种,其它植物lO科24种。[3]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年末户籍总人口为64.56万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44.31万人,占68.63%;非农业人口20.25万人,占31.37%;男性人口32.77万人,占总人口的50.76%。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为103.08%。少数民族人口14.77万人,占总人口的22.88%。

2013年年末常住总人口为74.4万人,城镇化率为55.31%。

民族

西昌有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

综述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541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1653万元,增长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80233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83524万元,增长4.1%。按常住人口计算,西昌人均GDP达到50342元。

2013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9.95%、53.01%和37.04%。

2013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9369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740万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1185358万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691601万元,增长3.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17%。

第一产业

2013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4603万元,比上年增长5.05 %,其中农业总产值345187万元,增长9%,林业总产值17932万元,增长9.4%,牧业产值206044万元,增长3.7%,渔业产值20940万元,增长2%。

2013年西昌农作物播种面积67480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1665公顷,下降2.94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437公顷,增长0.14 %。

第二产业

2013年西昌实现工业增加值159.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1%。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066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8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产值467500万元,占11.5%;其他经济类型3599200万元,占88.5%。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62000万元,由上年的盈利变为亏损,利税总额93700万元,比上年下降70.09 %(同口径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6.56%,比上年上升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42900万元,同比增长2758 %。

第三产业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1203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02068万元,增长16.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19135万元,增长8%。[4]

社会

教育事业

2013年末西昌各类学校200所,在校学生达16.8万人,专任教师7731人,幼儿园106所。

2013年末,幼儿园106所,在园儿童数2.73万人,专任教师838人。小学在校学生6.9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8.21%,专任教师3025人。初中教育在校学生3.48万人,专任教师1704人。高中教育在校学生2.11万人,专任教师1559人。西昌学院是西昌市辖区内的一所综合高等院校,年末在校学生15066人,增长3.16%,专任教师750人。

科技事业

到2013年底,西昌市有专业技术人员(不包括未参加市职改办年度考核的人数)8304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683人,中级技术职称3095人,初级技术职称4526人。

文化事业

2013年末西昌艺术表演团130个,剧团1个,文化艺术馆2个,博物馆3个,图书馆2个,共有藏书34万册,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98%,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整顿了文化市场,净化了城乡文化环境。

医疗事业

2013年末西昌共有医院、卫生院61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910张,卫生技术人员4686人,其中医生1570人。西昌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个,卫生技术人员242人。妇幼保健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219人。西昌37个乡镇共有乡镇卫生院37个,床位482张,卫生技术人员414人;有369个村医疗点,乡村医生440人。[5]

旅游景点

螺髻山旅游风景区

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 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濒临邛海、拔地而起的泸山,海拔2317米,以"半壁撑霄汉,宁城列画屏"的气势与邛海构成川西南一大景区之一,被誉为"川南胜境",亦被誉为"蓬莱遗胜"。

邛海

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卧于泸山东北麓,山光云影,一碧千顷,邛海水质清澈透明,面积约31平方公里。湖畔现有邛海公园、邛海宾馆、月色风情小镇、观海湾-天下第一缸、青龙寺、月亮湾和新沙滩景观、莲池、阳光度假村、萝莎玫瑰园、老海亭遗址、核桃村观赏园和省体委水上运动学校等精品景点。

螺髻山

距西昌城30公里,地跨西昌、德昌、普格二县一市,主峰海拔4359米,南北绵延100公里,因山形似螺髻而得名。[6]

城市荣誉

国家森林城市(2010年)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

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2007年)

首批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2008年)

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2009年)

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2010年)

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2011年)

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2012年)

四川油橄榄之乡(2013年)

全球网民推举为"最中国生态城市"(2013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