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
西昌市位於川西高原的安寧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攀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結合處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力量。
西昌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有漢、彝、回、藏等28個民族,以漢族人口居多,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8.77%。
西昌屬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冬暖夏涼、四季如春。西昌旅遊資源豐富,是大香格里拉旅遊環線、川滇旅遊黃金線上的重要節點。境內及周邊有邛海-瀘山、邛海國家濕地公園、螺髻山、瀘沽湖、靈山寺、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知青博物館、黃聯土林等旅遊景區。近年來,西昌先後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十大最美古城、中國最美的五大養生棲息地、中國旅遊最令人嚮往的地方、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綜合實力百強縣。是舉世聞名的太陽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1]
建制沿革
西昌古稱邛都,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但秦時西昌為何郡何縣,史籍失載。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漢武帝以邛都為越嶲郡,轄十五縣,屬益州,郡治邛都。此外,今西昌市境內除邛都外,尚有蘇 一縣(今禮州鎮)。
邛都縣名歷經東漢、三國和魏晉,歷時300餘年。
北周天和三年(568),西昌置嚴州。
隋開皇六年(586),將嚴州改為西寧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嶲州,西昌境內仍存邛都、蘇祁(西漢蘇 )二縣。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西昌被南詔政權占領,南詔設建昌府。後大理國襲其建制。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置建昌路,以羅羅斯宣慰司總之。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改建昌路為建昌府,屬雲南行省。洪武二十五年(1392)廢府,設軍民指揮使司,領守御所四。西昌市境內有守御禮州後千戶所、中千戶所、打沖河中千戶所和前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建昌衛,屬四川行都司。
清雍正六年(1728),裁建昌衛設寧遠府,置西昌縣,"西昌"之名自此始。
中華民國時期,初裁西昌縣併入寧遠府,旋又裁府復置西昌縣。民國28年(1939),國民政府在西昌設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轅,西康省政府在此建立寧屬屯墾委員會負責治理寧屬各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然西昌仍為國民政府軍盤據,次年1月1日,國民黨政權在昌另組"西康省政府",妄圖阻止解放西昌。
1950年3月27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西昌解放。4月,西昌縣人民政府成立。12月,西康省西昌專區專員公署成立,西昌縣歸西昌專署管轄。
1955年,撤銷西康省建制,西昌專區劃歸四川省,西昌縣改屬四川省西昌專署管轄。1968年,西昌地區成立革命委員會,西昌縣歸西昌地區革委會領導。
1978年10月,撤銷西昌地區建制,西昌縣改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1979年涼山州人民政府由昭覺縣遷駐西昌縣。同年,國務院批准以原西昌縣城關鎮、西郊、小廟、高梘、馬道公社及喜德縣之四合公社為轄區設置西昌市,198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西昌市。西昌市、西昌縣並存。
1986年7月,撤銷西昌縣建制,併入西昌市。時西昌縣所轄區、鄉(鎮)全歸市轄。
行政區劃
西昌市轄6個街道、8個鎮、29個鄉(其中12個彝族鄉,2個回族鄉):
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東城街道、長安街道、新村街道、長寧街道。
鎮:馬道鎮、禮州鎮、安寧鎮、川興鎮、黃聯關鎮、佑君鎮、太和鎮、安哈鎮。
鄉:西郊鄉、高梘鄉、小廟鄉、月華鄉、興勝鄉、琅環鄉、西鄉鄉、樟木箐鄉、大興鄉、海南鄉、經久鄉、西溪鄉、黃水鄉、中壩鄉、阿七鄉。彝族鄉:四合鄉、民勝鄉、響水鄉、開元鄉、大箐鄉、洛古波鄉、蕎地鄉、磨盤鄉、巴汝鄉、銀廠鄉、白馬鄉、馬鞍山鄉。回族鄉:裕隆回族鄉、高草回族鄉。[2]
交通
航空
西昌青山機場是攀西地區的航空港,是中國西南跑道最長的大型全天候機場。
鐵路
成昆鐵路在此設立西昌站,建設中的成昆鐵路複線在此設立西昌西站。
西昌是成昆鐵路線上的一個大站,有多對火車可直達北京、西安、昆明、成都、重慶、攀枝花等省內外大城市。成都-西昌的夕發朝至的列車最適合旅遊者,車程10小時左右。開通了西昌--昆明的K673/4次直通旅客列車。另外西昌還開通了西昌-成都的K9482/1次列車、K9440/1次列車、K9471/2次列車,遇節假日都會增開客車。從市內到西昌火車站,可以乘坐公交6路、11路、12路、16路到達。而火車南站則在塑像乘坐25路公交車直達火車南站。此外,西昌至昭通的鐵路已經列入省網規劃,正在積極爭取國家支持。西昌至麗江、香格里拉的鐵路也已經入考察研究階段。成昆鐵路複線於2009年開工,將新建客運專線,今後,從西昌到達成都和昆明的時間均不超過3小時,交通的改善將大大加強與全國各地的聯繫。同時西昌和宜賓兩市着力爭取十二五開工宜西鐵路,加強川南與攀西地區的人員物資交流。
公路
雅西高速公路、西攀高速公路均已建成通車。
規劃中的西香高速公路和西昭高速公路將在此通過。
滇公路(即國道108線)以西昌為紐帶,途經成都、石棉、西昌、攀枝花、昆明,把南北連接成一體。西昌汽車站每天有班車發往省內外和周邊景區,到瀘沽湖、會理、米易等地都有公路客運班車前往,價格在20元-80元/人。西昌高速公路已經運營的為瀘(沽)黃(聯關)段,攀(枝花)西(昌)高速公路已於2008年下半年通車。2012年4月28日雅(安)西(昌)高速建成通車,將成都至西昌的自駕車旅遊時間大大縮短為5小時左右。京昆高速四川段全線貫通。此外,西昌至雲南昭通的高速公路也正在籌劃修建當中。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昌位於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寧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東經101°46′~102°25′、北緯27°32′~28°10′。南北最長約20公里,東西最寬約43公里,幅員面積265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500米以上。地形以中山為主,占全市總面積的78.9%,高山、低山分別占1.1%和3.4%;河谷平壩面積占16.4%,是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原。山地分布在安寧河東西兩側:西部氂牛山,是市境內山地的主體,占全市總面積的一半,自北向南縱貫全境,構成安寧河與雅礱江的分水嶺。其北段許多山峰海拔超過3500米,向南逐漸降低。整個山體,大部分界於2000-3000米之間;安寧河東側屬螺髻山山脈,其北段主脊線在喜德縣境,南段主脊線在西昌與普格的分界線上。
氣候條件
西昌屬於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蘊藏着豐富的氣候資源,具有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等特點。白天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
自然資源
生長在林間林下野生植物的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共有233科、532屬、2000餘種。其中有國家第一批保護珍稀植物30餘種,如攀枝花蘇鐵、棕背杜鵑、西康玉蘭等等,尤以中草藥材和野生食用蕈具有特色。
野生中藥材據1984年普查,共有58科、116屬、117種(植物藥52科、108屆,動物藥8科、8屬),總蘊藏量為6197.61公擔。其中除防風、黨參、茯苓為大宗產品外尚有天麻、黃連、川心蓮、貝母、靈芝等等,還有未上省標藥典而有較大開發利用前途的,蘊藏量約500公擔。
野生食用蕈 1985年調查,共有野生蕈類141種,其中可食蕈84種,為沿山居民夏秋的蔬菜,雞棕、牛肝蕈、香菇、黑木耳等均為上市土特產品。琅環溝和螺髻山下部還產松茸。
此外,還有油料植物36科64種,芳香植物18科29種,澱粉植物31科67種,纖維植物19科36種,單寧植物29科64種,色素植物6科14種,野生觀賞植物8科66種,野果2l科72種,野菜33科53種,珍稀植物12科34種,其它植物lO科24種。[3]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年末戶籍總人口為64.56萬人,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44.31萬人,占68.63%;非農業人口20.25萬人,占31.37%;男性人口32.77萬人,占總人口的50.76%。男女性別比(以女性人口為100)為103.08%。少數民族人口14.77萬人,占總人口的22.88%。
2013年年末常住總人口為74.4萬人,城鎮化率為55.31%。
民族
西昌有漢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瑤族、侗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
綜述
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35410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71653萬元,增長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980233萬元,增長19.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383524萬元,增長4.1%。按常住人口計算,西昌人均GDP達到50342元。
2013年三次產業占GDP的比重為9.95%、53.01%和37.04%。
2013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99369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740萬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1185358萬元,增長24%;第三產業增加值691601萬元,增長3.5%。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7%,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6.17%。
第一產業
2013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04603萬元,比上年增長5.05 %,其中農業總產值345187萬元,增長9%,林業總產值17932萬元,增長9.4%,牧業產值206044萬元,增長3.7%,漁業產值20940萬元,增長2%。
2013年西昌農作物播種面積67480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51665公頃,下降2.94 %,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437公頃,增長0.14 %。
第二產業
2013年西昌實現工業增加值159.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0.1%,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1%。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4066700萬元,比上年增長26.81%,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467500萬元,占11.5%;其他經濟類型3599200萬元,占88.5%。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淨虧損62000萬元,由上年的盈利變為虧損,利稅總額93700萬元,比上年下降70.09 %(同口徑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6.56%,比上年上升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142900萬元,同比增長2758 %。
第三產業
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1203萬元,比上年增長15.6%。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502068萬元,增長16.8%,住宿餐飲業零售額219135萬元,增長8%。[4]
社會
教育事業
2013年末西昌各類學校200所,在校學生達16.8萬人,專任教師7731人,幼兒園106所。
2013年末,幼兒園106所,在園兒童數2.73萬人,專任教師838人。小學在校學生6.97萬人。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98.21%,專任教師3025人。初中教育在校學生3.48萬人,專任教師1704人。高中教育在校學生2.11萬人,專任教師1559人。西昌學院是西昌市轄區內的一所綜合高等院校,年末在校學生15066人,增長3.16%,專任教師750人。
科技事業
到2013年底,西昌市有專業技術人員(不包括未參加市職改辦年度考核的人數)8304人,其中具有高級技術職稱683人,中級技術職稱3095人,初級技術職稱4526人。
文化事業
2013年末西昌藝術表演團130個,劇團1個,文化藝術館2個,博物館3個,圖書館2個,共有藏書34萬冊,廣播覆蓋率達100%,電視覆蓋率98%,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送文化下鄉活動,整頓了文化市場,淨化了城鄉文化環境。
醫療事業
2013年末西昌共有醫院、衛生院61個,醫院、衛生院床位數4910張,衛生技術人員4686人,其中醫生1570人。西昌共有衛生防疫、防治機構4個,衛生技術人員242人。婦幼保健機構2個,衛生技術人員219人。西昌37個鄉鎮共有鄉鎮衛生院37個,床位482張,衛生技術人員414人;有369個村醫療點,鄉村醫生440人。[5]
旅遊景點
螺髻山旅遊風景區
被評為國家4A級風景區。 位於西昌城南5公里,瀕臨邛海、拔地而起的瀘山,海拔2317米,以"半壁撐霄漢,寧城列畫屏"的氣勢與邛海構成川西南一大景區之一,被譽為"川南勝境",亦被譽為"蓬萊遺勝"。
邛海
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臥於瀘山東北麓,山光雲影,一碧千頃,邛海水質清澈透明,面積約31平方公里。湖畔現有邛海公園、邛海賓館、月色風情小鎮、觀海灣-天下第一缸、青龍寺、月亮灣和新沙灘景觀、蓮池、陽光度假村、蘿莎玫瑰園、老海亭遺址、核桃村觀賞園和省體委水上運動學校等精品景點。
螺髻山
距西昌城30公里,地跨西昌、德昌、普格二縣一市,主峰海拔4359米,南北綿延100公里,因山形似螺髻而得名。[6]
城市榮譽
國家森林城市(2010年)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
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2007年)
首批四川省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中國旅遊最令人嚮往的地方"(2008年)
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2009年)
全球網民推薦的中國旅遊城市(2010年)
中國最美的五大養生棲息地(2011年)
中國最佳休閒小城"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2012年)
四川油橄欖之鄉(2013年)
全球網民推舉為"最中國生態城市"(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