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蝙蝠草,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蝙蝠草Christiavespertilionis(L.f.)Bahn.f.[Loureavespertilionis(L.)Desv.;HedysarumvespertilionisL.],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凉血,接骨。主治肺结核,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外用治跌打骨折。[1]
药理简介
中文名:蝙蝠草
拼音名:Biān Fú Cǎo
别名:蝴蝶草、飞锡草、月见罗藟草、雷州蝴蝶树、蝙蝠豆、月见藟草、双飞蝴蝶、蝴蝶叶、飞机草、雷州蝴蝶草。[2]
来源
豆科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 f.)Bahn. f. [Lourea vespertilionis (L.)Desv.; Hedysarum vespertilionis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接骨。主治肺结核,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外用治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4~5钱,水煎服。外用鲜全草捣烂或研粉,调酒炒热敷患处。[3]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60-120厘米。常由基部开始分枝,技较纤细,上部略被灰色柔毛。叶通常为单小叶,稀有3小叶;托叶刺毛状,长5-6毫米,脱落;叶柄长2-2.5厘米,被稀疏短柔毛;小叶近革质,灰绿色,顶生小叶菱形或长菱形或元宝形,长0.8-1.5厘米,宽5-9厘米,先端宽而截平,近中央处稍凹,基部略呈心形,侧生小叶倒心形或倒三角形,两侧常不对称,长8-15毫米,宽15-20毫米,先端截平,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稍被短柔毛,侧脉每边3-4条,平展,网脉在下面不明显;小叶柄长1毫米。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时组成圆锥花序,长5-15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2-4毫米,被灰色短柔毛,较萼短;花萼半透明,被柔毛,花后增大,长8-12毫米,网脉明显,5裂,裂片三角形,约与萼筒等长,上部2裂片稍合生;花冠黄白色,不伸出萼外。荚果有荚节4-5,椭圆形,荚节长3毫米,宽2毫米,成熟后黑褐色,有网纹,无毛,完全藏于萼内。花期3-5月,果期10-12月。[4]
参考资料
- ↑ 蝙蝠草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 ↑ 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inn. f.) Bahn. F.植物通网
- ↑ 蝙蝠草中医世家
- ↑ 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inn. f.) Bahn. F.植物通网
相关影片
扁桃体发炎, 肺结核? 农村称它“蝙蝠草”, 老中医却高价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