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聲一笛來自故鄉的歌(胡天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蟬聲一笛來自故鄉的歌》是中國當代作家胡天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蟬聲一笛來自故鄉的歌
雨霽雲成畫,竹垂溪載歌。炎熱的夏季,雨後 ,天藍雲白 ,林木蒼翠,飛鳥歡鳴。小村莊對面的不遠處膠林,碧濤如歌,一陣陣蟬聲,此起彼落 。
蟬聲中,村前的稻田 ,稻浪翻滾,稻香醉人。田頭母親種的幾叢甘蔗,棵棵黑亮汁甜誘人。午日,在田間勞作後滿頭大汗的父親,走到甘蔗園,用砍刀一揮,一棵甘蔗應聲倒地,而後父親拿起甘蔗棵叭叭幾下,去葉削皮。不久,一截白色的甘蔗,已經弄好 。父親刀斬幾截,一截伸給我 ,一截伸給母親,留下一小截,留給自己啃食。去皮的甘蔗,伸入口中,喀嚓幾下,甜水滿口,消暑解熱。不遠處的膠林,蟬歌依舊。在蟬歌不斷鳴叫中,一家人勞作後的快樂之歌,亦在微風中輕唱。
蟬聲陣陣,村前田頭的幾棵芭蕉分綠垂果。
一陣春雨後,山上的林木已嫩葉滿枝。轉入初夏後,芭蕉株株,碧葉似巨扇,綠葉青柄下已掛新果。春日,一串青果紅心,小果打開淡白小花,散發濃郁的香味兒。中夏,在蟬聲的吟唱中,芭蕉果已長熟。有的芭蕉果在樹上長熟。芭蕉果,黃色的,味兒濃郁,有原始的滋味。芭蕉叢中香味四散,忙着農活的母親走過,知道芭蕉果熟了。此時,母親用砍刀把八成熟的芭蕉砍下,裝入放下擔子,挑回家。到家後,母親把芭蕉塞入大工缸子。數日後,芭蕉熟,屋裡飄滿香味。居家時,把熟芭蕉果拿出,掰皮一個好的,伸入口中,糯軟易化,甜甜的,香香的。
椰子樹,故鄉的親人。椰子樹,早霞染林,晚鵲飛歌,其靜靜的垂着長葉,輕輕搖曳生蔭。在吱吱的蟬鳴中,一個個大而圓的椰果,掛滿椰樹頭。午日,歇工回家後,父親用長竹竿從椰子樹上拉下幾個 椰果,然後以刀劈開椰果,雙手捧起椰果,猛飲兩口,甜津津的,甜甜的心裡。
蟬聲,來自小村莊對面不遠的膠林園、小林坡,以及不遠處的大山。蟬聲中,小林坡的小樹果,手指般大,圓圓的,未長熟時為青色,長熟了呈淡紅色。放牛娃,歡乎着,摘滿褲兜 ,吃得滿嘴甜。
蟬,「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只聽到蟬的鳴聲,卻從未見其形。或許是對入類特有的戒備心,或許是什麼原因,村中高大的椰子樹 ,村旁的竹叢,檳榔園,從未見過蟬棲息的影子 ,也不知道蟬長得什麼樣的。素日,那些放牛娃,會爬樹,掏鳥窩,有時會還抓到八哥之類的雛鳥,而蟬,卻未見到過。蟬 ,飛得快,吱的一聲,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去,了無蹤影。或許,這是牧童未抓到蟬的原故吧。
一年夏天,我在雲南西雙版納(景洪)旅遊,看大象 ,觀賞美麗的孔雀後,在曼聽公園與傣族風情邂逅 。而後,車回昆明,因高鐵客滿,只能乘汽車從昆明市 ,過昭通市奔四川省宜賓市。宜賓市為中國的酒都,也是「萬里長江第一城」 ,是珉江和金沙江、長江三江合口處。到宜賓市後,夜宿火車站賓館。翌日晨起,沿金沙江堤岸上前行。行至三江合口處時,但見,黃水滔滔,巨浪沖天,江水布霧,三江攜歌向東去。觀江水,驚魂初定,折足向北而行 ,觀賞風光。北面,珉江緩緩而行,江岸船隻停靠,沿岸小樹蔥蘢,觀之,令人心曠神怡。吱吱,幾聲蟬鳴從小樹上飛出。哦,久違的蟬聲,又在異地相逢,心情格外興奮不已。吱吱,蟬聲,這棵樹剛剛唱完,那棵樹則接着歌鳴。蟬歌,兩地唱法不同。家鄉的,一片大膠林中,蟬聲如急雨,來的快,去得也快,有時令人昏昏欲睡。而宜昌的蟬聲 ,則如一支悠悠短笛,一聲兩聲 ,和着滔滔的江水 ,彈唱着愛的戀歌。奇之 ,以手機拍照。拉近距離,一隻綠蟬身影留在銀屏中。蟬 ,似大紅眼蒼蠅,但其體型比紅頭蒼蠅要大得多。蟬 ,一對大黑鼓眼,一雙薄羽衣,一隻夏季美麗的使者。蟬,小時候只聽到其歌,不見其形,今日在宜賓睹其真容,激動莫名。
蟬,鄉村優秀的歌手,在夏季 ,鳴放一曲思鄉之歌。 [1]
作者簡介
胡天曙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海南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