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董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国人,德马格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优秀企业领导人。

董拓
董拓.jpg
出生 1996年4月20日
国籍 德国
职业 董事长
知名于 DR钢丝绳电动葫芦、DC环链式电动葫芦

简介

学生时代就和机械结缘董拓[1]原名Thomas Dorn,是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生于1966年4月30日的他,聪敏过人,大学时代就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奖学金,去法国就读MBA。

学生时代的经历对董拓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许多德国孩子不同的是,董拓读书的时候跑到一所中文大学去学了中文。记者问及原因的时候,董拓莞尔:“因为中文大学里有很多漂亮的女生。”这个时候的董拓让人感觉他和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国大学的大男生并无二致。
“那时候,我边工作边学习。每个月大概要花费1000块钱,衣食住行这些开销我都要自己解决,所以我在德国的一家柴油机厂找了份工作。”董拓说这句话的时候颇有种忆苦思甜的感觉。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董拓和机械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8年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工程师一宁波动力机厂的董事长。我们一起在德国慕尼黑旅游,那里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还有一些老城堡。他告诉我说,‘你也在柴油机公司工作?那太好了!我到你们的公司工作,感受感受;你到中国去看一看,到我们的工厂工作实践。咱俩交换一下,如何?"如果董拓不说,记者怎么也想不到,董拓第一次来中国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也不得不佩服那个宁波动力机厂的董事长的创意和实践精神。 有时候就是一些不经意的事件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轨道,“德国的大学毕业需要走出校园去实习、实践,所以当时我很高兴,就答应了他,在宁波动力机厂工作了8个月。”而当时的董拓也不知道将来这块东方的土地会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MAN(曼)给了董拓man的品质,如果说优秀的教育背景、熟稔物流领域、了解中国市场……这些是吸引德马格向董拓伸出橄榄枝的原因,那么应该说是在MAN(曼)的那段经历给了董拓这颗“金苹果”。

MAN(曼)是一个欧洲领先的工程集团,在世界120个国家有约62000名员工在商用车辆、工业服务、印刷系统、柴油发动机和涡轮机五大核心领域工作,能力全面,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年销售额达150亿欧元(2004年)。MAN(曼)集团位居市场前三位,技术全面领先。MAN(曼)股票是德国DAX30个选定样本股之一,属证券交易所热门证券。

“当时公司有很多产品都销往中国,尤其是广东省。1991年的时候,我还在德国,但当时中国的项目已经很多了,我频繁来往于中国和德国之间。到了1992年,老板干脆让我在香港居住下来。(因为很多项目和客户都在广东)在MAN(曼)工作的11年中,我有3年半是住在香港。”

“1995年6月的时候,MAN(曼)调我去印度新德里工作。当时印度的电力比较匮乏,不少印度工厂一个星期只能开工3天,因为通常一个星期里只有3天有电力,4天停电,所以不少公司很想买个柴油机发电厂。我当时负责的就是这块业务。就这样,我在印度待了3年。”

“1998年11月我回到德国,就职销售与市场部主任,负责巴基斯坦、阿拉伯、印度、也门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销售。2002年我离开了MAN(曼)。”董拓仔细地回忆着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来我去了工程师Fichtner和德国建筑师Speed建立的一家公司,帮他们做完了建立一个新工厂的项目,项目完成后,我面临选择:回德国,还是继续留在上海开始新的工作?”

作为工程师、MBA,在上海找个工作是比较容易的,之前丰富的工作履历更为董拓寻觅新的职业提供了门阔的空间。“我在印度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合作伙伴是当地最大的起重机工厂,他们是德马格的客户,我也因此接触过德马格的产品。所以德马格对我来说不陌生,让我觉得很舒服,这也是我选择德马格的原因之一。”

从一个优秀的企业过渡到另外一个优秀的企业,并开创出优秀的业绩,从这点看,董拓更像是一位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

那段难忘的印度时光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董拓就在印度遭遇了最有挑战性的一段时光。

“我在上海和香港都工作过,在这种地方,一个西方人很容易适应——这里电话没问题,水可以喝,电力24小时都有,地铁、汽车一应俱全。但是90年代的印度,我工作的那个地方,水带了不少细菌,外来人很难适应,饮用之后经常会生病。后来我买了一个很大的过滤器,那里的水才勉强可以饮用。”民以食为天,到一个地方,水土不服恐怕会让所有人都郁闷一段时间,何况是要在那样的地方长久工作?

但对于董拓而言,麻烦还不止于此。“当时印度的电话服务比较糟糕,我的办公室有3个电话号码,因为如果只有一个的话,经常就没办法打电话。我发现装了3个之后,通常两个是坏的,有一个号码是好的,但还是要经常修理。”这不禁让记者想到中国电信的那些“沟通无限”的广告,摸了摸包里的手机,觉得自己果然享受着上帝一般的服务。

在印度工作了那么长时间,董拓自然对印度文化传统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虽然印度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很迅猛,但几千年形成的种姓制度对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的影响依旧存在。‘“在中国我们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在印度,阶层还是比较明显,有些很穷的人只能从事很可怜的工作。此外,还有一些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让我哭笑不得。比如说,我对我的秘书说,‘秘书,给我倒杯咖啡。’他会很认真地告诉我,‘我是秘书,我可以打电话、写信,但是倒咖啡可不行。’有时候客人来访,我让秘书去接,他也会认真地告诉我,‘我是秘书,这不是我的工作。’”说到这里,董拓脸上满是无可奈何的表情,“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不了解德国和印度的文化差异。每一个小的工作都要有一个人专门来做:有个保安,专门接送客人;有个厨师,专专门管饭;有个秘书,专门写信,转分机;专门倒咖啡的……这些工作在中国只要两个人就够了,但在印度却需要20个人!"

为德马格贡献才智

中国市场对于德马格的价值不言而喻。

北京德国中心负责人夏建安(Christian Sommer)这样高度评价中国市场的价值:“中国是复杂的,而且正变得更加复杂。但‘德国制做了认真的准备,你可以取得的成就几乎没有限度。”

初人中国市场的德马格,主要还是依靠了欧洲在华企业的哺育。许多欧洲公司在中国投资,他们首先希望使用欧洲制造的产品,这使德马格获得了很多定单,比如德国大众、西门子、诺基亚。即便是开拓本地市场,德马格也是将产品服务定位于高端用户群,像航空业、环保业、汽车制造业、食品业、造纸业、冶金业、建材和机械制造业等行业。而董拓来到德马格不久,先是新产品DR钢丝绳电动葫芦和DC环链式电动葫芦的问世,然后是占地40000平方米的上海新工厂的落成。这些使得董拓对德马格在中国的发展信心十足。

董拓认为,分享经验对于管理者非常重要,他也很喜欢开会和其他人交流意见和看法。在德马格你会发现,董拓办公室的门始终是敞开着的。董拓认为,给员工提供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办公环境是很有必要的。他说:“我刚进人公司时,办公室的门前总挂着一个‘关门’的牌子,我来后,把那块牌子拿掉了,当我在公司里时,我的门永远是开的。很多时候,只有通过与员工无障碍的交流互动,共同协作,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董拓还善于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谈及在德马格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时,他就在记者的稿纸上画了一个三角形:“我的想法是很德国式的。在我认识到这点之后,我非常注重和中国同事的沟通和交流,注意文化融合。我首先要知道他们的想法,才有可能引导他们的方向。公司的战略、中国式思维、德国式思维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我们找到中国式思维和德国式思维的中点,将其连接到战略的那个点,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我们的目标是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4%~16%,以其领先的技术而成为世界第一。“董拓如是说。

高价格是因为高品质

“客户们都知道,我们的吊车价格比较高。但高价格是因为高品质,如果客户购买了一辆造价便宜的吊车,那么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必须要修理,而这些维修费用累计下来是非常惊人的。“也许是谈到了自己经常谈的方面,董拓说起这个问题非常流畅,“我们的工程师会告诉客户,如果用较高的价格购买高品质的产品,获得的利润将明显高于廉价品。”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董拓又开始在记者的稿纸上画了起来,不过这次不是图形,而是一个计算公式——一个关于维修时间、时间段价值和总损失价值的关系式。“在欧洲,经理们都明白,如果这种工程机械需要维修的话,一般会耽误好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如果是品质不好的产品,这种时间累计导致的损失够买好几台新设备了。"董拓摇了摇头,“不过在中国,大家的观念还比较落后,感觉时间也不是那么宝贵,而且这种状况短时间内也难以改变。现在的外部竞争如此激烈,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成为中国的重要课程。”

“因为中国的现状,很多外国公司把一些品质一般的产品送到中国销售,这些产品在欧洲没有市场,但在中国却可以被接受。但我们不这样做,我们觉得,要保持德马格的市场地位,要拓展市场,最重要的就是向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新的产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新工厂建成后,为了将德马格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培养成为德马格在全球最大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子公司,从新工厂生产线的运行、产品的组装、产品国产化、SAP介绍,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及服务,德马格德国总部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同时,还派了20名专家到上海公司给予指导及帮助。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在中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

5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到上海访问时,在德国商会会见了在华的德国企业家。作为德马格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董拓参与了此次活动,并受到默克尔总理的接见。对于包括德马格在内的众多德国企业来说,德国总理的访问无疑是对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一大有力支持,而董拓也希望德马格产品能借此契机,在未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