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红山飞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落梅》是中国当代作家红山飞雪的散文。
作品欣赏
落梅
古人将落花称作为“落红”,或是“落英”。不同的说法,各怀深意。“落红”有痛惜意,以明艳之色写飘落之姿。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里面的“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的“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都有着痛惜之意。“落英”有盛大貌,用花瓣缤纷飘落铺陈缭乱之意蕴。如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无论用哪些字眼来形容落花,我们都可以从中想象得出那种情形。或是春暮,或是夏末,或是满地黄花堆积的秋天。哪一样的情景,都会惹人伤情满怀,涕泪满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端的是缠绵悱恻悲悲切切。古往今来凡吟咏落花的诗句,都是满怀悲情的。
花开就会花落,就会有文人墨客借落花而抒怀,去黯然神伤,去悲从心来。但是,却没有谁为哪一种花的凋零创设出一种情境来,成为一个经典。只是统统以落花,落红,落英称之。对万紫千红众芳摇落的花朵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或许,在万千花卉中,梅是一个例外。
我们这座城市里,很少见到梅。老城区却有一个叫做“梅园”的地方,为城市的老人们津津乐道。梅园的确是有几株老梅,到了花开季节,那些枝干上也绽出一朵朵娇艳的花来,别有一番情趣。后来,梅园盖起来一幢幢高楼,成为了一个社区。几株老梅还保留着,开花的季节,仍然花开花落。这里的人们念旧,仍然将小区叫做“梅园”。在这样的城市中间,这就很难得了。“梅园”这个名字,让林立的高楼大厦多了几分文雅,少了几分庸俗。
画家老梅一生画梅,就住在梅园。这“梅”是他的姓还是他自己的雅号,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喜欢梅,到了痴狂的地步。他说自己是梅痴,一日可以不吃饭,一日不可以无梅。楼下有梅,客厅、画室里有梅,墙上挂的也是一幅幅他自己创作的关于梅的画作。我见过他画梅。手捏一支大号斗笔,饱蘸浓墨,在站立宣纸前,沉思片刻,在宣纸上挥洒行走。或徐或急,或顿或挫,点点染染。走笔过处,墨色酣畅淋漓。虬枝老干,疤结槎岈。或干或涩,或圆润或苍劲。钩斫皴擦之间,老干嫩枝,一挥而就。然后,朱笔点染,黄色润蕊。浓浓淡淡之中,疏疏密密之间,一幅大写意的《咏梅图》就出现在眼前。老梅站在画前凝神屏息,在那枝横斜的老枝下面,点上了几笔落红,才长长嘘了一口气,盖上一枚朱色印章,搁下笔。转过身来,那双闪闪发光的眼睛看着我。
半天,我对他说,这幅画,应该叫做“落梅”。
“落梅”是一个意蕴丰茂的意境。是古代的文人们为梅创设出来的一个独有的意境,是赋予梅的一个殊荣。是的,梅是担得起这样的殊荣的。
那日,一场大雪过后,我在站在一株老梅面前,读梅。雪停了,天色清朗,老梅的身上落满了积雪,像是一个青衣白须的老者,站立于茫茫白雪之中。厚重的积雪在枝干上越积越多,越积越厚重,后来,积雪微微动了,沿着枝干的边缘,慢慢滑移,噗噗落下去。埋藏在积雪底下的花朵露出来,娇嫩,鲜艳,圆润,凛冽中透出些许温情来。我有些恍惚。刚刚那些从老干上滑落的积雪,是压不住枝条,还是被花朵的温情所折服,才将一个苍茫的旷野,让位于娇艳的花朵呢?
对于梅,我没有那个画家那样痴迷,但还是怀有一种别样的情感的。秋风里的菊已经让人肃然起敬了,于一片萧杀之中,现出一种生机,一种摇曳的风情来。古今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吟诗作赋,为之折腰。但相比起梅来,菊又逊色了不少。
百花之中,梅是独一无二的。
梅,别具风骨与精神。“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就是梅的风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就是梅花精神。
周敦颐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那么梅呢?梅,具有一种离世出尘的美。
放眼这个世上,只有霜雪欺花,哪里见得冰雪被花朵温暖,被花朵融化呢?唯有梅可以做得到。
雪落了。几瓣梅,也落下来,像一滴一滴胭脂泪,像是一滴滴殷红的血。所有的花瓣飘零,都是冷的,都是软的。或飘零于流水,或飘零于枯草。只有梅的花瓣,是温热、是温情的。飘落在雪地,戚然有声。茫茫雪白中几点落红,就飘然出梅的精神来,飘然出草木的风骨来,飘然出天地间一种旷古的孤独来。
花有花语,人有人言,各有各自的表述。很多时候,花与人的心意是相通的。所以杜甫才说:“感时花溅泪。”所以,当我独自一人站在老梅面前,面对一片苍茫,自然就会想起陆游的那阙《卜算子·咏梅》想起那著名的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落,零落成泥,成尘,香如故。
这便是梅的精神,也是梅的境界。
落梅是一种情调,一种温婉抵消萧寒的情调。
落梅是一种孤独,一种明媚消弭冷寂的孤独。
落梅是一种希望,一种凋零蕴含新生的希望。
片片零落,却片片含香。
零落成泥了,香如故。
作者简介
红山飞雪,孙国华,内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小品文选刊》《四川文学》《意林》《语文报》《电影报》等报刊。
参考资料
- ↑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