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菲律賓巴洛克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菲律賓巴洛克教堂位於菲律賓呂宋島的巴奧艾、聖瑪利亞、馬尼拉以及班乃島的米亞高等地。其中以聖奧古斯丁教堂、奴愛斯特拉·塞納拉·台·拉·阿斯姆史奧教堂、比略奴愛巴教堂最為著名。

教堂簡介

菲律賓的巴洛克式教堂群位於呂宋島的巴奧艾、聖瑪利亞、馬尼拉以及班乃島的米亞高等地。其中以聖奧古斯丁教堂、呂宋的奴愛斯特拉·塞納拉·台·拉·阿斯姆史奧教堂、米亞高de比略奴愛巴教堂最為著名。其中第一座由西班牙於16世紀後期建造。它們那獨特的歐洲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和菲律賓工匠的手中得以再現。

這些教堂是從16世紀開始出現的,是西班牙及墨西哥殖民者所建,大體順延了巴洛克建築風格,使用了大量的裝飾。教堂結構以西班牙教堂為樣板,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做了改動。採用長方形平面,既無側廊又無交叉廊的結構。這種設計加上堅固的備用牆壁、天棚低矮的迴廊,成為菲律賓基督教堂的特徵。菲律賓的巴洛克式教堂群是東方基督教文化與建築藝術相結合的建築傑作。

聖奧古斯丁天主教堂是菲律賓最古老的石造建築之一。它始建於1571年。初建時用的材料是易燃材料竹子、泥巴及椰樹葉子,所以1574年和1583年曾發生過兩次火災。1599年重建,1661年竣工,大殿長60米,寬15米,用珊瑚和磚修築的牆壁厚1.7米,牆垣、天花板和地面部是大理石材料,天花板的石塊上雕刻有各種各樣的花草,雕刻技藝高超,非常逼真。備用牆壁高出外壁5米,頂部築有小塔。教堂內裝飾有大量雕刻和繪畫和一些精細的木雕裝飾,且有防震設施。後來,這裡還修建了以珊瑚為材料的鐘塔。

呂宋島南伊羅戈省聖瑪利亞有著名的奴愛斯特拉·塞納拉·台拉·阿斯姆史奧教堂。教堂建於1810年,因傳說此地發現了聖母瑪利亞雕像,人們認為聖母有在這座山丘上建一座天主教堂的願望,有此徵兆,故而建。教堂正面兩側有圓塔。牆壁砌有花和葉的圖案。教堂的鐘塔為八角形平面的4層建築,近似中國的佛塔。

米亞高位於班乃島南部港口城市伊洛伊洛以西約40千米處,比略奴愛巴教堂就坐落在此地,教堂竣工於1809年,兩側矗立着兩座鐘塔,鐘塔上方用棕櫚等熱帶植物作為裝飾品。這座教堂並非僅僅是教堂,還是一座矮而堅實的防守堡壘,在戰爭中這座教堂曾起到防禦要地的作用。

教堂的產生

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遺產描述

遺產名稱:菲律賓的巴洛克教堂

Baroque Churches of the Philippines

入選時間:1993(2013年範圍調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v)

地理位置:N14 35 24 E120 58 12

遺產編號:677bis

菲律賓的巴洛克式教堂群(Baroque Churches of the Philippines)是從16世紀開始出現的,是西班牙及墨西哥殖民者所建。教堂結構以西班牙教堂為樣板,採用長方形平面,既無側廊又無交叉廊的結構。這種結構加上堅固的備用牆壁、天棚低矮的迴廊,成為菲律賓基督教堂的特徵。主要有:始建於1571年的聖奧古斯丁天主教堂,是菲律賓最古老的石造建築之一,初建時用的材料是易燃材料竹子、泥巴及椰樹葉子,所以1574年和1583年曾發生過兩次火災。1599年重建,1661年竣工,大殿長60米,寬15米,用珊瑚和磚修築的牆壁厚1.7米。呂宋島南伊羅戈省聖瑪利亞有著名的奴愛斯特拉·塞納拉·台拉·阿斯姆史奧教堂(La Nuestra Señora de La Asuncion Parish Church)建於1810年,因傳說此地發現了聖母瑪利亞雕像。米亞高的比略奴愛巴教堂(Miag-ao Church Grounds)竣工於1809年,兩側矗立着兩座鐘塔,鐘塔上方用棕櫚等熱帶植物作為裝飾品。這座教堂並非僅僅是教堂,還是一座矮而堅實的防守堡壘,在戰爭中這座教堂曾起到防禦要地的作用。Paoay Church1710年建成。

199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V),菲律賓的巴洛克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i):這群教堂建立了一種適應菲律賓自然條件的建築和設計風格,對該地區後來的教堂建築產生了重要影響。

遴選依據標準(iv):菲律賓的巴洛克式教堂體現了歐洲教堂設計和建築的融合,使用當地的材料和裝飾圖案,形成了一種新的教堂建築傳統。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這4座教堂分別坐落在馬尼拉、聖瑪麗亞、帕瓦伊和米亞高,其中第一座由西班牙於16世紀後期建造。它們那獨特的歐洲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和菲律賓工匠的手中得以再現。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2.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