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斑点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菊花斑点病
这是一种初期叶面出现针头状褪绿或浅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深褐色。后期中心呈灰白色,边缘紫褐色,具同心轮纹和褐色的小颗粒。叶片逐渐破碎枯死。
基本信息
中文名:菊花斑点病
病原分类地位:菊花叶点霉
主要为害部位:植株叶片
传播方式:靠土壤传播、在靠风雨传播
症状
病害名称:菊花斑点病,斑点病也叫叶斑病,主要靠土壤传播。侵害初期,被害植株叶片呈黄色和暗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点,随后病斑中心出现小黑点,基叶发黄、干枯,上叶、花蕾逐渐发病,影响开花。该病害在连日阴雨、潮湿积水、昼夜温差大时易发生
病原及发病规律
菊花斑点是由菊花叶点霉菌引起的。病菌在病落叶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借风雨传播引起侵害。病害一般于8月份开始发生,逐渐发展,至秋末缓和。通常老叶比嫩叶受害严重。菊花受害程度与品种抗病性有关。据调查,一般黄色花如迎春、秋艳、粉莲、粉紫雀等品种较易感病,而白色花如大立菊、和平等品种则抗病力较强。[1]
防治办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营养生殖其间施用氮、磷、钾复合肥,防止植株徒长,加强通风、透光,盆与盆之间不要放得过密,浇水时尽量避免淋湿下部脚叶。
②菊花栽培场所、生长期间或冬春季节及时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
③药剂防治。8~10月份,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65%代森锌600倍液保护叶片。病害发生后,选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也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三四次,效果较好。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