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苦楝皮(中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苦楝皮(中藥)

拼音Kǔ Liàn Pí

英文名CORTEX MELIAE

別名苦楝、楝樹果、楝棗子、苦楝樹、森樹、翠樹、紫花樹、川楝皮

來源本品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或楝Melia azedarach L.的乾燥樹皮及根皮。春、秋二季剝取,曬乾,或除去粗皮,曬乾。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板片狀、槽狀或半捲筒狀,長寬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織的縱皺紋及點狀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黃色;內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易剝離。無臭,味苦

鑑別(1)取本品一段,用手摺疊揉搓,可分為多層薄片,層層黃白相間,每層薄片有極細的網紋。

(2)取本品粉末約1g,加乙醚10ml,浸漬2 小時,時時振搖,濾過。取濾液 1ml,揮干後,滴加對二甲氨基苯甲醛試液數滴,顯紅色;另取濾液 1ml,置試管中,揮干後,加醋酐 1ml,攪拌,沿管壁加硫酸數滴,醋酐層顯綠色,硫酸層顯紅色至紫紅色。

(3)取本品粉末2g,加丙酮25ml,超聲處理2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楝皮對照藥材2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丙酮(4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炮製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絲,乾燥

性味苦,寒;有毒。

歸經歸肝、脾、胃經。

功能主治驅蟲,療癬。用於蛔蟯蟲病,蟲積腹痛;外治疥癬瘙癢。

用法用量4.5~9g。外用適量,研末,用豬脂調敷患處。

注意肝炎、腎炎患者慎服。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苦楝皮 拼音Kǔ Liàn Pí

別名楝皮(《斗門方》),楝根木皮(《綱目》),雙白皮(《南京民間藥草》)。

出處《證類本草》

來源為楝科植物苦楝或川楝的根皮或干皮。四時可采,但以春末夏初為宜。砍下樹幹或挖出樹根,剝取根皮或干皮,洗淨曬乾。

原形態①苦楝(《證類本草》),義名:翠樹、紫花樹、森樹、楝棗樹、火棯樹、花心樹、苦辣樹、洋花森。

落葉喬木,高15~20米。樹皮暗褐色,幼枝有星狀毛,旋即脫落,老枝紫色,有細點狀皮孔。2回羽狀複葉,互生,長20~80厘米;小葉卵形至橢圓形,長3~7厘米,寬2~3厘米,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先端長尖,邊緣有齒缺,上面深綠,下面淺綠,幼時有星狀毛,稍後除葉脈上有白毛外,余均無毛。圓錐花序腋生;花淡紫色,長約1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兩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針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長約7毫米。核果圓卵形或近球形,長約3厘米,淡黃色,4~5室,每室具種子1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多生於路旁、坡腳,或栽於屋旁、籬邊。北至河北,南至雲南、廣西,西至四川,都有分布。

②川楝,詳"川楝子"條。

生境分部主產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河南、貴州等地。此外,陝西、山東、雲南、甘肅等地亦產。

性狀①根皮

呈不規則條塊、片狀或槽狀,長短寬窄不一,厚約3~6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皮孔大而明顯,有不規則的縱裂深溝紋,木栓層常作鱗片狀,衰老的栓皮常剝落。露出磚紅色的內皮;內表面淡黃色,有細縱紋。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成層,可層層剝離,剝下的薄片,有極細的網紋。氣微弱,味極苦。以乾燥、皮厚、條大、無槽朽、去栓皮者為佳。

②干皮

呈槽形的片狀或長捲筒狀。長短不一,長約30~100厘米,寬3~10厘米,厚3~7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較平坦,有多數縱向裂紋及橫向延長的皮孔。內表面白色或淡黃色。質堅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層片狀。氣味與根皮同。以外表皮光滑、不易剝落,可見多皮孔的幼嫩樹皮為佳。

化學成分苦楝含有多種苦味的三萜類成分。

在根皮、干皮中的主要苦味成分為苦楝素,即川楝素和另一尚未完全確定的微量成分。還含有其他苦味成分:印楝波靈A、印楝波靈B、梣皮酮、葛杜寧、苦裡酮、苦內酯、苦洛內酯,以及苦楝子三醇等。

在干皮中還有正卅烷、β-谷甾醇、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

從日本產苦楝的韌皮部中,曾得到一個具有與山道年類似殺蟲作用的化合物,還分離出香莢蘭酸和dl-兒茶精,前者能驅除蛔蟲與短膜殼絛蟲。又從苦楝變種的葉子,分離出二種黃酮體:芸香甙和山柰酚-3-L-鼠李糖-D-葡萄糖甙。

果實中的苦味成分有苦楝子酮、苦楝子醇。還有4,4,8-三甲基-3β,7α,23-三羥基-膽甾-14,24-二烯-21-羧酸-21,23-內酯。

從日本苦楝的果實和果皮中,除得到苦楝子酮外,還有楝酮乙酸酯和去乙酰杜楝質等。

種子油含多種脂肪酸,其中不飽和酸約占35%,主成分為亞油酸(45~50%)、油酸(32~40%)。果實油含肉豆蔻酸、亞油酸、油酸、棕櫚酸、棕櫚油酸。

藥理作用川楝、苦楝的根皮或干皮(剝去外層棕色粗皮的內白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驅蛔作用。早年即證明,苦楝皮的酒精提取物在體外對豬蛔,特別對其頭部具有麻痹作用,自提得其有效成分苦楝素後,作用遠較酒精提取物為強,與山道年相比,則緩慢而持久。對其作用原理有二種說法:用較高濃度(1:1000以上)的苦楝素對豬蛔作用的觀察,認為它能麻痹豬蛔,特別是其頭部的神經節;用較低濃度(1:5000~9000)的苦楝素,則觀察到對豬蛔及其節段(頭部及中部)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增強,間歇地出現異常的劇烈收縮,破壞其運動的規律性(活動增強與減弱相交替),並能持續較長時期(10~24小時)。此種興奮作用乃是苦楝素透過蟲體表皮,直接作用於蛔蟲肌肉,擾亂其能量代謝,導致收縮性疲勞而痙攣,最後使蟲體不能附着腸壁而被驅除體外。所謂麻痹作用,可能是蟲體長期受藥物作用後而呈間歇性痙攣收縮的貌似靜止狀態。臨床上服苦楝素排蟲時間較遲(24~48小時),排出的蟲體多數尚能活動,由此可得到解釋。

高濃度的苦楝藥液(25~50%)在體外對鼠蟯蟲也有麻痹作用。苦楝子的酒精浸液,對若干常見的致病性真菌在體外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熱水提取物也有抗真菌作用;但水浸劑特別是煎劑,效力較醇浸劑弱。因此,苦楝子治療頭癬等真菌感染時,用酒精製劑可望提高療效。苦楝素能興奮兔在位及離體腸肌,使張力和收縮力增加,故用以驅蟲時,不需另加瀉藥,對血象、血壓,呼吸、子宮等均無明顯影響。

炮製洗淨,稍浸泡,潤透,切絲,曬乾。

性味苦,寒,有毒。

①《別錄》:"微寒。"

②《日華子本草》:"苦,微毒。"

⑧《醫林籍要》:"大苦,大寒。"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殺蟲。治蛔蟲,蟯蟲,風疹,疥癬。

①《別錄》:"療蛔蟲,利大腸。"

②陶弘景:"根:以苦酒摩塗疥;煮汁作糜,食之去蛔蟲。"

③《日華子本草》:"治游風熱毒,風疹惡瘡疥癩,小兒壯熱,並煎湯浸洗。"

④《滇南本草》:"根皮殺小兒寸白蟲。"

⑤《醫林纂要》:"殺疳、治疽。"

⑥《現代實用中藥》:"根皮對絛蟲、蛔蟲、蟯蟲都有效。"

⑦《湖南藥物志》:"治凍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鮮者1~2兩):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注意體弱及脾胃虛寒者忌服。

複方①治小兒蛔蟲:㈠樟木,削上蒼皮,以水煎取汁飲之,量大小多少。此為有小毒。(《千金方》)㈡樟根白皮,去粗,二斤,切。水一斗,煮取三升,砂鍋(熬)成膏,五更初溫酒服一匙,以蟲下為度。(《簡便單方》)

②治小兒蟲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二兩,白蕪荑半兩。為末,每服一錢,水-小盞,煎取半盞,放冷,待發時服,量大小加減,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抵聖散)

③殺蟯蟲:楝根皮二錢,苦參二錢,蛇床子一錢,皂角五分。共為末,以蜜煉成丸,如棗大,納入肛門或陰道內。(《藥物圖考》楝皮殺蟲丸)

④治鈎蟲病:苦楝皮(去粗皮)十斤,加水五十斤,熬成十斤;另用石榴皮八兩,加水五斤,熬成二斤,兩種藥水混合攪勻,成人每次服一兩。(《湖南藥物志》)

⑤治癮疹:楝皮濃煎浴。(《斗門方》)

⑥治疥瘡風蟲:楝根皮、皂角(去皮子)等分。為末,豬脂調塗。(《奇效良方》)

⑦治頑固性濕癬:楝根皮,洗淨曬乾燒灰,調茶抽塗抹患處,隔日洗去再塗,如此三、四次。(《福建中醫藥》(2):43,1959)

⑧治瘺瘡:楝樹白皮、鼠肉、當歸各二兩,薤白三兩,生地黃五兩,臘月豬脂三升。煎膏成,敷之孔上,令生肉。(《劉涓子鬼遺方》坐肉膏)

⑨治小兒禿瘡及諸惡瘡,蠷螋瘡:楝樹枝皮燒灰,和豬膏敷之。(《千金方》)

⑩治蟲牙痛:苦楝樹皮煎湯漱口。(《湖南藥物志》)

⑾治蛇咬傷:苦楝樹二層皮、韭菜各四兩,加米酒半斤、醋四兩,燉熱放涼後用。傷口先行擴創,用藥酒自上而下外擦,藥渣外敷,內服少許藥酒。(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臨床應用苦楝皮驅蛔蟲,民間使用已久,療效確實。解放後,各地臨床報道,病例數以萬計。但在實踐過程中,對藥用部分的選擇、製備、劑量、服法等均不一致,其驅蟲效果及毒性反應差距也很大。現根據部分臨床報道,綜述於下:

①藥用部分及採集季節

苦楝樹的干皮、根皮都可驅蛔。從唐《千金方》等歷代有關23種方書查考,其中有16種主要採用根皮。明代以後的記載更多採用根皮。根據近年臨床應用結果證明,根皮比樹皮療效高1倍;近根的樹皮(約在地面之上5寸處)較上層樹皮為優,其療效與根皮近似。在時間上以冬季或春季抽芽前採集的根皮,療效最高。此外,楝屬植物的各地品種不同,一般均認為以四川產的川楝為佳。

②製備方法、劑量與服法

一般採用煎劑,亦可製成片劑。苦楝皮有效成分難溶於水,需用文火久煎,才有確實療效。有人作對比試驗,分別以2、4、6兩用文火煎11小時,其療效比以8兩用武火煎4小時者為高。劑量:根據1963年版《中國藥典》規定和有關記載,苦楝皮的成人劑量為1.5~3.0錢(干皮),但實際用量頗不-致,高的竟有用至9~11克/公斤體重者。有人建議成人用4~6兩(鮮皮),小兒按3~6克/公斤體重計算。川楝片每片含川楝素結晶0.025克,成人劑量為6~8片,2~4歲2片,4~8歲3~4片。苦楝素片每片含苦楝素25~50毫克,用於兒童以5毫克/公斤體重療效最好。或每2歲服用1片(4歲用2片……14歲用7片),16歲以上用10片。服法:睡前或晨間空腹頓服,或在睡前和次晨分服。煎劑服時可加糖矯味,不必另服瀉藥。有主張在服藥前先吃些油類食物,以減少藥物對胃粘膜的刺激,防止胃腸道反應的發生。

③驅蟲效果

根據採用苦楝皮(或粗製苦楝片)治療的20000餘例,及川(苦)楝素片治療約5000例腸蛔蟲病的臨床分析來看,一般在服藥後數小時或2~3天內排出蛔蟲,以24~48小時排出者居多。排蟲率20.2~100%不等,大便陰轉率5.5~92.8%不等。曾有介紹,以苦楝皮煎劑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50例,獲得顯效。方法以25%煎劑200毫升作保留灌腸,半小時後再用300~500毫升作第2次灌腸,1小時後再用600毫升行第3次灌腸,此為一療程。若經24小時未見排出,可再進行第二療程。對嚴重失水者可先補液矯正脫水。也有用川楝片內服治療蛔蟲性腸梗阻,劑量:1歲2片,2~4歲2~3片,5~8歲4片,9~12歲5片,均日服2次,並可根據情況給予50%硫酸鎂25毫升。此外,用鮮苦楝根4~6兩(不去皮)煎成100%煎劑治療膽道蛔蟲病,亦取得一定療效;12歲以下每日1劑,分3次服,12歲以上每日1劑分2次服,2~3劑為一療程。一般服藥後2~3小時痛即減輕,從第1次大便開始,即有蛔蟲排出。一個療程後,尚有輕度症狀者,可隔1~2日後再續服一個療程。又苦楝根皮對驅除蟯蟲、絛蟲、鞭蟲,亦有一定效果。

④毒性反應

苦楝皮的副作用,一般在服藥後1~6小時尚未排蟲之前發生,通常為頭暈、頭痛、思睡、噁心、腹痛等,其發生率高者可達100%,低者不到1%,持續時間大多在數分鐘或1~3小時,最長16小時,可自行消失。嚴重反應或嚴重中毒時,可出現呼吸中樞麻痹、類似莨菪類植物中毒症狀及內臟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視力障礙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川楝素240"系從川楝皮中提出的白色晶體,具有蓄積作用,對胃腸有刺激性,對肝臟亦有損害;為了避免中毒,不宜連續服用。苦楝根外層紫褐色皮,古人曾指出有毒,但經近人試用,並未見副作用增加。引起上述各種嚴重反應或中毒現象,多因藥物過量,或因患者機體的特殊敏感性所致,臨床應用時務須注意。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苦楝皮 拼音Kǔ Liàn Pí

別名楝木皮、楝樹枝皮、苦楝樹白皮、東行楝根白皮、楝皮、楝根皮、楝根木皮、苦楝樹皮、苦楝根皮。

出處參見"川楝子"條。

來源藥材基源: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樹皮及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elia azedarach L.2.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採收和儲藏:全年或春、秋季採收,剝取干皮或根皮,除去泥沙,曬乾。

原形態1.楝 落葉喬木,高15-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二至三回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卵形至橢圓形,長3-7cm,寬2-3cm,先端長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鈍尖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幼時有星狀毛,稍後除葉脈上有白毛外,余均無毛。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花淡紫色,長約1cm;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兩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針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長約7mm;子房上位。核果圓卵形或近球形,長1.5-2cm,淡黃色,4-5室,每室具1顆種子。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2.川楝 喬木,高達10m。樹皮灰褐色;幼嫩部分密被星狀鱗片。二至三回奇數羽狀複葉,長約35cm;羽片4-5對;小葉卵形或窄卵形,長4-10cm,寬2-4cm,全緣或少有疏鋸齒。圓錐花序腋生;花萼灰綠色,萼片5-6;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或12,花絲合生成筒。核果大,橢圓形或近球形,長約3cm,黃色或粟棕色,果皮為堅硬木質,有棱,6-8室,種子長橢圓形,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1.生於曠野或路旁,常栽培於屋前房後。

2.生於海拔500-2100m的雜木林和疏林內或平壩、丘陵地帶濕潤處,常栽培於村旁附近或公路邊。

資源分布:1.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廣西、雲南,西至四川等地。

2.分布於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栽培1.楝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鹼、耐瘠薄。適應性較強。以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0-11月選擇20年以上的老樹,進行採種。春季4月播種前用溫水浸種4-5d按行距30-45cm開條溝,溝深6cm,將種子播火,覆土壓實。培育1年,翌年春季移栽。按行株距5m×5m開穴,穴徑1.2m,深80cm,底層施廄肥,上覆細土10cm,每穴栽種1株,栽種時要使根部舒展,土壤與根部密接,覆土壓實,澆水。

田間管理 幼樹栽種後,每年要鬆土除草、施肥2-3次,冬季進行培土,遇雨季要及時開溝排除積水。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潰瘍病、褐斑病、叢技病、花葉病、葉斑病;蟲害有黃刺蛾、扁刺蛾、斑衣蠟蟬、星天牛等。

2.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不耐蔭蔽,在海拔1000m以下均可生長。以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上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12月採摘淺黃色成熟果實作種,用清水浸泡2-3d,去果肉,取出果核,晾乾,用濕沙貯藏催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種。條播,按行距30cm開橫溝,深約6cm,株距12cm。每穴放果核1枚,隨即施人稀糞水,覆土8-10cm。播後1個月左右出苗,每枚果核可出苗3-5株。苗高10-15cm時中耕除草1次,施人糞尿;苗高18-20cm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培育1年,於冬季或第2年春季發芽前移栽。按行株距(2.5-3.5)cm ×(2.5-3.5)cm開穴,每穴栽苗1株,填上壓實,澆足水。

田間管理 幼樹要加強管理,以利成活。成年樹每年春、秋季中耕除草,結合追肥;冬季進行修枝。遇旱及時灌水。

性狀性狀鑑別 干皮呈不規則塊片狀、槽狀或半捲筒狀,長寬不一,厚3-7mm。外表面粗糙,灰棕色或灰褐色,有交織的縱皺紋及點狀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黃色;內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易剝離成薄片,層層黃白相間,每層薄片均可見,極細的網紋。無臭,味苦。根皮呈不規則片狀或捲曲,厚1-5mm。外表面灰棕色或棕紫色,微有光澤,粗糙,多裂紋。干皮以皮細、可見多數皮孔的幼嫩樹皮為佳。根皮以皮厚、去栓皮者為佳。

顯微鑑別 干皮橫切面:外側有3-4條木栓組織層帶。木栓層常已深入到韌皮部。老皮多已不見皮層。韌皮部有切向延長的纖維束與薄壁組織相間排列成層;纖維束周圍的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纖維;方晶直徑6-31μm,纖維壁厚,木化。初生射線喇叭形,開口處的細胞常含有草酸鈣簇晶。薄壁細胞中含澱粉粒,圓形、類圓形或卵圓形,單位或由2-5個分粒組成的復粒。根皮橫切面。落皮層較厚,其內側可見射線及頹廢篩管群;木栓層為多列木栓細胞。韌皮部韌皮射線波狀彎曲,寬3-5列細胞;韌皮纖維排列成多層斷續的環層,纖維束周圍的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有的含草酸鈣方晶。

粉末特徵:紅棕色。①纖維甚長,直徑15-27μm,壁極厚,木化;纖維束周圍的細胞常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不均勻木化增厚,厚約至14μm,方晶正立方形或多面形,直徑13-29μm。②木化韌皮薄壁細胞常緊附纖維束旁,類長方形、長條形或類圓形,長43-130μm,直徑15-37μm,壁稍厚,微木化,具稀疏紋孔。此外,有木栓組織碎片,有的含紅棕色物;澱粉粒單粒直徑約至13μm;稀有簇晶。

化學成分1.棕樹皮中含有川楝素(toosendanin),苦楝酮(kulinone),苦楝萜酮內酯(kulactone),苦楝萜醇內酯(kulo-lactone),苦楝植酸甲酯(methylkulonate),苦楝子三醇(melianotriol),葛杜寧-3-O-β-O-D-吡喃葡萄糖甙(7a-acetoxy-l4β,15β-epoxy-gedunan-1-ene-3-O-β-Dglucopyranoside),1,8-二羥基-2-甲基蒽醌-3-O-β-D-吡喃半乳糖甙(1,8-di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3-O-β-D-galactopyranoside),1,5-二羥基-8-甲氧基-2-甲基蒽醌-3-O-a-L-吡喃鼠李糖甙(1,5-dihydroxy-8-metho-xy-2-methylanthraquinone-3-O-a-L-rhamnopyranoside),4',5-二羥基黃酮-7-O-a-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甙[4』,5-dihydroxyflavone-7-O-a-L-rhamnopyranosyl-(l→4)-β-D-glucopyranoside],異川楝素(isotoosendanin)。另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正十三烷及水溶性成分。樟樹木材中含印楝波靈(nimbolin)A及B,秦皮酮(fraxinellone),葛杜寧(gedu-nin)。樟樹根中含芹菜素-5-O-β-D-吡喃半乳糖甙(apigenin-5-O-β-D-galactopyranoside)。

2.川楝樹皮含川楝素、異川楝素,根皮中四川楝素的含量較樹皮中的略高。

藥理作用1.驅蟲作用:經豬試驗表明,該藥煎劑或醇提取物均對豬蛔蟲有抑制以至麻痹作用。驅蛔作用的有效成分為川楝素,比乙醇提取物的作用強。低濃度(1:5000-9000)的川楝素,對整條豬蛔蟲及其節段(頭部及中部)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增強,間歇地出現異常的劇烈收縮,破壞其運動的規律性(活動增強與減弱相交替),持續10-24小時,最後逐漸轉入痙攣性收縮。川楝素能透過蟲體表皮,直接作用於蛔蟲肌肉,擾亂其能量代謝,導致收縮性疲勞而痙攣。此濃度的川楝索對蛔蟲神經-肌肉的興奮作用不被阿托品所阻斷,提示川楝素並非擬膽鹼藥。高濃度(l:1000)的川楝素對豬蛔蟲特別是頭部的神經節有麻痹作用。這種麻痹作用,可能是蟲體受藥物作用後呈間歇性痙攣收縮的結果。經Ammon法和瓦氏呼吸器分別測定蟲體勻漿的膽鹼酯酶活力和呼吸酵解,結果證明均無明顯影響,表明川楝素不是通過糖代謝而起作用。另從蛔蟲肌肉中的ATP和無機磷的實驗結果中可以看出,川楝素能使ATP的分解代謝加快,從而造成蛔蟲有能量供應短缺而導致收縮疲勞,而被排出體外。高濃度的苦楝皮藥液(25%-50%)在體外對小鼠蟯蟲也有麻痹作用。

2.對呼吸中樞的影響:大劑量的川楝素(每隻大鼠,靜脈或肌內注射2mg)能引起大鼠呼吸衰竭。這主要是由於該成分對中樞的抑制作用。延腦呼吸中樞部位直接給予川楝素(每隻大鼠0.10-0.15mg),能支持上述結果。中樞興奮藥尼可剎米對川楝素引起的呼吸抑制有輕微的對抗作用。

3.對神經肌肉傳遞功能的影響:川楝素對大鼠有不可逆地阻遏間接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縮,但不影響神經的興奮傳導,也不降低肌肉對直接刺激的反應;川楝素是1個選擇性地作用於突觸前的神經肌肉傳遞阻斷劑。其作用部位在突觸前神經末梢,作用方式是抑制刺激神經誘發的乙酰膽鹼釋放。電子顯微鏡觀察表明川楝素對小白鼠神經肌肉接頭的亞顯微結構有明顯的作用,表現在突觸間隙寬度增加和突觸囊泡數目減少。這兩種變化不同時出現在同一個接頭。

4.抗肉毒中毒:川楝素對肉毒中毒動物具有治療作用。對致死量A型肉毒中毒的小鼠,中毒後6小時給予川楝素,有明顯治療作用;對致死量A型肉毒中毒的猴子,中毒後24小時給予川楝素,可治癒半數以上動物;對B型肉毒中毒的小鼠,川楝素也有保護作用。此外,川楝素能明顯增強抗毒血清對肉毒中毒小鼠和家兔的治療作用。

5.對心乳頭肌電和機械特性的影響:楝素濃度依賴性地使快反應電位復極至90%的時程(APD 90)延長,用氯化鋇阻斷Ik1,可取消川楝素延長APD90的作用,川楝素使慢反應電e壞腁PD延長和收縮力(FC)增強,用氯化鋇後,可取消川楝素的上述作用,但延長APD的作用存在。此外,川楝素可使離體蛙心收縮節律異常,持續l小時可自動恢復。

6.其他作用:楝素(200mg/kg)家兔灌胃以及濃度為0.2×10(-4)mg的川楝素均對在位兔及離體兔腸的張力和收縮力有顯着增加。濃度為0.2×l0(-3)mg的川楝素能使腸肌呈現痙攣性收縮。此興奮作用能被苯海拉明所對抗,而不被阿托品所阻斷。10%苦楝皮水浸液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苦楝根皮提取物治療小鼠實驗性曼氏血吸蟲病,從動物體內存活蟲數及孵化試驗等方面證實,有一定療效。

毒性川楝素小鼠腹腔、靜脈、皮下和口服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13.8 ± 1.2mg/kg、14.6 ±0.9mg/kg、14.3 ±1.5mg/kg和244.2±44.0mg/kg。大鼠皮下注射和家兔靜注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9.8mg/kg和4.2mg/kg。川楝素對胃有刺激性,其程度因動物種類而異,口服川楝素後,大鼠胃粘膜發生水腫、炎症及潰瘍,部分犬嘔吐。還可引起犬、兔、猴肝細胞腫脹變性、肝竇極度狹窄,小鼠血漿ALT升高,灌服大劑量川楝素,可引起動物急性中毒致死,死亡原因是由於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內臟出血,血壓下降而形成急性循環衰竭。小鼠蓄積性毒性的半數致死量為18.7mg/kg,蓄積係數為1.13,屬強蓄積性藥物。猴亞急性中毒最明顯的表現是ALT升高,其次是肌無力。大體解剖發現,各劑量組的動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內臟瘀血。顯微鏡檢發現,猴小血管內膜表面有棕黃色顆粒沉積,且劑量越大沉積越多。肝細胞腫脹,胞漿疏鬆,可見枯否細胞及吞噬顆粒;腦血管擴張充血,部分血管內皮細胞腫脹,膠質細胞和小血管周圍間隙明顯增加。

鑑別理化鑑別 取本品粉末約1g,加乙醚10ml,浸漬2h,時時振搖,濾過。取濾波1ml,揮干後,滴加對二甲氨基苯甲醛試液數滴,顯紅色;另取濾液1ml,置試管中,揮干後,加醋研1ml,攪拌,沿管壁加硫酸數滴,醋研層顯綠色,硫酸層顯紅色至紫紅色。(檢查三萜類)

炮製1.《聖惠方》:"銼。"2.《博濟方》:"細切。"3.《斗門方》:"去其蒼者,焙乾為末。"4.《衛生寶鑑》:"去浮皮。"5.《醫學綱目》:"去皮。"6.《景岳全書》間"刮去皮土。"7.《外科全生集》:"去皮取白肉。"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絲,乾燥。 飲片性狀:參見"藥材鑑別"項。 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防霉,防蛀。

性味苦;寒;有毒

歸經脾;胃;肝經

功能主治殺蟲;療癬。主蛔蟲病;鈎蟲病;蟯蟲病;陰道滴蟲病;疥瘡;頭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15-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注意體弱及肝腎功能障礙者、孕婦及脾胃虛寒者均慎服。亦不宜持續和過量服用。苦楝皮有一定的毒副反應,服藥中毒後可有頭痛、頭暈、噁心、吐吐、腹痛等症狀。嚴重中毒,可出現內臟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呼吸中樞麻痹,甚至休克、昏迷死亡。

1.《新修本草》:「此有兩種,有雄有雌。雄者根赤無子有毒,服之多使人吐不能止,時有至死者。雌者根白有子微毒,用當取雌者。」2.《福建藥物志》:「苦楝根皮驅蟲有效,但有一定的毒性,應結合患者的年齡、體質等情況,慎重投藥。」

摘錄《中華本草》[1]

參考文獻

  1. 苦楝皮,中藥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