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軾《蝶戀花 簾外東風交雨霰》寫作背景、注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軾

蝶戀花 簾外東風交雨霰》此詞據《蘇詩總案》卷十三:熙寧九年(1076),「春夜,文勛席上作」。文勛,字安國,廬江(今安徽合肥)人,官太府寺丞,工篆畫。蘇軾《刻秦篆記》說他本年春,「適以事至密」,「勛好古篆,得李斯用筆意,乃摹諸石,置之超然台上」。末署「正月七日甲子記」。又有《立春日病中邀安國……》詩,可以參看。求和《苦寒》詩者,或即文勛。[1]

原文

微雪,客有善吹笛擊鼓者。方醉中,有人送《苦寒》詩求和,遂以此答之。

簾外東風交雨霰。簾里佳人,笑語如鶯燕。深惜今年正月暖,燈光酒色搖金盞。

摻鼓漁陽撾未遍。舞褪瓊釵,汗濕香羅軟。今夜何人吟古怨④,詩情未了冰生硯。

注釋

交雨霰(狓犻à狀):俗稱雨夾雪。霰,雪珠。

「摻(犮犺à狀)鼓」三句:謂《漁陽摻撾》尚未奏完,舞女的玉釵已經跌落,羅衣已被香汗濕透,極言節奏的急促。漁陽,鼓曲名,東漢禰衡善鼓此曲。撾(狕犺狌ā),擊打。

古怨:指小序中《苦寒》詩。古樂府有《苦寒行》,「備言冰雪溪谷之苦」,因稱「古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