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軾《蝶戀花(燈火錢塘三五夜)》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軾

蝶戀花(燈火錢塘三五夜)》上元即元宵節,時間在正月十五日。蘇軾於熙寧七年(1074)由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十一月到任,這首詞即作於次年的元宵節。杭州是繁華的都市,密州是荒涼的山城,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蘇軾在《超然台記》中集中比較了這種變化:杭州有船可坐,這裡只能乘車騎馬;杭州州府是吳越王留下的豪華宮殿,這裡的官府卻很簡陋;杭州湖山很美,有名聞天下的西湖,這裡只有種滿桑麻的田野;杭州是魚米之鄉,生活富裕,這裡卻要靠采野生的杞菊充飢。這首詞也用對比手法描寫了兩地迥然不同的元宵節:上闋寫杭州的元宵節燈火輝煌,明月如霜,人如畫,笙管悠揚,羅帳芬芳;下闋寫密州的元宵節,山城寂寞,簫鼓粗獷,燈火稀疏,暗雲野,一派荒涼蕭條的景象。全詞對比鮮明,形象生動,就像兩幅相互映襯的節令風俗畫。[1]

原文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注釋

三五夜:三五一十五,即正月十五日夜。

笙:一種古代民間簧管樂器。香:香爐。麝:又名香獐。雄麝臍部分泌一種麝香,是名貴的香料,也可作藥。這裡代指香氣。

「更無」句:這句描寫街道清潔,沒有灰塵。蘇味道《正月十五夜》有「暗塵隨馬去」句,這裡反用其意。

「擊鼓」二句:寫社祭,拜神求豐年。農桑社:農村節日祭神的地方。

譯文

杭州的元宵節燈火輝煌,霜一樣明亮清涼的月光,照得歌兒舞女像畫的一樣。帷帳中傳來動人的樂曲,香爐里發出撩人的芳香。騎馬走過清潔的街道,更無一絲塵土飛揚。山城密州的元宵節寂寞清冷,我也變得衰老疲憊,鬢髮蒼蒼。打着鼓,吹着簫,樂聲粗獷,到農村舉行社祭,祈求吉祥。稀疏冷落的燈火照着滿地霜露,四野烏雲籠罩,天色昏暗,一派落雪景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