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軾《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箏聲》寫作背景、註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軾

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箏聲》此詞作於熙寧七年(1074)。時蘇軾任杭州通判,一日游孤山竹閣,前臨湖亭。當時劉敞(字原父)、劉攽(字貢父)兄弟相從。久之,西湖中劃來一隻彩舟漸近亭前,船上美女數人,其中一人尤為美麗,正在彈箏,年約三十餘,風韻嫻雅,曲未終,翩然而去。二劉目送之。蘇軾便寫下此詞。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一及袁文《瓮牖閒評》卷五。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有《張子野詞》。本年秋在吳江垂虹橋與蘇軾等作「六客之會」。[1]

原文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注釋

鳳凰山:在杭州城南,州衙所在。

芙蕖:荷花。

盈盈:形容儀態的輕盈美好。《古詩十九首》之二:「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此處兼喻荷花與彈箏女。

雙白鷺:喻劉敞、劉攽,時二人守制着孝服。

娉婷:姿態美好的女子。

哀箏:哀怨的箏聲。箏:樂器,相傳為秦代蒙恬所造。

湘靈:湘妃。相傳為舜妃(堯之二女:娥皇、女英),舜南巡蒼梧,二妃追之不及,溺於湘水,為湘君、湘夫人。見《楚辭·湘君》王逸注。

「欲待」三句:化用唐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