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艾草芬芳(山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草芬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艾草芬芳》中国当代作家山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艾草芬芳

“五月五,过端午,采艾草,消病毒”。每到艾草采集的季节,母亲与艾草的生命意义就从心中泛起。

老家有座小院,爷爷奶奶父母久居。小院门前是一座苍翠的大山,叫罗山。山的西坡脚下座落着百十户人家,村名“铁庄子”。村南两座丘陵夹着一条山水沟,沟洼杂草丛生,尤其艾蒿、芨芨、柠条和芦苇长势显眼,村民叫“芦草沟”。沟底有一条蜿蜒的小溪缓缓流动,水质苦涩,仅牛羊能饮。沟坡崖畔附着一层白渍渍、湿漉漉的硭硝。山坡上,硭硝间钻出各种野草,有艾草、土贼、黄芪、苍术、大黄等,听爷爷讲这满山遍野都是中药草,只可惜乡亲们都不知道它的用处。

艾草,爷爷十分痴情尊称“神草”、奶奶的钟爱昵称“绿仙子”。母亲从爷爷奶奶手中得到祖传的智慧工艺,用处更神奇被唤作为“女儿草”。或许源来自村里大人、娃娃患上头疼脑热、上吐下泄、腰酸腿疼的都来找爷爷奶奶艾灸、熏洗、拔罐、按摩等“土法子”操弄操弄就能解决问题。当然,母亲所谓传承最拿手的是用艾草治疗妇女病,肚子疼,产后催乳、小儿推拿等,成为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疑是母亲将艾草的价值与乡亲的亲情、健康、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一天,村中有位名叫牛丛山的青年小伙,在山坡上放牛。中午时分,口渴难忍,跑到芦草沟泉眼喝了几口冷水,顿时肚子疼得立不起腰,经人抬扶到母亲老家小院,母亲诊断是绞肠痧,速速推拿、按摩、刮痧、拔罐,一会儿功夫小伙的病痛消除了。我的记忆中,凡是村中得颈椎病、肩甲痛、老寒腿、腰扭伤的中老年人,母亲就用艾叶、生姜、生葱捣碎成泥,用纱布包好,沾上热酒敷在疼痛处。说起母亲手艺应该有效,居然我家小院时常门庭若市。

小时候,我多病体弱,哪儿不适,母亲便揪几把干艾草揉成软软的棉絮状,搓成条儿做成“艾骨朵”放在痛处,用火柴棒点燃,慢慢灸灸,待甜甜入睡,醒后就好了。艾草伴随我长大,母亲的呵护,使我对艾草有了初步的认识。母亲经常给我泡艾草澡、洗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用艾叶、花椒配料加温水擦身治疗寒性的止咳化痰平喘。用艾草煮鸡蛋,用艾草插于门楣,茎叶产生的芳香,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每当端午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给孩子肩头嵌上香包,手腕、脚腕系上彩绳,在草丛中玩耍可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戴香包可预防传染病。母亲常常有句顺口溜:“艾叶加上酒、疼痛不再有,艾草加把盐、治腰治腿不再难”。最忆儿时艾叶香,最恋家乡一方土,已成为我终身的情结。

在苦日子年代,小病养、大病扛似乎成为无奈的习惯。一个细雨濛濛的午后,我陪母亲来到芦草沟里采集艾草。一道道沟沟一坨坨梁梁,微风轻拂,密密麻麻的艾草摇摇曳曳,浓浓的艾叶香气扑鼻倾心。只见母亲弯腰起起落落,手脚娴熟地掐着艾茎揪着艾叶,一束束一撮撮茎叶落入筐里。母亲一边劳作一边对我说:“山里人生活艰苦,但身体皮实,有个小病病经过咱山里的中草药搭配吃吃喝喝、捋捋捏捏就好了。就说艾草,逢春返潮,有露水有雨水滋润就冒出嫩芽,有太阳有月亮,吸收阳光就向上蹿,一扑噜一扑噜,颜色由淡黄变灰绿到深绿,待农历三、四月间长成一柞高,端午节前后采集为最佳时间。艾草全身是宝,根多年生,采集茎叶用水洗,凉晒,用烘炒炮制成艾条,储藏供四季备用”。母亲的解说,现场的目睹,艾草不择地势,默默生存在大山深处的爱慕之情根植于我心中。

那年的初春,母亲在惊蛰的雷声中,从芦草沟里挖回了几十嘟撸野生艾草移植到自家的小院子菜园中,挑选出一阳光通风的田块栽植,纵横成行。之后村上的婶婶婆娘们效仿母亲陆续在自家的院内也种上艾草,每每当春,掐其艾叶嫩芽用面和调料拌匀,用胡麻油炸辣面子吃,其香味令人陶醉。艾草的药食同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浓情山村艾叶香,难忘小院母亲恩。堂叔在宁夏医科大学当医生,曾听他讲,艾草在北方素有“百草之王”之称,属纯阳植物,古代李时珍辑《本草纲目》中“此草可乂病久而弥善,故字自乂而名艾。”“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二十经,具回阳、理气血、驱寒、安胎等功效。”别名“医草”,用于针灸排寒驱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母亲虽去世多年,她的待人很神圣,勤奋、善良、默默无闻,把真心真爱奉献给乡亲;她的处世很高尚,厚道、朴实、平平淡淡,恰似艾草香气芬芳原野,把真诚真情永存给大地。[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