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温德·约翰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艾温德·约翰松 Eyvind Johnson,(1900年7月29日-1976年8月25日),出生于瑞典北部Svartbjörnsbyn在博登附近,瑞典作家。[1]是一名无产阶级作家,受到当时的当代文学潮流影响。他被公认为瑞典现代小说艺术的先驱。
1904年,他的父亲左右患了矽肺病,由他没有孩子的姑姑和姑丈石匠安德斯·约翰·罗斯特(Anders Johan Rost)照顾。他十四岁时就离开了他非常喜欢的养父母,在他出生的家附近找工作。
1915年至1919年之间,他是锯木厂的工人,售票员和电影院的接待员以及放映员。然后是水管工和电工的助手。
1918年,他在博登(Boden)的发动机棚里当过机车清洁工。
1920年,爆发工人大罢工,他试图以自己写的文字为生,结果却微不足道。同时,他与其他年轻的新兴作家一起创办了文学杂志《今日报》(VårNutid),共六期。然后,他成为了(绿色人)未来作家协会的成员。
1920年秋天到1921年秋天,他与朋友一起在Uppland的一个小农场从事牧草和砍伐木材的工作,在那里他有馀地和平地读书和写作。
1921年,秋天他去了德国-乘货船去了基尔,乘火车去了柏林,几个月后,他继续经莱茵兰州到达巴黎,在那里他以水泥工人的身分谋生,然后在Gare du Nord附近的一家大酒店当洗碗工人。然后回到柏林,在那里他一直待到1923年秋,回到家乡瑞典。
1924年,完成他的第一本书《四个陌生人的故事》(De fyrafrämlingarna)。
1925年,他完成了第二本书。那时,他回到了法国,在那里他住了五年以上。
在他的早期小说中,可以看出受到普鲁斯特,吉德和乔伊斯的影响,主要涉及人的挫败感。
家庭
1927年,与Aase Christofersen在圣勒·拉·弗雷特(Saint-Leu-LaFôret)结婚。
1928年,他们的儿子托尔(Tore)于在那里出生。
1930年,全家移居瑞典。
在Aase Johnson死后,EJ与Cilla Frankenhaeuser结婚。他们育有两个孩子,
1944年,玛丽亚(Maria)出生。
1946年,安德斯(Anders)出生。
1947年到1950年,他的家人居住在瑞士和英国,此后居住在Saltsjöbaden。
代表作品
1932年,波宾纳克(Bobinack)中,现代资本主义阴谋的揭露。
1933年,“黎明时的雨”(Regn i gryningen),对现代办公繁琐工作及其影响的攻击,
1934–37年,罗曼·奥洛夫(Romanen om Olof)4卷。 讲述了他在北极地区一个采伐者的经历,他开始寻找造成这种挫败感的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紧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约翰逊的小说采取了强烈的抗议形式,以抗议极权主义的恐怖活动和对中立主义的猛烈攻击。
荣誉与获奖
1957年,被选为瑞典学院院士。
1962年,获得北欧理事会文学奖。
1974年,与哈里·埃德蒙·马丁松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