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詩歌《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舒婷的詩,有明麗雋美的意象,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從這方面說,她的詩並不「朦朧」。只是多數詩的手法採用隱喻、局部或整體象徵,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達的意象有一定的多義性。
原文
我無法反抗牆
只有反抗的願望
我是什麼?它是什麼?
很可能
它是我漸漸老化的皮膚
既感覺不到雨冷風寒
也接受不了米蘭的芬芳
或者我只是株車前草
裝飾性地
寄生在它的泥縫裡
我的偶然決定了它的必然
夜晚,牆活動起來
伸出柔軟的偽足
擠壓我
勒索我
要我適應各式各樣的形狀
我驚恐地逃到大街
發現同樣的噩夢
掛在每一個人的腳後跟
一道道畏縮的目光
一堵堵冰冷的牆
我終於明白了
我首先必須反抗的是
我對牆的妥協,和
對這個世界的不安全感
賞析
這是一首有爭議的詩。有的論者,批評此詩有反抗現實的情緒,是一首壞詩。其實並非如此。
讀這首詩,關鍵是要弄懂牆象徵着什麼。對此,作者沒有作明確的說明。詩,本不應是概念的圖解,要求它作「說明」,那就不成為其詩了。但即使這樣,通過這首詩的第二段,仍可感到這裡寫的牆「很可能」是指那保守、僵化的思想。這種思想,就象「老化的皮膚,/既感覺不到冷風寒/也接受不了米蘭的芬芳」。即是說,「『僵』太公」不懂得時代的變化,接受不了新思潮的洗禮。這種妨礙改革的保守、僵化思想,在當時來說是強大的。作者雖想反抗,但反抗不了。這「無法反抗」,不能理解為消極觀或怯懦,而應理解為出於策略上的考慮:先要反抗對「牆」的妥協,以及認清「牆」對世界造成不安全感的嚴重後果,然後才談得上去和眾人一道推倒這堵冰冷的牆。這樣理解,該不是望文生義。
當時文藝界對她的創作進行了長期的討論,然而有些人實際上卻在惡性毀謗和人身攻擊,這就難怪她在晚上了一場惡夢,夢見這牆「擠壓」、「勒索」着自己,要自己去「適應各式各樣的形狀」,即去適應某些討論者事先計好的僵化的理論模式。
有些人所以看不慣這首詩,其中一個原因是此詩寫了變態心理。這個變態主要表現在對牆所發生的錯覺。眾所周知,牆本來是堅固的,可在「我」的夢魘中它變得柔軟起來;牆本來是沒有生命的,可它在夜晚中居然可以伸出「偽足」來回走動。這種對牆產生的錯誤知覺,是現實中那些令人憎惡的條條框框刺激作者所致。正是這種刺激,使舒婷在寫此詩時充滿了錯覺和幻覺,好似喪失了自我意識的指導,而陷入迷妄混濁狀態。老子的《道德經》里所講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這正可以用來說明詩人寫此詩時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中,她「發現同樣的噩夢/掛在每一個人的腳後跟」。這種幻覺,是舒婷充分了解世人對「牆」的危害熟視無睹的精神狀態後,進入藝術構思時所產生的變態,所達到的神與物游的境界。正是在這種由變態所形成的境界中,讀者才更清晰、更深切地感受到導致這種變態的情感強度和深度。[1]
舒婷簡介
舒婷(1952- ),原名龔佩瑜,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1982)、《舒婷顧城抒情詩選》(1982)、《會唱歌的鳶尾花》(1986)、《始祖鳥》(1992)、《舒婷的詩》(1994)。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出生於福建廈門石碼鎮,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樹>>]]是朦朧詩潮的代表作之一,與北島、顧城齊名。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著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秋天的情緒》、《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詩想」》、《舒婷文集》(3卷)等。詩歌《《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獲1980年全國中青年優秀詩歌作品獎,《雙桅船》獲全國首屆新詩優秀詩集獎、1993年莊重文文學獎。
舒婷長於自我情感律動的內省、在把捉複雜細緻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情感的複雜、豐富性常常通過假設、讓步等特殊句式表現得曲折盡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們漠視的常規現象中發現尖銳深刻的詩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並把這種發現寫得既富有思辯力量,又楚楚動人。[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