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自身抗體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自身抗體是指針對自身組織,器官、細胞及細胞成分的抗體。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存有完整的自身免疫耐受機制的維持,正常的免疫反應有保護性防禦作用,即對自身組織、成分不發生反應。—旦自身耐受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則機體視自身組織、成分為「異物」,而發生自身免疫反應,產生自身抗體。正常人體血液中可以有低滴度的自身抗體,但不會發生疾病,但如果自身抗體的滴度超過某—水平,就可能對身體產生損傷,誘發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許多自身抗體,其中最重要的是抗核抗體。另外,抗心磷脂抗體、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抗線粒體抗體、抗紅細胞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內皮細胞抗體、抗神經原抗體、類風濕因子、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抗胰島素體抗體等也都是自身抗體。
產生原因
抗體一般是由於外來蛋白質或其他物質(尤其是致病菌)進入機體後由免疫系統產生,用於免疫反應以消滅外來的有害物質。通常情況下,免疫系統能夠識別並忽視機體自身的細胞,並不對其產生抗體;同時,免疫系統也不會對環境中沒有威脅的物質(如食物),產生過度反應。但是,在特定情況下,免疫系統對於機體自身的物質的識別失效,把它們認為是外來的入侵物,從而產生針對這些物質的抗體(即自身抗體),引發自身免疫。這些自身抗體會攻擊機體自身的細胞、組織、器官,引起炎症反應,對機體造成損害。
自身抗體的產生可能是致病抗原(細菌、病毒等)與自身成分之間存在某些相同的分子結構:出現了與自身抗原發生交叉反應的免疫應答;也可能是某些感染因素使自身抗原變性,免疫系統對這些暴露的新抗原產生自身抗體。
自身抗體致病作用尚不清楚,它究竟是自身免疫疾病的「原因」還是「後果」有不同看法,對有高滴度自身抗體,而無臨床症狀者可不必治療,但應定期到醫院隨診複查。
參考文獻
- ↑ 經典古文100篇(34) 淮南子·覽冥訓,搜狐,2019-04-15
- ↑ 「天圓地方」的漢字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搜狐,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