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脐橙溃疡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脐橙溃疡病

脐橙溃疡病
原图链接

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具有高爆发的特点,难防难治,脐橙一旦染病,基本上年年上病。大风暴雨过后常常爆发流行,高湿高温天气易于发病。

发病症状

脐橙溃疡病
原图链接

脐橙溃疡病与一般柑橘溃疡病症状相比并无特殊之处,主要为害脐橙嫩梢、嫩叶和幼果。叶片受害,开始发生针头大、黄色、油渍状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的黄色或褐色病斑,穿透叶的两面,隆起,木栓化,表面粗糙,灰褐色,呈火山口状开裂。病斑边缘有油渍状,周围有黄色晕环,严重时叶片早落。果实上的病斑与叶、梢上的相似,但木栓化隆起更显著,火山口状开裂更明显,无黄色晕环。病部只限于果皮,不蔓延到果肉,病果不变形。

发生规律

柑桔溃汤病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影响树势、产量和果实品质,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5℃,致死温度49-52℃10分钟。病菌耐干燥,在室内置玻片上可存活121天,耐低温,冰冻24小时生活力不受影响,高温高湿对其生活力影响较大,在30℃时于饱和湿度下,经24小时死亡。酸碱度范围为PH6.1-8.8,以PH6.6适宜。病菌潜伏在病组织(病叶、病梢、病果)内越冬,尤其是秋梢上的病斑为其主要越冬场所。翌年春季在适宜的条件下,病部溢出菌浓,借风雨,昆虫和枝叶接触传播至嫩梢、嫩叶和幼果上,幼嫩组织上得保持20分钟的水膜层,细菌才能从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潜育期的长短取决于组织老熟度和温度,一般为3-10天。溃疡病还有潜伏侵染现象,有的秋梢受侵染冬季不呈现病状,但看上去健康的枝条上亦可分离到病菌。在气温25-30℃下,

雨量与病害的发生成正相关,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雨水是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病斑大小与雨量多少有关,春梢期气温低,雨量少,病斑较小;夏秋梢期高温多雨,则病斑较大。干旱季节、柑桔虽处于抽梢期,温度亦适宜,若无雨水,则病害不发生或很少发生。我市各个抽梢期均可发生病害,在温度适宜、雨水充足的年份发生多,反之则少,一年中夏秋梢发病尤为严重。溃疡病菌一般只侵染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抽出来的嫩梢、嫩叶、刚谢花后的幼果,以及老熟了的组织都不侵染或很少侵染。因为很幼嫩的组织器官各种自然孔口尚未形成,病菌无法侵入。据观察,新梢幼叶达三分之二长时(萌芽后25-40天)开始发病,后随新梢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至新梢停止伸长,而叶片尚嫩绿时(萌芽后45-60天)气孔形成多,呈开放型,中隙大,染病率。其后发病率逐渐下降。当梢已老熟、叶片已革质化时(萌芽后90-120天),气孔不再形成,原有气孔多数处于老熟型,中隙极小或闭合,病菌侵入困难,则发病基本停止。幼果在横经9-58毫米时(落花后30-215天)均可发病,而以幼果横径28-32毫米时(落花后60-80天)发病率。果实着色后,即不发病。[1]

防治方法

1、从早防治冬季清园时彻底清除带病枝叶和残果,并集中深埋或烧毁,春芽萌发前后、幼果初始,抓紧喷药保护,降低病菌基数。

2、用准农药春芽萌动前后,喷0.8度石硫合剂一次;春梢长1.5一3cm时,喷1%等量式波尔多液一次;谢花后10天、30天、50天,秋梢长1.5一3cm时,各喷一次农用链霉素2000倍;冬季清园后喷1%波尔多液或3度石硫化合剂一次。

3、勤除病源冬季清园、每次新梢老熟后,重点清除带病枝叶果。天气晴好时,随时摘除带病枝叶,并集中深埋或烧毁。

4、防治虫害重点是防治潜叶蛾。在夏秋梢长1一1.5cm时,于晴天傍晚用药,然后每隔7一10天再喷药1一2次。药剂用:25%杀虫双500倍,或40%水胺硫磷800倍,或20%灭扫利2000倍。对挂果树,全部抹除夏梢,以断绝潜叶蛾食料。

5、控施氮肥不大量施用速效性氮肥(如尿素、碳铵),增施钾肥和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6忌带水作业禁止在雨水、霜露未干天气进行修剪、抹芽、摘叶等工作,防止病菌带水传染。[2]


相关视频

赣南脐橙:脐橙果树“溃疡病”的诊断与防治

脐橙进入秋稍期要注意防治溃疡病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