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草立枯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聚合草立枯病
症狀
全株均可受害。葉柄和根出現黑色凹陷的病斑,而後根和根頸腐爛。葉部病斑首先出現於葉緣,暗綠色,水漬狀,邊緣不清楚,高濕時,葉斑發展迅速,可致全葉黑枯。病斑外緣有醬色溢出液。病部有稀疏的菌絲層,初無色,後變為褐色,並產生形狀不規則的菌核。此病嚴重時使全株死亡。[1]
病原
由擔子菌亞門的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引致。其無性世代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菌絲體初無色,後變為深褐色,直徑可達12-14微米,菌絲分枝近似直角,分枝基部縫縮並有隔膜。菌核初為白色,後呈褐色、黑褐色,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表面粗糙,由桶狀細胞組成。菌核常互相聚集,直徑1-10毫米或更大。有性階段很少發生,僅發生於高溫(20-25℃)高濕狀況下。擔子無色,單胞,圓筒形或倒棒形,頂端生2-4個小梗,其上各生一個擔孢子。擔孢子無色透明,單胞,卵圓形至橢圓形,8-13微米×4-7微米。
發生規律
此菌以菌核或菌絲體在土壤或病殘組織內越冬和長期生存。可在土壤中腐生若干年。菌核極耐乾燥、寒冷、高溫和殺菌劑。當氣溫升至8.5-15.5℃且潮濕時,菌核萌發,菌絲在土壤和基物上輻射狀生長,直接穿透侵入寄主植物,由傷口更易侵入。葉片有吐水現象時,更能剌激菌絲生長和侵入。氣溫在20.1-24℃以上時,病害發展開始加速,而當氣溫升至26.5-30℃時,若同時有飽和大氣濕度,此病可在短時間內摧毀植株。多雨高溫的氣候有利於此病流行。過施氮肥、夜間灌水有利於此病發生。增施磷、餌肥可提高寄主抗病力。[2]
分布與危害
江蘇、浙江等地曾發生此病。危害聚合草。
防治方法
1、土壤處理:用40%拌種雙或40%五氯硝基苯(如國光三滅),每平方米用藥量6-8克撒入播種土拌勻。
2、發病初期若土壤濕度大,粘重,通透差,要及時改良並晾曬,再用藥。
3、用30%惡霉靈水劑(如國光三抗)1000倍液或70%敵磺鈉可溶粉劑(如國光根靈)800-1000倍液 ,用藥時儘量採用澆灌法,讓藥液基礎到受損的根莖部位,根據病情,可連用2-3次,間隔7-10天。對於根系受損嚴重的,配合使用促根調節劑使用,恢復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