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耳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耳疮

图片来自网易网

耳疮,中医病名。耳疮之名出《外科枢要》。《诸病源候论》称耳生疮。耳疮是因实热内炽,毒火上炎耳窍,或挖耳损伤耳道等所致。以耳窍疼痛较剧,耳廓拒按,耳道红肿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本病多见于西医所指弥漫性外耳道炎。[1]

名词解释

耳疮是指外耳道的弥漫性红肿疮疡,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溃疡、渗液等为特征。相当于西医的弥漫性外耳道炎。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的“弥漫性外耳道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辩证施治。

病因

外因多为污水浸渍、挖耳损伤、耳道不洁等,风湿热邪,上犯耳窍;内因多为肝胆湿热郁蒸,上攻耳窍;若病久则血虚化燥,耳窍失养。

病机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风热湿邪乘机侵犯,或因耳道不洁,污水入耳,或因脓耳之脓液浸渍,湿郁化热,风热湿邪犯耳,与气血相搏,致生耳疮。

2、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湿热邪毒壅盛,引动肝胆火热,循经上犯耳窍,蒸灼耳道,壅遏经脉,逆于肌肤而生耳疮。

3、血虚化燥,耳窍失痒

久病不愈,阴血耗伤,血虚化燥,耳窍肌肤失于濡养而致病。

1、多发于气候湿热的季节或地区。

2、发病前多有脓耳、挖耳史,或游泳、沐浴污水入耳病史。

3、耳内疼痛或轻或重,讲话、咀嚼、张口时疼痛加重,或伴耳内作痒。

4、检查见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糜烂,有少许粘脓性分泌物,病变可延及外耳道口,外耳道因肿胀而变狭窄。可伴耳前后皮肤红肿或核肿痛。

5、慢性者,病程较长,检查见外耳道狭窄,外耳道皮肤粗糙、增厚,轻度糜烂、结痂。病变可波及外耳道口;若波及耳膜可伴耳鸣、听力减退、光锥消失,耳膜标志不清。

病证鉴别

耳疖: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其特征。

旋耳疮:是指旋绕耳廓或耳周而发的湿疮,以耳部皮肤潮红、瘙痒、黄水淋漓或脱屑、皲裂为特征。

相关检查

耳部检查: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弥漫性红肿,可有少许分泌物。反复发作者,可见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甚则外耳道狭窄。

风湿热邪,上犯耳窍,故耳道红肿;风热邪盛,则耳痒、灼热、疼痛;湿热邪盛,则耳痛、渗液;头痛、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外袭之证。肝胆湿热上蒸耳道,薰灼肌肤,故耳道弥漫性红肿;湿热盛,则肌肤糜烂,耳道渗液;肝胆热盛则口苦、咽干、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肝胆湿热之证。久病气血虚损,耳窍失痒,邪毒久羁,故耳痒、耳痛反复发作;血虚耳窍失痒,故耳道皮肤增厚、皲裂、结痂;舌质淡、苔白、脉细数为气血虚之证。

治疗原则

泻火、解毒、止痛。

证治分类

内治

(一) 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症状:耳痛、耳痒、耳道灼热感,伴头痛、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或耳道潮湿,有少量渗液。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祛湿。

方药:银花解毒汤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地丁、黄连、夏枯草、丹皮、犀角、茯苓。

(二) 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症状:耳痛,牵引同侧头痛,口苦,咽干,可伴有发热等症。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糜烂,渗出黄色脂水。

治法:清泻肝胆,利湿消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甘草。

(三) 血虚化燥,耳窍失痒

症状:病程较长,耳痒、耳痛反复发作,全身症状不明显,舌质淡,苔白,脉细数。检查见外耳道皮肤潮红、增厚、皲裂,表面或见痂皮。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地黄饮加减。

常用药:生地、熟地、首乌、当归、丹皮、玄参、白蒺藜、僵蚕、红花、甘草。

外治

1、外敷:可用黄连膏、紫金锭等局部涂敷。

2、滴耳: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制成滴耳液滴耳。

针灸治法

耳痛较甚者,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等穴,以疏通经脉、泻热止痛。

其他疗法

可配合局部超短波理疗或微波理疗。

转归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调护

1、避免挖耳及污水入耳。

2、及时治疗脓耳,以免脓液长期浸渍耳道而为病。

3、注意耳部卫生,及时清理耳道分泌物及痂皮。

4、患病期间,忌食辛燥食品,以防火热、湿热内蕴,加重病情。

文献摘要

1、《外科正宗·卷之四》:“浴洗水罐窍中,亦治耳窍作痛生脓。”

2、《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三》:“耳疮属手少阳三焦经或足厥阴肝经血虚风热,或肝经燥火风热,或肾经虚火等因,若发热焮痛属少阳厥阴风热,用柴胡栀子散;若内热痒痛属前二经血虚,用当归川芎散;若寒热作痛属肝经风热,用小柴胡汤加山栀、川芎;若内热口干,属肾经虚火,用加味地黄丸,如不应,用加减八味丸,余当随证治之。”

参考来源

  1. 耳疮,医联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