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翁宇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翁宇慶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40年1月1日
四川西昌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博士生導師

翁宇慶,1940年1月1日出生於四川西昌,俄羅斯工程院院士[1]中國工程院院士[2]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鋼鐵研究總院名譽院長 。曾任鋼鐵研究總院院長、冶金部副部長,全國政協(科技界)委員,連續兩屆擔任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博士學位和俄羅斯工程院院士稱號。

1963年翁宇慶從清華大學金屬材料專業本科畢業;1980年作為訪問學者被派往美國;1985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4年當選為俄羅斯工程院院士;1998年至2003年擔任第一批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翁宇慶長期從事鋼鐵材料的研究開發以及中國冶金工業科學研究的領導與管理工作。

人物經歷

1940年1月1日,翁宇慶出生於四川西昌,原籍江蘇常熟。

1957年,翁宇慶從成都第四中學(現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高中畢業。

1963年,翁宇慶從清華大學金屬材料專業本科畢業。

1980年,翁宇慶作為訪問學者被派往美國,之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就讀材料科學及工程專業研究生。

1985年,翁宇慶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94年,翁宇慶當選為俄羅斯工程院院士。

1998年9月,翁宇慶擔任第一批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新一代鋼鐵材料的重大基礎研究"的首席科學家(至2003年9月)。

2009年,翁宇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翁宇慶曾任鋼鐵研究總院院長、冶金部副部長、國家冶金局副局長等職。歷任冶金研究總院研究室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院長,冶金部科技司司長,副部長、國家冶金局副局長、中國鋼鐵工貿集團總公司董事長等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翁宇慶從事鋼鐵結構材料研究40多年,擔任過十多項國家和部級科研項目負責人,連續三次擔任國家攀登項目和國家973項目有關鋼鐵材料的首席科學家(1996~2009)。在超細晶鋼研發上做出貢獻,應用該技術已生產應用新鋼類2億噸以上。

學術論著

翁宇慶發表了近100篇學術論文。

翁宇慶

承擔項目

翁宇慶承擔過10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負責人。在主持973項目期間,團結項目工作人員,勇於創新,形成了"形變和相變耦合"的超細晶形成理論及控制技術。該工作具有國際領先水平,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先將上述成果用於工業生產的國家。

科研成果獎勵

翁宇慶獲得八項國家發明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國家發明三等獎--"硅錳鉬系中空合金釺鋼及其生產工藝"的主要發明人。曾榮獲國家發明獎、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獎,冶金部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中國冶金科技獎特等獎[3](均為第一獲獎人),國家發明獎三等獎(第一獲獎人),三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香港求是科學基金"傑出科學家獎"和先進材料製造加工國際大會(2009,柏林)"傑出貢獻獎"[5]。專著《超細晶鋼》獲中國圖書獎及中國政府出版獎提名獎。

期刊論文

低合金鋼在中國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2011年 -翁宇慶-《鋼鐵》

中國軋鋼近年來的技術進步

2010年 -翁宇慶-《鋼鐵》

《Ultra-fine Grained Steels》(超細晶鋼,英文)

2009年 -翁宇慶

摘要:《Ultra-fine Grained Steels》(超細晶鋼,英文),2009年(569頁,482圖),國會圖書館控制號:2007940844,Springer & MIP

Overview on the Theory of Deformation Induced Ferrite Transformation(形變誘導鐵素體相變理論綜述)

2005年 -翁宇慶

摘要:「Overview on the Theory of Deformation Induced Ferrite Transformation」(形變誘導鐵素體相變理論綜述),2005年國際低合金高強鋼(HSLA)和超細晶鋼國際會議(ISUGS 2005)聯合會議大會報告,會議文集p9~16,第一作者,合作者:孫新軍、董瀚

卷首語

2004年 -翁宇慶-《鋼鐵》

榮譽表彰

1994年-- 俄羅斯工程院院士

2009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社會任職

連續三屆擔任中、日、韓等國召開的先進鋼鐵材料國際會議主席、副主席。

--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

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人物評價

翁宇慶是中國傑出的金屬材料學專家,為中國冶金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主持973項目期間形成了"形變和相變耦合"的超細晶形成理論及控制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先將上述成果用於工業生產的國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