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罔(拼音:wǎng)是漢語二級通用漢字 。"罔"原是"網"的異體字,指漁獵用的網,篆文時"網"加聲符"亡"分化出"罔"字。後來"罔"被假借為"有無"的"無",網的意義就由"〔⿰糹罔〕(網)"表示。"罔"在古漢語中還指欺騙、哄騙、蒙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罔

拼音 wǎng

注音字母 ㄨㄤˇ

平水韻部 上聲二十二養

部首 冂(傳統歸網部)

總筆畫數 2+6

倉頡 BTYV

筆順編號 25431415


四角號碼 7722₀

鄭碼 IDUS

五筆 MUYN

統一碼 U+7F54

造字法 形聲字

結構 合體字,半包圍結構

字級 二級(3936)

異體字 誷、*㒺、১�、উ�、উ�

文字源流

"罔"的初文是"網","網"的甲骨文(圖1)像在用木棍等做的支架上編成的用以捕捉魚、鳥、獸等的網形。本義是捕魚及捕鳥獸等用的網,是"罔"字的初文,屬象形。戰國文字為便與識讀,就在"網"的基礎上加聲符"亡"而成"罔"。篆文第一例(圖2),承自甲文之形,隸定後寫作簡體的"網"。次形作圖5,承自戰國文字之形,屬形聲,"網"兼表義。隸書(圖6)將"網"中間的兩個"ㄨ"寫作"䒑",楷書(圖7)由隸書演變而來。

"罔"的本義與"網"相同,都是捕魚及捕鳥獸等用的網。後來"罔"字被假借來表示無、沒有等意義,於是又在"罔"的基礎上加"糸"為形寫作圖8,以示網由繩子製成,"罔"與"網"也就成了兩個字。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七】【網部】文紡切(wǎng)

網,庖犧所結繩以漁。從冂,下象網交文。凡網之屬皆從網。

扸(罔),網或從亡。

說文解字注

網,庖犧氏所結繩㠯田㠯漁也。

段注:以田二字依《廣韻》、《太平御覽》補。《周易·繫辭傳》文。

從冖,

段注:冪其上也。下象網交文。

〔⿰ㄨㄨ〕象網目。

段注:文紡切,在十部。《五經文字》曰:《說文》作網,今依《石經》作䍏。凡網之屬皆從網。

扽(罔),網或加亡。

段注:亡聲也。

廣韻

文兩切,上養明 ‖亡聲陽部

網,網罟。《說文》曰:"網,庖羲所結繩,以田以漁也。"《丗本》曰:"庖羲臣芒所作。"《五經文字》作罔。俗作岡。文兩切。十二。

罔,上同。又無也。

康熙字典

【未集中】【網部】 罔·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3

古文:ᦽ、᧏

(wǎng)《說文》:〔⿰糹罔〕,或從亡。《易·繫辭》: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釋文》:取獸曰罔,取魚曰罟。○按今文易作〔⿰糹罔〕。

又羅也。《易·大壯》:君子用罔。注:君子用之,以為羅已者也。《詩·大雅》:天之降罔。傳:天下羅罔,以取有罪。

又《爾雅·釋言》:罔,無也。《易·晉卦》:貞吉罔孚。《書·湯誓》:罔有攸赦。

又《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何晏注:誣罔。朱注:不直也。《前漢·揚雄傳》:不可奸罔。注:誣也。

又《楚辭·九歌》:罔薛荔兮為帷。注:結也。

又《楚辭·九章》:罔芒芒之無紀。注:又欲罔然芒芒,與眾同志,則無以立紀綱,垂號諡也。

又《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注:罔兩,景外之微陰也。

又同魍。《孔叢子》:土木之怪夔罔兩。

(wáng)又《集韻》武方切,音亡。汪罔氏,長狄之君。[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