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定隰州(石書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緣定隰州》是中國當代作家石書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緣定隰州
隰州風水寶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隰州大地流淌着祖輩的血脈。
爺爺是河北邯鄲人,奶奶是河南內黃人,因緣各自隨父母來到隰州,定居隰州,在隰州相識、相愛、緣定隰州,最終留在隰州這塊熱土上。
如今隰縣,古時稱隰州,蘇軾舉薦劉景文在隰州任知府,還送給劉景文一首詩,流傳至今。晉文公重耳路徑隰州,留下一段佳話。
1895年,41歲的老爺爺帶着9歲的爺爺離開河北邯鄲來到山西長治趙家嶺定居十年。1905年,51歲的老爺爺帶着19歲的爺爺從長治趙家嶺來到隰縣古城村定居。
老爺爺和爺爺來到隰縣,在北門外給富人家打工,時間久了,人們看見老爺爺和爺爺幹活紮實,為人正直,樂於助人,處事厚道,所以和他們相處的人越來越多,自己也能租種土地了。除了種地外爺爺還學會豆製品加工技術,如製作豆腐、豆腐乾、豆腐皮等。夏天以種地為主,冬天以加工豆製品為主。
父親回憶爺爺最多的是租種四十畝彎地的事。
四十畝彎土地本是隰縣西坡底大戶姓強人家的地,老爺爺托人租下了四十畝彎。
四十畝彎土地平整,土質肥沃,位置在古城村對面堆金山腳下。
爺爺問老爺爺:「咱們在四十畝彎地里種啥?」
「種藍,長治那裡收藍草!」老爺爺說。
為啥種藍,因為老爺爺帶着爺爺在來隰縣之前,在長治住過。他們挨着染布廠,知道種藍效益好,收入多。
藍是啥?藍是一種藍草,染布用的。老爺爺和爺爺是種地能手,正好遇到好年景,風調雨順,當年在四十畝彎種植的藍草瘋長,藍草長到兩米多高,老爺爺和爺爺雇馬車將藍草全部運到長治,賣了好價錢。中華民國四年五月十二日(公曆1915年),老爺爺買下劉登元北門外茶坊上店院一所,內有石窯三孔,水井一眼,面積有一畝多地。
爺爺租種四十畝彎,生活越來越好,為增加收入,1923年(民國十二年)爺爺又買了呂占鰲的十畝地,這地的位置就是古城村後面的斷道溝,當時的地在前面,後面是荒溝,於是爺爺開始打壩治溝,打壩運土只能靠肩挑兩個筐子來運土,每治好一塊地就栽上杜梨樹苗,準備嫁接梨樹。爺爺在城裡有三孔石窯,古城後有斷道溝的土地,有四十畝彎租地的收入,在當時稱得上是中等收入家庭戶。
奶奶,河南省內黃縣田氏鎮岳莊村人。奶奶小時候因河南內黃縣遭受黃河水災,跟隨父母、弟妹逃難來到山西隰縣,奶奶的父親給人家打工地里幹活,奶奶的母親在家紡線織布,彌補生活的不足。奶奶學習紡織,做家務,看管弟妹,勤勞樸實。在隰縣居住期間,經人介紹嫁給爺爺。後來奶奶有了幾個孩子,奶奶的父母帶着其他姊妹又回河南內黃縣岳莊村了,只有奶奶留在隰縣。
奶奶先後生育八個孩子,為了撫養孩子,奶奶得知父母先後去世的消息,只能面對遠方哭泣,無法回到河南為父母送行。奶奶照看果園,撫養孩子,盡心盡責,家雖貧窮,可孩子們一天天長大。
有一次,年幼的三叔因頑皮扒了一棵小果樹皮。爺爺要打三叔,奶奶不讓。奶奶說:「你要打孩子,我就不給你看果園了。」爺爺最終沒打三叔,三叔事後也知道自己做了錯事。
1946年,解放隰縣的前一天,奶奶讓父親挑一擔乾草去城裡賣。父親從斷道溝挑到城裡三孔石窯院裡,爺爺正忙着蒸饃。爺爺告訴父親:「趕快回斷道溝吧,縣城馬上要打仗了!」
解放軍攻下縣城,那些白面饃都送給解放軍吃了。那天天氣格外冷,爺爺讓解放軍點着乾草烤火取暖了。
爺爺傾心勞動、積勞成疾,1948年8月永遠閉上了雙眼,享年63歲。爺爺去世時,沒成家的還有五個孩子。父親最大16歲,四叔最小才10個月。一家人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好多人勸奶奶:「把孩子給人吧,不然,你怎麼能養活過來。」
奶奶說:「不給,有我吃的,就有孩子們吃的。」
大姑伸出援助之手,大姑向鄰村的大戶人家詢問,看誰家雇用人幹活,經過努力,有一家每天給父親半個工分,三叔只管吃飯不給工分,每天跟隨人家放羊才能掙到飯吃。
大姑知道奶奶生活艱辛,每過一段時間,就讓大姑父背些米麵送給奶奶,讓奶奶度過難關。
解放後,爺爺在縣城買的三孔石窯因擴街拆除了。一家人只能回到斷道溝,住在爺爺看果樹臨時挖的小土窯洞裡。奶奶讓父親和三叔學打土窯洞,打土窯洞是一個技術活,父親請來大姑父幫忙指導,經過十多天的辛勤勞動,兩孔土窯洞終於打成了。
奶奶和爺爺結婚後只回過一次河南老家,那是奶奶父母去世後多年,孩子們都大一些了,奶奶終於能抽出身回一次河南老家了。從河南回來,奶奶告訴父親:「老家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回一次老家,住一次娘家,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1979年4月,奶奶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76歲。[1]
作者簡介
石書民,男,臨汾市隰縣稅務局退休幹部,山西省作協會員,愛好文學,愛好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