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編鎛 |
編鎛是大型單個打擊樂器,與編鐘、編磬配合使用,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此鍾自銘「歌鐘」,因形制同於鎛而體量與鐘相仿,故稱鎛鍾,同時它八枚成組,又稱編鎛。在古代大型奏樂中一般扮演伴奏的角色,起到定音的作用。
簡介
鎛是一種形制接近於鐘的漢族樂器。盛行於東周時代。與編鐘、編磬配合使用,此鍾自銘「歌鐘」,因形制同於鎛而體量與鐘相仿,故稱鎛鍾,同時它八枚成組,又稱編鎛。 在古代大型奏樂中一般扮演伴奏的角色,起到定音的作用。不像鐘口呈弧狀,為平口。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現在發現的鎛有三件銘文上自名鎛,即素命鎛(春秋中期,齊國),叔夷鎛(春秋晚期,齊國),邾公孫班鎛(春秋晚期)。其他的鎛形制像鎛而銘文中稱為鍾。
評價
能原鎛是一成組的編鎛,由數器銘文合為一整篇,本器銘文只是其中一段。這一組編鎛共有多少件,現已難於查考。已知除故宮這件外,台北故宮也有一件。從銘文內容來看,整組編鎛的數目遠不止這兩件。這組器上的文字極難釋讀,過去的學者依稀認出了「能原」二字,故名之為「能原鐘」,或乾脆承認無法釋讀,名之為 「奇字鍾」。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南方(如當時的楚、蔡、徐、曾、吳、越等國)盛行一種極為誇張的美術體字,被稱為「鳥蟲書」,其特點是文字筆畫與鳥形畫混寫在一起。經過數代學者的研究分析,這種書體大多數字的書寫規律已被掌握,但鑄刻在越國樂器和兵器上的部分文字屬變體的鳥蟲書,仍難以釋讀,「能原鎛」就是其中的一組典型器物近幾年來,故宮博物院為解決金文研究中的這一難題,在院刊發起對「能原鎛」的討論,得到學術界的廣泛支持。其中,曹錦炎先生的論文對這組銘文的總體內容提出了解讀看法,現將他對鎛銘內容的分析轉述如下:「由於莒國擴張疆土,侵及了邾國,越國為之調停,主持了這次疆土劃分,並趁機擴土築城,將邾、莒兩國連在自己腳下。銘文記錄的就是越、邾、莒三方的盟辭內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