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绒毛鸭脚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绒毛鸭脚木
t01cc322e6eb345509c.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8046406&sid=8363387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绒毛鸭脚木

汉语拼音:róng máo yā jiǎo mù
别名:大加皮、野巴戟、假通脱木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祛风活络,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常用于骨折,扭挫伤,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恢复期

绒毛鸭脚木,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Agalmadelavayi(Franch.)Hutch.[Scheffleradelavayi(Franch.)Harms]的根或茎。绒毛鸭脚木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具有祛风活络,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常用于骨折,扭挫伤,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恢复期。[1]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绒毛鸭脚木

别名:大加皮、野巴戟、假通脱木

来源

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Agalma delavayi (Franch.) Hutch.,以根或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

苦、涩,平。

功能主治

祛风活络,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骨折,扭挫伤,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恢复期。

用法用量

内服0.5~1两。[2]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相关配伍

  • 1、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用根皮15-30g,水煎服。
  • 2、骨折、扭挫伤,用鲜根皮捣烂外敷。

形态特征

常绿大灌木或乔木,高3-8米。树皮灰色,小枝初密生黄棕色星状绒毛,后渐脱落;髓白色,薄片状。掌状复叶,聚生于茎顶,有长叶柄;小叶4-7片,纸质或近革质,基部2小叶,卵形,边缘浅波状,其余小叶长方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6-20(-35)厘米,宽2-8厘米,边缘疏生不规则牙齿、缺刻或羽状分裂,齿端有刺,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密生灰白色或棕黄色星状绒毛,中央小叶柄最长,向基部渐短。冬初开白色小花,花序顶生,穗状花序排成大形圆锥花序,密生绒毛;萼长1.5-2毫米,疏生星状短柔毛,边缘有4-5齿;花瓣4-5;雄蕊4-5;子房下位。核果球形,熟时紫色或黑色。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疏林或沟谷林缘。[3]

参考资料

  1. 绒毛鸭脚木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绒毛鸭脚木中医世家
  3. 绒毛鸭脚木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