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燭銀絲不老情(王延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燭銀絲不老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紅燭銀絲不老情》中國當代作家王延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紅燭銀絲不老情

最近幾年,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聚會逐漸熱絡起來,什麼同學會,同鄉會,戰友會,發小會,五花八門,熱鬧非凡。漸漸地,我的頭腦中浮現出一個朦朧的想法——把當年在新華中學教書的老同事聚在一起,做一次人生最後的交流。

長途電話里,我把這個想法說給了原來中學的副校長賈昭富和學校的會計高慶。我們三人一拍即合,當即在微信上成立了聚會籌備小組,由高慶任秘書長,具體操辦此事。

第一步,在電話里找人,就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

當年的新華中學,離綏化市里只有10公里,人員流動十分頻繁。當時的教職工隊伍四十多人,只有四人在原學校退休,其餘的多數老師因為各種原因調離了學校,從教從文從政從商的都有。多數人留在了綏化城裡,少數人去了外地。就是調到綏化城裡的老師,也分散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那時候,大家都是人在中年,事業和家庭的兩副擔子壓在肩上。上有老人需要贍養,下有孩子需要撫育,評職晉級升遷,弄得大家都很辛苦。即使同城而居,昔日的同事也很少來往,各自在人生的道路上向前奔跑。偶爾在街頭碰面,也只是寒暄幾句而已。

秘書長高慶連續打出二十幾個電話,收效甚微。多數人只和關係較近的一兩個人有聯繫,對其他人的情況一無所知。有人知道個電話號,但是人家早就廢棄不用,追着追着線索就斷了。調到外地的那幾個老師就更不用說了,二三十年沒有音信,人在何處都是一頭霧水。有人甚至猜疑,人在不在都不知道了。

怎麼辦呢?用微信的群聊方式,籌備組三人商量了兩個小時。

討論的結果,讓我們的信心又變得強大起來。我們都說,已經張羅的聚會,就不能半途而廢。有意義的事情,就一定要辦成辦好。這次聚會,是空前的,也許就是絕後的。年齡最大的關文奎老師已經九十有四,多數的老師都在八十歲左右,我七十有七,在這個隊伍里只能算是半大的老頭了。

還有下一次機會嗎?沒有了,一定沒有了。

人生都有過很多遺憾,但這一次。我們不想再留下遺憾

信心就是智慧,信心就是力量。我們把聯繫到的幾個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師都拉進了「新華人」的微群里,大造輿論聲勢。

微群里天天搖旗吶喊,大有事不成功死不休的氣勢。

秘書長用格律詩的形式,發出了「新華老教師聚會的倡議書」。

十幾位老師提筆應和,頓時「新華人」里詩情勃發,幾乎是每人每天一詩。那詩的詞彩,那詩的激情,和唐詩小有一比。 退休老教師參加聚會的熱情一下被激昂的詩情點燃了,「新華人」里成員大增,一下子變成了三十多人。

聽到聚會的消息,老師們奔走相告,電波相傳,朋友找朋友,親戚找親戚,子女找子女,雪球越滾越大。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新華中學退休老教師的電話號碼都拿到了。有的老師遠在上海,有的老師遠在雲南。

「新華人」都很興奮,紛紛表態,就是爬,也要爬到聚會的會場。九十四歲的關文奎老師說,保姆陪着我,也要去參加這次聚會,再拉拉老同志的手,再好好看看老同志那熟悉的面容。

就在這個時候,聚會來個錦上添花。原新華中心校的部分老師聽到了聚會的消息,主動要求參加這個聚會。籌備組當然樂意接受這個請求,一是增加一份人氣,二是給更多的老同志創造一次見面的機會。何況當年,新華中學就和新華中心校在一起辦公,附屬小學的老師和中學的老師都是熟人呢!

微信群里越炒越熱,報名參加的達到六十多人。

籌備組把聚會的日期定在了6月10日——六六大順,十全十美。

聽到聚會的確切消息,七十八歲的譚桂蘭老師激動得夜不能寐;遠在嫩江的劉本榮老師天天翻看日曆,心裡合計着預定車票的事情。有的女老師,興奮地染髮整裝,希望老同志一見面就認出她當年的靚麗風采。

籌備組增加到九人,秘書長領着籌備組展開了具體的籌備工作。考察賓館、考察車輛,安排照相,安排參觀老校舍具體事宜,預定必要的紀念品,忙得不亦樂乎。

離聚會的日期越來越近,老教師們那顆期盼的心情也越來越強烈。遠在廈門的謝長才充滿激情地在詩中寫道:返鄉機票已訂好,向天發誓不遲歸!

6月7日8日,一些遠程的老師先行趕到了綏化,等待着這次大團聚的到來。

等啊等,盼啊盼,這不是節日的節日終於來到了!

按照預定的日程,6月9日下午2點開始報到,但是很多人不到一點鐘就來了。很多二三十年沒見面的老朋友,見面無語,只是緊緊的擁抱,滿眼都是淚花。有人緊緊地握着對方的手,上下反覆打量。歲月滄桑,他已經認不出當年一個教研組的夥伴了。有的親切地拍打着對方的肩膀,忙不迭聲地說,你還是沒變,你還是那個當年的那個模樣!雨雪風霜,歲月流走了幾千天,他怎麼能沒變?滿頭銀絲作證,這是一片美麗的謊言。

他拉着他的手,她抱着她的肩,聲音如泣如訴,整個報到大廳,被一片久別重逢的喜悅和激動籠罩着。 年逾八旬的老校長王權和楊光,抱病來參加這次聚會,真是讓人感動

當年同志們分開以後,都於忙自己的工作,忙於孩子的升學就業成家,忙着照顧老人,忙得昏天黑地。當這一切似乎都有了階段,第三代的孫兒孫女又來到了人間。那是樹梢,我們是樹根,樹根天然地就應該無私地為樹梢輸送養料。我們辛苦着,甜蜜着,抱怨着,開始了另一番的忙碌。當我們滿臉溝壑雙鬢染雪走路已經舉步蹣跚的時候,忽然又想起了那份遺失的珍貴。今天,當這份珍貴夢幻般地來到身邊,哪一個人不是緊緊地抓在手裡呢?

說它珍貴,是它來得太不容易了。得了嚴重腦血栓的金慶媛老師,是由老伴和侄女陪着來的。車禍嚴重後遺症的李餘霞老師,見到熟人都認不出來了,但還是堅持前來一聚。八十八歲的蒼久顯老師由女兒拉着,一步也不撒手。老師們暮年的相聚,真有那麼一份特殊的悲壯!

這次新華老教師的聚會,可謂三世同堂。關文奎老師是我們的老師,任顯方、班文君、蘇海峰又是我們的學生。 簡短而熱烈的開幕式上,姚鳳閣老師和謝福榮老師聯袂獻上了激情飛揚的詩朗誦。朗誦詩里,對昨天的回憶是熱騰騰的情懷,對今天的聚會是火辣辣的擁抱,對明天的友誼是亮晶晶的嚮往。詩朗誦結束,全場抱以熱烈的掌聲。

分小組座談,是這次聚會的重點。座談的內容很廣泛,可以談自己的家庭,可以談自己這些年的工作。但是打開了話匣子,誰也不談自己的過往,回憶的都是當年的教學生涯。回憶當年剛剛恢復高考,誰和誰同教一個畢業班,怎麼樣怎麼樣領着學生挑燈夜讀,用知識改變這些農村孩子的命運。大家津津樂道地回憶,哪一年考上了幾個重點大學,哪一年多少人走進了中專的校門。說起來一些有趣的故事,大家禁不住哈哈大笑。最讓大家自豪的是,我們當年教的學生如今已成棟樑之材。有的當上了駐俄羅斯大使,有的當上了博士生導師。經商者億萬家資,從政者,走上了廳級的領導崗位。大家越說越興奮,越說越激動,仿佛當年落在身上的粉筆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寶石,放出了多彩的光芒。如果來生選擇職業,我們還願意站在三尺講台,拿起那根指點人生的教鞭。

小學組的座談,老師們同樣都在自己教過的孩子身上。當年他們是那麼的愛孩子,現在就更愛回憶那個充滿靈性的昨天。

話題打不住,晚飯一拖再拖。席間豐盛的酒菜似乎是淡而無味,只有那些遠去的講壇故事香醇可口。

第二天上午,我們乘車回到了新華故地。小學組的老師去了新建的中心校,中學組的老師又回到了中學的老校園。老校園已經物是人非,現在變成了一個民營駕校了。師生們親手共建的紅色(紅磚的顏色)校園,如今變成了一片淡淡的灰色。在老校園的操場上轉了幾圈,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沉甸甸的。那朗朗的讀書聲哪裡去了?學生們那天真的笑聲哪裡去了?大家都在低頭努力尋找,尋找那自己曾經留下的腳印,尋找自己昨天留在這裡的故事。 我們還是在老校舍留下了一張合影,儘管心裡很酸。

回到市賓館,我們拍了一張聚會老師的大合影。聚會者統一着裝,都穿上了宋小明老師從遙遠的廣州為大家帶回來的紅色體恤衫。攝影師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他的眼前閃動着一片耀眼的紅色。這是中國紅!這是夕陽紅!不,這是我們當年的心血,化作了美麗的朝陽紅!

下午,我們舉行了一場活潑熱烈的聯歡會。主持人張景海老師風趣幽默,把大家的藝術潛能都激發了出來。幾乎每個人都出了個精彩的小節目,或歌或舞,或獨唱或合唱,讓那美麗的舞姿和甜美的歌聲永遠留在記憶的相冊里。 幾個二人轉演員前來助興,聯歡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聯合會結束以後,賈昭富老師用說唱的形式,對這深情的一聚做了生動的總結,他祝大家健康長壽,他希望大家的友誼長存!

告別宴會上,大家喝了那麼多酒,但是誰也沒醉。因為那不是酒,那是友情釀成的蜜!

幾天後,我在「新華人」的微群里寫了一首詩。詩中寫道:桑梓故地喜重逢,紅燭銀絲不老情。若得來生再操業,三尺教鞭做長纓。[1]

作者簡介

王延忠,1946年出生,黑龍江省望奎縣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