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粗齿龙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粗齿龙(属名Trachodon)也称为粗齿龙,为鸟臀目鸭嘴龙科的一个疑名,其化石包含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的朱迪思河组,年代为上白垩纪的坎潘阶。 如同其他鸭嘴龙科,糙齿龙是种大型、二足/四足、草食性恐龙。[1]

[]

有众多的种曾被归类于糙齿龙属,大部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下列表为一开始就被归类于糙齿龙属的种。

模式种:

奇异糙齿龙(T. mirabilis):莱迪在1856年命名。 其他种:

宽齿糙齿龙(T. altidens):赖博在1902年命名。化石为一个左上颚骨与牙齿,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恐龙公园组,年代为上白垩纪晚坎潘阶。可能是某种赖氏龙亚科的幼年体。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称它们为Didanodon altidens,可能早于赖博的命名,但不被使用。为帆骨盆龙的一种(Pteropelyx altidens),状态为疑名。 阿穆尔糙齿龙(T. amurense):由A.N. Riabinin在1925年命名。化石为一个部份骨骸,发现于中国黑龙江省的阿穆尔河河堤,年代为上白垩纪。后来被修改为T. amurensis,为满洲龙的模式种。T. atavus:科普在1871年命名。通常被认为属于帝王埃德蒙顿龙的(Edmontosaurus regalis),命名早于埃德蒙顿龙,理应拥有命名优先权。状态为疑名。剑桥糙齿龙 (T. cantabrigiensis):莱德克在1888年命名。化石为一个齿骨与牙齿,发现于英格兰剑桥郡,年代为下白垩纪晚阿尔比阶。被认为是种可疑的早期鸭嘴龙科。状态为疑名。 长头糙齿龙(T. longiceps):由马什在1897年命名。化石为一个大型右齿骨与牙齿,发现于美国怀俄明州兰斯组,年代为上白垩纪晚马斯垂克阶。后来归类于鸭龙。状态为疑名。缘边糙齿龙 (T. marginatus):赖博在1902年命名。化石为颅后身体的不相关部分,是个嵌合体,包含Stephanosaurus marginatus,当时被归类于赖氏赖氏龙(Lambeosaurus lambei),其他化石材料有时被归类于小贵族龙的一种(Kritosaurus marginatus),但不被之后的研究支持。为帆骨盆龙的一种(P. marginatus),状态为疑名。 塞氏糙齿龙(T. selwyni):赖博在1902年命名。:化石为一个齿骨与牙齿,发现于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组,化石过于破碎,而不能归类于鸭嘴龙科以外的物种。为帆骨盆龙的一种(P. selwyni),状态为疑名。

分类历史

它们拥有非常复杂的分类历史,但被现代恐龙古生物学家所废除。

有趣的是,糙齿龙的外形在过去几十年来被大众文化以及玩具厂商使用为鸭嘴龙科的传统形象, 但糙齿龙的化石只有牙齿,而且是来自于鸭嘴龙类与角龙科恐龙(它们的牙齿有明显的两个牙根); 而糙齿龙的叙述者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承认这些牙齿的差异,并建议将糙齿龙属限制在角龙科的牙齿上。 若将范围限制在鸭嘴龙类的牙齿上,糙齿龙可能属于赖氏龙亚科

在1856年,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收到由Ferdinand V. Hayden发现于朱迪思河组的破碎化石。莱迪将这群北美洲化石命名为:恐齿龙、古蜴甲龙、糙齿龙、以及伤齿龙,但唯有伤齿龙是仍继续使用的名称。糙齿龙的化石编号为ANSP 9260,包含数个不相关的化石,其中一个有两个齿根。随者发现了更好的鸭嘴龙化石,莱迪开始重新思考他的分类,并分正式地将两个齿根的牙齿归类于糙齿龙,而其他牙齿则归类于鸭嘴龙。随者化石战争的展开,糙齿龙与它们近亲的分类开始混淆,其中一个研究人员将当时所有鸭嘴龙类归类于糙齿龙,除了敏捷破碎龙以外;但随者洛矶山脉地区、亚伯达省、以及萨克其万省等地发现了许多新化石,后来的研究人员开始限制糙齿龙属的范围。

在1942年,Richard Swann Lull与Nelda Wright所公布的具影响力鸭嘴龙类专题论文中,糙齿龙的原型标本被认为是典型的所有鸭嘴龙类牙齿,除了粗糙的齿缘外,但他们认为并不适合拿来据以使用。除了关于历史的讨论以外,糙齿龙此后不再被使用,并被认为是疑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