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被牛肝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粉被牛肝菌 |
菌蓋直徑6~10(15)cm,半球形,後近平展,表面乾燥,具絨毛或被粉質物,後期光滑,
不粘,土紅褐色,暗淡紅褐、肉桂褐色或暗褐色,有絨毛,不粘。
菌肉黃色,緻密,菌肉軟,海綿質,受傷變藍色。
中文學名粉被牛肝菌
拉丁學名Boletus pulverulentus
別 名細點牛肝菌
界真菌界
綱擔子菌綱
目傘菌目
科牛肝菌科
屬牛肝菌屬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貴州、福建等地。
別名:細點牛肝菌,粉狀牛肝菌,墊狀牛肝菌,粉柄牛肝菌,粉狀絨蓋牛肝菌。
菌蓋直徑6~10(15)cm,半球形,後近平展,表面乾燥,具絨毛或被粉質物,後期光滑,
不粘,土紅褐色,暗淡紅褐、肉桂褐色或暗褐色,有絨毛,不粘。菌肉黃色,緻密,
菌肉軟,海綿質,受傷變藍色。菌管黃色,後變淡綠黃色,貼生,近下延。
菌柄4~8cm×1~3cm,上下等粗且內實;菌柄表面上端呈黃色或橘黃色,
較明亮,向下漸轉成污紅色,具粉質外被,不具明顯網絡,基部深褐色。
孢子11~14μm×4.5~6μm,腹鼓狀,兩側不等。囊狀體紡錘形,32~46μm×8~16μm。
生態習性:夏秋生於潮濕的針闊混交林下地上。
地理分布:四川、雲南、貴州、福建等地。
經濟用途:慎食,食毒不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