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篦舟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篦舟蛾 學名:Besaia goddrica(Schaus) 類屬:鱗翅目舟蛾科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9-25mm,翅展43-58mm。雄成蟲體較小,腹部尖瘦,體灰黃至灰褐色。雌成蟲前翅黃白至灰黃色,緣毛色深,從頂角到外橫線下方,有一灰褐色斜紋;從基角到外緣正中部分,有一縱褶,縱褶上方色深。雄成蟲前翅灰黃色,前緣黃白色,翅中縱褶紋暗灰褐色,下襯淺黃色邊,端線脈間有5-6個黑點。

卵 卵圓形,長徑1.4mm,短徑1.2mm,乳白色,卵殼平滑,無斑紋。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48-62mm,粉綠色。背線、亞背線、氣門上線粉青色,較寬,各有一黃色的狹線邊;氣門上線黃色,大顎、觸角及單眼區下方深棕色,與氣門線相連接。氣門黃白色,前胸氣門附近棕紅色。

蛹 體長20-26mm,紅褐至黑褐色,臀棘8根,以6、2根分兩行排列。[1]

發生規律

在浙江省1年4代,以幼蟲在竹上越冬。中午氣溫高時幼蟲可以取食,3月份食量增大,4月上旬幼蟲老熟。各代成蟲發生期分別為4月上旬至6月上旬、6月上旬至7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各代幼蟲為害期分別為4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上旬至10月下旬、10月上旬至下年5月下旬。

在氣溫20-25℃時羽化,羽化在19時至凌晨1時最多,約占85%。初羽化成蟲爬上竹枝、雜、灌木叢中靜伏不動,遇驚動僅作短距離飛翔或爬行。成蟲夜晚活動,飛翔力強,行動敏捷,飛往未被為害茂密竹林產卵。成蟲有趨光性,撲燈時間以20-21時為多。雌成蟲羽化停息後,雄成蟲即可飛來交尾。雌成蟲交尾後不久即可產卵。卵散產或條產於竹葉背面,每條有卵4-7粒,1片竹葉最多可產卵8-10粒。在毛竹林中以竹中下部葉落卵量最多。

各代卵需經6-10d孵化。初孵幼蟲將竹葉邊緣吃成小缺刻,末齡幼蟲最多1d可食葉120.13cm2,約16-20片竹葉。每代幼蟲一生平均食葉量依次分別為411.85、390.02、335.85、324.95m2。竹篦舟蛾各代幼蟲齡數不一,分別有5-7齡。各代幼蟲期分別為24-32、25-35、26-40、167-188d。幼蟲老熟後,墜落地面或沿竹竿下行落地,入土2-3cm作土繭化蛹。蛹期5-23d。 竹舟蛾天敵種類很多。捕食小幼蟲的有螞蟻、蜘蛛、草蛉的幼蟲;捕食大幼蟲的有大刀螂、廣腹螳螂、黃足獵蝽及多種鳥類。寄生性天敵在卵期有赤眼蜂、舟蛾黑卵蜂、毒蛾黑卵蜂;幼蟲期有內繭蜂、瘦姬蜂、傘裙追寄蠅;幼蟲期寄生在蛹期出蜂的有舟蛾齧小蜂細顎姬蜂。其中舟蛾黑卵蜂與毒蛾黑卵蜂的寄生率常年在15%-30%,該舟蛾大發生時寄生率高達56%以上,對限制竹篦舟蛾的大發生起重大作用。 [2]

分布與危害

我國分布於陝西及和長江以南各省,為害剛竹屬各竹種。

取食竹葉,食成缺刻和孔洞,被害嚴重竹,下年度新竹減少20%-40%,新竹眉圍下降25%-45%,使竹林荒蕪。

防治方法

(1)加強竹林撫育

科學肥水,合理砍伐,保持竹林適當密度,提高植株抗性,減少為害;及時中耕鬆土,翻出蛹繭,夏季樵園,應砍除當年新發的鞭梢竹,避免小幼蟲在上取食,減少竹林中蟲口密度。

(2)燈光誘蛾。

在各代成蟲發生期,利用黑光燈誘殺,效果良好。

(3)保護與利用天敵。

該蟲天敵較多,藥劑防治時應慎重,以保護天敵,起自然控制作用。

(4)藥劑防治。

化學防治:儘量選擇在低齡幼蟲期防治。此時蟲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蟲的抗藥性相對較弱。防治時用45%丙溴辛硫磷(國光依它)1000倍液,或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混合液,40%啶蟲.毒(必治)1500-2000倍液噴殺幼蟲,可連用1-2次,間隔7-10天。可輪換用藥,以延緩抗性的產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