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的故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竹的故事 |
竹的故事是现代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老师写的一篇有关于竹子的说明文。这篇介绍竹的日常应用的说明文,被作者写成一篇通古博今、天上人间、历史地理、知识诗情融汇一体的文艺随笔,引用的人物、诗词、文献多达近20种,却不显得杂乱花眼,是一篇独具才情的妙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竹的故事》[1]
作者 杨宪益
创作年代 现代
作品体裁 说明文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竹的故事
创作年代:现代
作者:杨宪益
作品体裁:说明文
作品原文
我们在祖国广大境内旅行,差不多在任何地方都会看见竹子。中国人对竹子是太熟悉了,用不着什么介绍。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竹子。竹笋可以吃,吃饭筷子也用竹子。竹子可以作建筑材料,又可以作窗帘子和席子等。许多日常用具都是竹子作的,如竹篮,竹筐,竹笼,箩,箕等等。下雨要戴竹笠,连雨伞也大部分是用竹子作的。写字的笔要用竹子,竹又可以作纸,古代写字用的简牍也是竹子作的。古代人旅行的关防要用竹作的符节。玩起来,小孩子的竹马是一根竹竿作的这不用说了,风筝空竹等等也都是竹子作的。许多乐器也都是竹子作的,箫笛箎笙、胡琴三弦等也要用竹子。过年过节放的爆竹原来也有用竹子作的。水上旅行用竹作筏子,钓鱼要用竹竿,老头儿走路要用竹杖……竹子的用途是列举不尽的。古代中国人谈起一切有用物质来,把竹子单独作为一类,与金、木、土等并列。我们只要拿起字典来,看看那些属于"竹"部的字,就可以知道竹子在我们生活中应用之广。
晋代的王徽之最喜爱竹子(1)。"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典故即来自王徽之。《世说新语》中记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到处种竹。他常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这句话后来变得尽人皆知,这倒不是因为后人觉得王徽之有什么道理,而是因为这句话实在很有道理。中国人对于竹子,真是"何可一日无此君"了。
竹是热带植物,但温带也能生长,而且在喜马拉雅山数千公尺的高峰上也长得很好。因此在中国境内,除了北方沙漠地区,到处都有竹子。在古代黄河流域的竹子要比现在多得多,所以在古代典籍里很早就有关于竹的记载。《诗经》里就不止一次提到竹子,如"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可见古代黄河流域的竹林一定是相当茂盛的。又如"诗经"里说"籊籊竹竿,以钓于淇"(2)。此诗句来自诗经《卫风·竹竿》,说明竹竿在很早就作为钓鱼的工具了。说起古代北方的竹林比今日为多这件事来,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曾提到一件很有趣味的事:在宋代时,延安附近的永宁关河岸崩陷了一大块,在地下几十尺的深处发现了竹林的化石。当时,陕西延安一带已经没有竹子了,他的推测是:在远古时代,这地方一定相当低湿温暖,所以竹子能够生长。沈括是宋代一位大科学家,他的许多观察和推断都合于科学原理,所以他这段记载在我国植物史上应该是很可贵的资料。
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里,关于竹的传说也是很多的。"湘妃竹"的故事是最美丽动人的一个。故事说帝尧有两个女儿,都嫁给尧的继承人帝舜,后来帝舜在苍梧地方死了,他的两个妻子,就是称为"湘妃"或"湘夫人"的,昼夜啼泣,她们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后来这里的竹子上面就有着点点的斑痕。这种竹子就叫做"斑竹"或"湘妃竹";湘妃竹做成的用具,如折扇的扇骨等,是很名贵的。
另外还有一个曾经流传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间的"竹王"故事,这故事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据说在汉武帝的时代,今贵州一带有一个夜郎国,那里有一女子在水边洗衣服,忽然有三节大竹流到女子脚边,推也推不去,她听见竹节里有婴儿哭声,就拿回家破开,发现里面果然有一个男孩。后来大家称他为竹王,他曾经用剑打开岩石,放出泉水。当汉武帝命令大将唐蒙开辟西南边疆时(3),杀了竹王,西南人民都非常悲哀,并立了竹王祠纪念他。这竹王当然是神话了的人物,但这件事却也象征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富有斗争精神和热爱自由。
让我们从神话转到历史事实来,再提几个有关竹子的真实历史故事。汉武帝的时代,中国有一位著名的旅行家张骞,他曾旅行到中亚细亚,在那里停留了好些时日,后来他回国报告说:他在中亚的一个国家"大夏",大概是现在阿富汗北部一带地方,曾经见到商人转卖从今印度贩来的四川竹杖。这说明我国除了西北有到中亚细亚的道路外,从西南出国经印度等地也可以去。这故事说明在古代交通史上,竹子也是起了作用的。还有一个历史传说也是与古代旅行和竹子有关系的。据东罗马帝国的记载,中国蚕种传到西方,使西方人也学会丝织,是隋代初年的事,据说当时蚕种偷运到西方是用一节中空的竹子带过去的。所以竹子在古代旅行和文化交流方面实在有过不少贡献。
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这七位是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实际上魏晋人喜爱竹子的还很多,不止他们七位。在唐代又有"竹溪六逸"也很著名,这六位逸士是孔巢父、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竹溪是山东徂徕山下一个地名。除了李白外,还有许多唐代著名诗人都很喜爱竹子,如杜甫、白居易等的诗里提到竹子的地方都很多很多。这里我们只提一下诗人王维的"竹里馆",这是他在陕西蓝田附近的辋川别墅里的一所书斋的名字。他咏"竹里馆"的诗是很著名的,很多人都背得出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有了许多历代文人学士的题咏,竹子就更为人所重视了。
四川始终是产竹的著名地带。据《成都古今记》说,晋代的山涛在四川作县令时,曾刳大竹来酿酒,香闻百步以外。后来四川人曾传下来这种酿酒的方法。直到今天,在祖国的大西南还可以看到用竹管封装的酒,这大概就是晋代山涛的遗法吧。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曾记载成都人用竹作炭。这些也都可说明竹子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提到四川的竹子,附带还可以提到我国的特产动物大熊猫,这是全世界都很著名的。最初发现这种动物是在四川的宝兴县,栖居在山上的竹林里,后来在四川另一些地方的竹林中也捉到过。它住在竹林里,专门吃竹笋和嫩竹,所以一提到竹子就很容易想到熊猫。其实熊猫并不是猫类动物,按照它的特性看来,或者叫它为"竹熊"倒更恰当一些。
唐宋时代的竹子以湖北黄冈一带的最为著名。那里的竹子作笛子最好,所以韩愈的诗里说,"蕲州笛竹天下知","蕲竹"就是黄州的竹子。宋代的著名文人王禹偁在黄冈造了一所竹楼(4),并写了一篇《黄冈竹楼记》,这篇文章也是很为人称道的:"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在黄州也作过官,他对竹子是非常喜爱的,流传下来有许多与竹子有关的故事。举例说,他曾因山居无水,就利用当地的大竹,一节一节连接起来,作成引水的管子,当地人都感觉很便利,这是古代人发明自来水管的一个著名例子。苏东坡咏竹的诗是很多的,这里我们只举一首诗的前几句为例:"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所以从诗人看来,养竹子是比吃肉更为重要的。
历代谈竹子的专书也是很多的:远在晋代就有戴凯之作的《竹谱》,元代李衎又作过更详尽的一部《竹谱》。此外,自苏东坡工画墨竹以来,画竹的名画家也是很多的,清代的郑板桥就是其中之一,这些都不一一列举了。
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常用到竹子,在古代有许多有趣的竹子故事,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工程中,效用也很大。有的基本建设单位用竹子作工地的脚手架,可以节省大量的木材;去节膜后的竹筒可代替铁筒作暂设地下水管,可以使用两年之久;把竹筋绑扎后浇灌混凝土,就成为竹筋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很好,有的使用年限在十五年左右的建筑物已拟采用竹材。我想今后运用竹子的范围一定更为广泛。
从这些历代有关竹的掌故和竹的利用,可以看到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出产的丰富,更使我们热爱祖国。
作品注释
(1)王徽之(338-386):晋人。字子猷。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第五子,性傲诞。有文集八卷,都佚散,仅存文一篇、诗二首。
(2)籊籊:籊,音tì,又读bí,长而尖的样子。
(3)唐蒙:西汉官吏。武帝时,上书建议开通夜郎道,被任为中郎将,奉命出使夜郎,以厚礼说服夜郎侯多同归汉。汉在其地设置犍为郡。
(4)王禹偁(954-100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是北宋改革派的先驱、倡导古文运动的旗手,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从理论和创作上表现了现实主义精神。其政治活动和诗文创作都体现着关心人民疾苦、注重国是的积极进取精神。
作品赏析
竹子在中国太平常了,其外表、习性、精神内涵广为人知,分布和使用非常广泛,要对竹做说明很不易出彩。这篇文章选择了一个貌似简单的角度:对竹的功用作解说,在充满才情的大量引述中,借讲述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将竹的功用和分布介绍得生机盎然,达到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和人文性的高度融合。
由于作者对竹的知识了解得十分丰富,使得文章的思路表面上随意散漫,实际上还是可以划出层次。
开头两小节介绍日常生活中竹的大量应用,引"何可一日无此君"说明竹的使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第三小节单独一层,说明竹在中国古代分布极广,注意到竹在古代的应用(钓鱼竿)。下面四小节讲述了"竹的故事",有神话,有真实历史,作者时刻不忘的还是竹的功用(扇骨、交通工具、被人喜爱等)。再后三小节再次说明竹的著名产地,仍然围绕其用途(酿酒、作碳、大熊猫的食品、竹笛、建屋、水管等)。其后介绍竹书和竹画,只能单独列一节了。最后以竹在现代建筑业中的使用再次强调其广泛的应用性,呼应题旨。
这篇介绍竹的日常应用的说明文,被作者写成一篇通古博今、天上人间、历史地理、知识诗情融汇一体的文艺随笔,引用的人物、诗词、文献多达近20种,却不显得杂乱花眼,是一篇独具才情的妙文。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桥的运动》相比,它们是严谨的科学说明文,而此文是恣意汪洋的文艺小品。
杨宪益(1914─2009),著名翻译家,生于天津富裕之门。10岁左右开始学英文,1934年在天津英国教会学校读书,1936年考入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1940年携英籍妻子戴乃迭回国,在重庆中央大学等校任教。1943年到梁实秋领导的国立编译馆工作,从此开始了将中国经典著作译成英文的毕生事业。1953年,夫妇俩被调到外文出版社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工作。文革中二人先后被捕入狱,四年后出狱。几十年来,他们珠联璧合的合作使其双双获得了"译界泰斗"的美誉,合作将众多中国古典名作译成英文,有《资治通鉴》、《楚辞》、《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聊斋选》、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红楼梦》、《鲁迅全集》等。他们看淡一切身外之物,把收藏的明清字画全部无偿捐献给故宫等处,几十年间出版的百十种著作也大多送了人。杨宪益爱喝酒、善写"打油诗",出版有诗集《银翘集》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