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春天(甘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窗外的春天》是中国当代作家甘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窗外的春天
立春之后,在春雪和暖阳交替之间,一股冷流,一束微光,把春天给叫醒了。于是,它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名字,叫窗外的春天。
在春节一次又一次延长假期后,企业终于复工了,我也积极响应了公司的号召,回到了自己工作岗位上。却发现一切都变了,是那么的模糊,那么的陌生。但我心存一丝丝的温暖和希望。
办公桌前的香龙血树的叶片有了斑斑点点的枯黄,几株茎秆之间的叶片相互交错,像是在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有利生长空间;靠窗边的两盆绿萝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保持它是本性,守望着我们的幸福;只有靠门前的富贵竹又长出了几片新的嫩芽,像是在暗示我,春天已经到了。
最近,天气温差也较大,早上要穿件棉衣才觉得保暖,中午穿件T恤就恰到好处。幻想能在午饭后到行政楼前的绿化草坪上躺着晒晒太阳,在草坪的红砖路面踩一踩砖缝里长出来的野草,到兰亭凳边静静地坐一坐,闻一闻木樨和海桐,摸一摸石楠和苏铁,听听鸟儿的鸣叫,吹吹微风,静等三月里宛如懵懂少女的樱花;或是到科研楼后宽敞道路上跑上几圈,释放下积累已久的压抑、焦虑、甚至感到恐惧的负面情绪,这些地儿,连个人影儿都见不着。
前几天中午,微弱的阳光照射到窗户上,我推开了窗户,摘掉了口罩,不经意地盯上了办公楼下一个角落的一颗玉兰,使我感到很诧异,它什么时候开花了?且就在食堂的旁边,我们居然视而不见,可能伤透它了吧。它的主干直径约7寸,高约3丈,所有的枝干都倾斜着向上生长,或许是植物向光性的促使它们本能的这样生长,枝干上生长着稀疏的小茎,在小茎的顶端开着一朵朵淡紫红色的花,花朵间千姿百态,俯视它像一个血球,距根部5米平视时,它更像一把精致的雨伞,仰视它像一个漂亮的风筝。可你走近时,主干直径2米内,看见的是那被春雪或是微风弄丢在地面上相互重叠的淡紫色花瓣,有些略显枯黄,形成了昆虫的花海。
下班回宿舍的时候,会经过一座桥,它叫崇滩桥,坐在车内,透过玻璃窗短暂地向外瞟几眼,也会被桥下的这条河所吸引,它是㵲阳河,属于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沅江支流,发源于贵州瓮安县,经黄平、镇远等县进玉屏,再入湖南境内;是玉屏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放眼望去,它水面开阔,碧绿如玉,清澈而不见底;在夕阳的照射下,更显得十分沉静,流速稳而不急。两岸山峰高低起伏,树木枝繁叶茂,倒映在水中相拥而抱,浑然一体,桥头的滨江花园更是锦上添花,形成独特的风景。却不见垂钓者,花园里没有一支舞曲,更不要说有一个赏春的人。
到宿舍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小空间里,闭门不出,更不用说有什么同事之间的交流。其实,公寓后面,有一个小小的后花园,里面有篮球场,有羽毛球场地,有田园式的乡间小路。春天到了,这都是我们喜欢的场地,我们不想去赏花游景吗?不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共处吗?只因想到,各条战线上的战士们还在日夜奋战,被感染者还在与病魔作殊死斗争,多少医生、护士、工作人员为抗战疫情而牺牲,多少普通百姓因突如其来的疫情而伤命,难道还能说与己无关吗?今天的不串门、戴口罩、少出门,才有利于控制疫情到战胜疫情,我们才能回到各自正常生活轨道上来,所以,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
我们是幸运的,还有机会通过窗外赏这个特殊的春天,它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们也要记住这段疫情给我们的警示,人类与自然要和谐共生,我们要敬畏自然,尊崇自然规律。 [1]
作者简介
甘云,贵州沿河人,90后,工作之余从事写作。作品散见《青年作家》《西南作家》《中国作家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