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稔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稔山鎮因圩內東面小山崗長滿稔樹而得名,地處惠東沿海樞紐,是惠東沿海重鎮之一。

稔山鎮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惠州市惠東縣的稔平半島的西北部咽喉部位。全境總面積191.55平方千米(2017年),下轄17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69個村民小組。是個工、農、鹽、漁、商等全面發展的海濱城鎮。2002年被確立為省中心鎮。 常住人口64820人(2017年)。稔山,依山傍海,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擁有大亞灣黃金海岸線36公里,素有「南方烏克蘭」和「魚米之鄉」之美稱,「中國象棋國際特級大師」呂欽是該鎮長排村人。坐落於稔山鎮的惠東火車站還已完全竣工,根據遠期計劃,稔山鎮要打造以廈深鐵路惠東站為中心的商住、交通、物流、綜合服務中心區。2025年全鎮人口要達到20萬。

2019年10月,稔山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1]

簡介

由於此山崗稔樹叢生,傳說樹幹高大可作棟樑,故稱稔山。

清康熙12年開始有廣東梅縣籍富商黃廣盛帶領族人於稔山置居,到乾隆年間逐漸建房設店成街,形成集市,貿易興旺,成為鄰近地帶的農副產品及海產品的集散地。

1951年冬被設為惠陽縣第16區,轄2個鄉

1958年成立稔山公社

1965年惠陽縣拆置惠東縣後為惠東縣轄

1983年冬撤社設區

1987年撤區設鎮

歷史沿革

稔山鎮具有悠久的歷史。境內地方,周朝以前就有人在這裡繁衍生息。晉唐以後,由於中原戰亂,大批百姓被迫不斷南遷,境內也成為一些中原人居留之地。宋祥興元年(1278年),抗元英雄文天祥曾從海豐麗江浦移軍駐紮船澳。明洪武元年(1368年),潮陽一帶一些因躲債逃生的民眾也漂泊來到范和,在稔山聚居生活。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始建稔山圩,到乾隆年間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集市。

明朝時,稔山屬歸善縣內外管都。清初,改內外管都為內外管社,稔山屬外管社和平約堡。清同治年間,屬平政司轄(平政司巡檢駐稔山范和岡)。1931年,惠陽縣設稔山鄉。1933年,縣以下設區公所,稔山為惠陽縣第十二區,區公所駐稔山,轄1鎮(稔山鎮)、11個鄉(范和鄉等)。1937年,稔山為惠陽縣第六區,區署駐稔山,轄稔山鎮、芙蓉鄉等15個鄉鎮。1942年,稔山屬惠陽縣第六區(屬乙級,區署駐平海),轄16個鄉鎮,有178保1740甲。

1949年2月,稔山鄉建立人民政府,隸屬惠紫區行政委員會。同年5月,惠東縣人民政府成立,稔山鄉府轉隸惠東縣人民政府轄。1949年12月,惠東併入惠陽縣,稔山轉為惠陽縣轄。1950年6月,惠陽縣設第八區(稔平區),區府駐稔山圩,管轄稔山、平海、吉隆等14個鄉。1951年11月,惠陽縣設第十六區(稔山區),區府設在稔山圩,轄17個鄉鎮。1957年12月,撤區設鄉,並實行小鄉並大鄉,原稔山區析出稔山鄉、鐵涌鄉。稔山鄉(大鄉)轄9個鄉鎮。1958年4月,惠陽縣析出惠東縣,稔山鄉歸屬惠東縣轄。同年10月,惠陽縣、惠東縣又合併為惠陽縣,全縣成立人民公社,稔山鄉、鐵涌鄉合併為稔山上遊人民公社。1961年6月,成立稔山區,管轄8個小公社,另成立稔山漁鹽公社,隸屬漁鹽工委轄。1963年2月,撤銷區級建制,撤小社並大公社,原稔山區又分出稔山公社、稔山漁鹽公社。1965年7月,惠陽縣析出惠東縣,稔山公社與稔山漁鹽公社合併,並分出鐵涌公社。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軍管會、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取代了縣、社及一切行政機構的黨、政工作。至1968年3月,稔山公社成立革命委員會,取代公社黨委、管委會領導。1972年1月,稔山公社劃出部分轄地與平海公社、港口公社劃出的部分轄地組成巽寮公社,稔山轄地自此穩定。

1981年2月,稔山公社革委會改稱為稔山公社管委會。到1983年11月,撤銷人民公社設置,設立稔山區,區以下設鄉、鎮。1987年3月,撤區建鎮(鄉),稔山區改為稔山鎮。時稔山鎮下轄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989年,村民委員會改稱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管理區辦事處又重新改稱村民委員會。2018年,稔山鎮下轄范和、芙蓉、老坑、大墩、蓮蓬、聯豐、竹園、稔石、澗背、壩仔、新村、五配、長排、白雲、鹽灶背、牛牯墩、船澳等17個村委會和稔山、大埔屯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約8.78萬人,其中外來暫住人口約1.4萬人。

地理位置

稔山鎮地處廣東省東南沿海,位於惠東縣稔平半島西北部,東經114°40′59″—114°52′56″,北緯22°45′50″—22°54′37″,東連吉隆鎮,東南接鐵涌、巽寮,南臨大亞灣,西與大亞灣經濟開發區毗鄰,西北與白花鎮相接,北與縣城平山相連。稔山鎮依山傍海,素有「魚米之鄉」稱譽。是廣東省首批中心鎮之一,是惠州市重點開發的稔平半島經濟中心區,是惠東沿海地區工農業產品的主要集散地。

稔山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東與鞋城吉隆相連,北與縣城平山交接,西與惠陽區霞涌街道毗鄰,南臨南海大亞灣。

交通較為便利,是惠東沿海各鎮進入惠東縣城的交通要衝,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穿鎮而過;東距汕頭190公里,西至深圳70公里,北距惠州機場38公里,水路南臨香港、深圳諸港約46海里。惠東站(稔山)距離深圳北站88公里,距離廣州南站190公里。

從稔山去廣州最便宜的搭車方式:從惠東火車站坐H1公交車到惠東汽車站4塊錢,再從惠東汽車站坐D1公交車到惠州火車站9塊錢,再從惠州火車站坐中午11點20分(實際上可能遲一點)開的T159火車到廣州東站21塊半。全程4+9+21.5=34.5元。

從惠東站(稔山)到深圳北站的動車(含1高鐵)每天有7趟,早上9點45分一班,下午4點半一班,其它5班在晚上;從深圳北站回惠東站(稔山)的動車(含1高鐵)每天有10趟,都在白天,最早一班在早上7點11個字,最晚一班在下午5點45分。大家可根據情況乘坐。

自然資源

2018年,全鎮土地總面積188.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6公里。有山地面積16.3萬畝,可利用淺海灘涂面積2萬畝;耕地面積34000畝,其中水田面積 31664畝,旱地面積 2336畝;林地面積為160000畝,森林覆蓋率64%;鹽田面積3420畝。鎮內河流、渠道、水庫、水塘等水域面積超過10000畝,水庫、山塘蓄水總容量2000多萬立方米。建有水庫14座(小Ⅰ型4座,小Ⅱ型10座),集雨面積23.18平方公里,總庫容1600多萬立方米,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3148畝。境內一年四季氣候溫和,雨水充足,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海區內魚類資源豐富,常見經濟魚類有100多種。有海水養殖面積2萬畝,盛產石斑、紅雞、鱸魚、鯧鯵、黃花魚和蚝蚶、蝦蟹等20多種優質海產品,是惠東縣養殖蚝、蚶的主要鄉鎮和重要生產基地。另有淡水養殖面積2300畝,養殖主要有鰻魚、桂花魚、淡水白鯧、羅非魚等10多個品種。分布於鎮域東南面的鹽田,面積28700公畝,是惠東傳統的主要產鹽區。

鎮域地處低緯度,光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13.3小時,日照率47%。根據氣溫、降雨等變化規律以及地形特點,稔山全境劃為南部沿海低丘夏涼冬暖豐雨區。鎮域年平均氣溫21.1℃,極端最低氣溫0.3℃,極端最高氣溫37.5℃,平均相對濕度為79%。鎮域雨水充沛,年平均雨量1920毫米,降雨時空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遞減。豐水年降雨量為3076.8毫米,枯水期降雨量為1552.1毫米。

地形地貌

稔山鎮屬沿海山地丘陵地區。鎮域地形多樣,地勢東高西低,南部濱臨大亞灣,山地與丘陵占土地面積的58%。鎮北面與白花凌坑、平山鐵馬關的山脈相接,東南地勢較平坦,西面多是連片集中的耕地。境內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5座,最高峰位於鎮內東側的斜山(又稱蛇山),海拔647米。鎮內有白雲、竹園、石橋、范和、大埔屯、鹽灶背等6條河流,河道總長度65.4公里,分布的主要支流有12條,集雨面積109.4平方公里,均屬粵東沿海水系。

社會

強力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大力改善招商引資環境。惠深沿海高速公路已全線順利動工,爭取2009年10月竣工;207縣道已完成測設工作,爭取列入2009年縣重點項目建設工程;鐵凌公路2009年1月份全線竣工並投入使用;廣惠高速公路東延線、廈深鐵路在開展征地工作;500千伏變電站已完成了地質勘查工作;稔山污水處理廠已完成審批、立項、報建等手續以及開展征地工作。

民心工程建設力度加大,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已全面完成村道硬底化工程;投入300萬元對全鎮進行規劃修編,根據該鎮地理位置和未來發展趨勢,全鎮規劃為六個功能區;2008年,全面開展創建教育強鎮工程,共籌資2600多萬元投入中小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近300萬元整治圩鎮路道,改造廣汕路兩旁綠化帶,安裝圩鎮街道路燈,實施亮化美化工程;投入20多萬元維修和改造自來水工程,改善居民飲水質量和工企業用水問題;投入12000多萬元建設圩鎮文化中心廣場,改善圩鎮群眾的休閒娛樂條件;組織實施十大民心工程,着力提升中心鎮的品位和競爭力。

經濟

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9.5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7.91億元,人均純收入4963元。財政收入676萬元。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9.5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7.91億元,人均純收入4963元。財政收入718.3萬元。全鎮發展起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986戶,從業人員1.02萬人。社會零售總額12億元,農貿市場成交額6.2億元,銀行儲蓄存款餘額 3.26億元。先後被市、縣授予「市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縣先進基層黨組織」、「惠東縣文明單位」、「縣招商引資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稔山鎮委鎮政府憑藉良好的區位、資源和環境優勢,圍繞惠東縣委縣政府提出構建稔平半島經濟區的戰略部署,以把稔山建設成為科技含量高、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建築裝飾材料生產基地和集散批發市場和現代化高級住宅、旅遊、休閒中心區為目標,抓招商、上項目、促民營,推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全鎮有各類外資、民營等企業6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製衣、製鞋、織造、膠花、造紙、工藝品等產品為主的工業經濟格局;規劃建設8大工業區,園區總面積3萬多畝,吸引了碧桂園、深圳合正房地產公司、傑森石膏板等一批大項目看好稔山、投資稔山,為稔山實現新一輪跨越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2008年,全鎮預計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93億元,1—11月實際吸收外資1850萬美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8億元;2008年用電量7310萬度;鎮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00萬元,2008年全鎮財政收入1837萬元,其中國稅入庫668萬元,地稅入庫1169萬元,全鎮各項存款餘額6.2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達6340元。

以優質水稻水果水產馬鈴薯蔬菜五大基地為主的「三高」農業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合理化發展,農業的「三大效益」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穩步發展。2008年,全鎮全年糧食麵積5.4萬畝,總產2.48萬噸,蔬菜面積2.35萬畝,總產3.13萬噸,總產值4612萬元;水果總產1.4萬噸,總產值3200萬元;水產品總產1.56萬噸,總產值1.84億元;冬種春收馬鈴薯2.2萬畝,總產3.6萬噸,總產值8640萬元。

2008年共引進外引內聯項目15宗,合同投資總額41.72億元人民幣,新發展個體私營企業12家,投資額為900萬元人民幣。增資擴產企業2家,追加投資總額3000萬元人民幣。已簽意向投資合同的項目有4宗,意向投資總額34.4億元人民幣。

2018年全鎮實現稅收收入13.16億元,同比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49億元;基礎設施投資4.2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38億元;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營業額2.06億元。經濟社會各項指標實現了預期目標,入選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769名,比2017年排名上升185位。

2018年全鎮糧食和經濟作物種植總面積8.1萬畝,總產值達1.39億元。全鎮海水養殖面積約19845畝,年總產值達6.4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00元,同比增長7.8%。

文化

2000年,稔山文化站順利通過省驗收,被評為「省二級文化站」。2010年,投入1500多萬元建成稔山鎮象棋文化廣場,廣場占地2萬平方米,集象棋文化中心、文化走廊、體育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室外健身園和燈光球場於一體。至2013年,全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文化室19個,鎮文化站設有圖書室、閱覽室、培訓室、老年人活動室等文化活動設施,各文化室也設有圖書室、報刊閱覽室等。完成全鎮農村「農家書屋」的建設,購置充實一大批圖書,境內各中、小學均設有圖書室閱覽室。全鎮有文化娛樂場所(中心)36個,籃球場62個。鎮內17個行政村及2個社區居委會都建有「健身園」,成為基層農村和社區的固定體育健身場所。稔山鎮是中國象棋國際特級大師呂欽和象棋大師陳幸琳的家鄉,全鎮有象棋愛好者3萬多人,占全鎮總人口的40%。2010年,稔山鎮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2013年6月,稔山鎮被中國象棋協會評定為全國象棋後備人才培訓基地。

教育

1983年,全鎮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1984年,全鎮中小學校實現「一無兩有」(校校無危房、班班有課室、學生人人有桌凳),普及了小學教育。1994年1月,通過省、市檢查驗收,全鎮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2008年,成立稔山鎮教育福利基金會。2009年,成功創建「廣東省教育強鎮」。同年,剛成立的惠州市稔山同鄉聯誼會制定並實行《獎勵和資助重點大學學生和特困學生的暫行辦法》,實施獎教獎學。

衛生

2010年,芙蓉村和范和村新屋小組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為廣東省衛生村。鎮內有稔山鎮人民醫院1間,村和社區衛生站42間。鎮衛生院有衛生技術人員105人,其中執業醫師24人,執業助理醫師 20人,註冊護士31人;有住院病人床位120張。

交通

范和港跨海大橋是惠州市第一座跨海大橋,橋樑全長2741米,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

稔山鎮全鎮有3條公交線路:

白雲村——新村——老坑村——五配村——稔石村——長排村——范和村——大墩村——芙蓉村——大甫屯村;

鹽灶背村——船澳村——聯豐村——五配村——稔石村——長排村——范和村——大墩村——芙蓉村——大甫屯村;

牛鈷墩村——竹園村——壩仔村——澗背村——老坑村——白雲村——新村——蓮蓬村。

另外,從惠東站到大嶺烏塘的H1公交線路,運營時間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9點:

1惠東火車站——2石井村——3稔山交警中隊——4漢塘村——5志高學校——6恆華工業園——7和興泰實業——8蓮蓬村——9新村——10老坑村——11白雲村——12白雲高速路口——13三分水——14鐵馬關——15古祝山——16艾希德藥廠——17惠東技工學校(碧山村)——18上寨路口——19背子頭——20店下村——21庵背村——22陳塘路口——23獅嶺村——24中航維拉莊園——25隆昌製衣廠——26獅子潭——27惠東汽車站——28惠東國際新城——29銀基商貿城——30紅嶺社區——31職中路口——32惠東協和醫院——33南湖公園——34惠湖學校——35廣石大廈——36飛鵝嶺公園——37蓮花地路口——38松嶺路口——39東湖二路——40華苑酒店——41廣發市場——42大嶺橋頭——43大嶺鎮政府——44大嶺三中路口——45大嶺市場——46沙梨園路口——47大嶺交警中隊——48梁化路口——49新安市場——50社背二路——51惠東高級中學——52黃果埔路口——53白沙布路口——54富康電梯廠——55良豐服飾廠——56青河路口——57京蘭汽車產業園——58鳳崗產業轉移園——59十二托——60水唇村——61茗教路口——62候鳥高爾夫球場——63華源軒家具廠——64海龍工業園——65鵲地路口——66平潭客運站(烏塘村)。

旅遊

惠州市海洋生態園

惠州市海洋生態園位於惠東縣稔山鎮范和港灣頂,範圍包括稔山鎮長排、五配、竹園、聯豐四個村,面積約8100畝,其中蟹洲大堤內面積約3800畝,大堤外面積4300畝。生態園內現有紅樹林面積800畝,品種主要有海桑、白骨壤、木欖等,除養殖土塭外,還有可種植紅樹林的灘涂面積約1600畝。

惠東縣計劃在稔山蟹洲紅樹林區域規劃建設惠州市海洋生態園,規劃面積達13000畝。並與北京國資委所屬集團公司合作,計劃投入360億元,把海洋生態園建成國內前列、國際知名的濱海濕地公園,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踏青、賞鳥、觀海、體驗海濱自然風情的旅遊休閒好去處。

范和羅崗古圍屋(廣東古村落)

以圍屋為圓心,無數條巷弄呈放射性分布,曲徑通幽,長短不一,且多冠以姓氏名稱,將圍中的房屋串聯起來,形成「村中有圍,圍中有村」。在惠東縣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文物普查工作者在稔山鎮范和村發現了一批古圍屋群落。其中以羅崗圍古圍屋建築群最具代表性。

亞婆角海濱旅遊度假區

亞婆角原名 「阿婆角」。1988年開發時,當地的客家話「亞」與「阿」同音,遂改名為亞婆角。在亞婆角海濱旅遊區內塑有一尊銅像,這就是當地人心目中的神——— 「阿婆銅像」,每逢節日或初一、十五,當地人都會燒香朝拜。

據考證,北宋年間已有人定居亞婆角,以捕魚及耕種為生,南寧年間,寧帝景光逃亡時曾避難於此,抗元英雄文天祥也曾在此地練兵5個月,明中葉抗倭英雄戚繼光都署抗倭據點也設在此地。1938年,侵華日軍在此登陸,其後占據惠州、河源、廣州。其戰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2]

獲得榮譽

2002年被廣東省確定為首批中心鎮之一;1958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筆簽發授予稔山鎮「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09年被評為「2005—2008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2008年被省教育廳授予「廣東省教育強鎮」;2009年被市委授予「科學發展好班子」先進單位稱號、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2011年被市委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2]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特產

以馬鈴薯、出口蕃薯、坪仕島網箱養殖優質魚、黃布角高水位池養蝦、吊養蚝為龍頭項目,帶動全鎮發展種養業;抓好海洋水產養殖業的科學規劃,在沿海村規劃2—3個點進行重點布局,在精養蝦、吊養蚝、蘇蛤和其它魚類中選准1—2個主導品種進行重點培植,形成規模效應。

繼續大力培育、扶持和催生一批優秀企業,利用「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擴大輻射帶動效應。在2008年工作的基礎上,基地化經營、區域化布局」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原則,狠抓農業產品基地化建設,鞏固和發展農業產業化工作效果。

相關視頻

惠東縣稔山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