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嬴政和漢帝國的創建者劉邦,像是隔代的兩位開國君主,其實僅相差三歲,他們都是從戰國衰世走出來的同一代人。秦始皇駕崩時,劉邦四十七歲,從泗水亭長任上起兵反秦,開啟了他的傳奇大業。本書從指出人們的歷史錯覺入手,以歷史學家最為引人入勝的方式,講述秦帝國崩潰的經過,以及劉邦、項羽等英雄豪傑崛起的歷程。

對於秦,近五十年來有很多重要的考古發現,包括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掘和大批秦簡的出土,刷新了我們對秦帝國和秦始皇的認識。本書是第一部敘述體的史學作品,將史書的記載與文物簡牘、實地考察相結合,全新講述秦帝國的始末。

作者簡介

李開元 四川成都人,1982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留校擔任田餘慶先生助教。1989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日本就實大學人文科學部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秦漢史。除本書姊妹篇《楚亡:從項羽到韓信》外,還著有《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2000)、《秦謎:重新發現秦始皇》(2015)等。

原文摘錄

多年以來,我一直有一種印象上的錯覺,秦始皇嬴政和漢高祖劉邦,仿佛是隔世的兩代人。……他們之間只有三歲的年齡差。 有意思的是,這種藉助龍種和太陽以神化帝王的事情,在先秦時代似乎沒有見到,卻出現在西漢初年,倒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想來,先秦時代是世襲貴族政治的時代,根基源遠流長,代代高貴自負的貴族王侯,也許不需要藉助於龍種和太陽來神化自己,擾亂清晰光榮的先祖世系。如同劉邦這樣草根出身的帝王,倒是沒有可以誇耀的血緣世系,需要製造龍種的神話來彌補身世的不足,藉助太陽的光輝來使人感到炫目。

書評

看完《秦崩》,遲遲無法下筆。思緒萬千,不知從何說起。然而,這篇讀後感,我不得不寫。

本書幾大亮點:一是文體獨特。正史解讀中穿插着旅遊地理片段,把兩千多年前歷史的遙遠虛無,通過作者自己的實地憑弔,增添了腳踏實地的厚重感。二是視角有趣。「劉邦僅比秦始皇小三歲」,這個簡單的對比,正中大眾認知中的盲點,自然就點燃了讀者的興趣。三是研究紮實。看秦史是否「正」,看作者是否「水」,我有個小辦法,只要看作者對「焚書坑儒」的評價即可。李老師把對「坑儒」的評價寫在了註解里,果然是秦漢史專家,研究紮實,一點都不含糊。

以下,我想從《秦崩》展開去,談談自己對秦的看法。這部分,先說秦始皇。

高中時玩《三國群英傳》,沉迷於那種攻克城池,吞併諸侯,最終一統天下的感覺。《三國志》的粉絲們,激情所在,也大都如此,以一國之力,面對天下諸侯,縱橫捭闔,兵鋒所指,天下臣服。回首中國歷史,由大分裂到大一統的,除秦終結戰國外,還有晉終結三國、隋終結五胡十六國,和宋終結五代十國。然而,晉篡魏,隋代北周,宋奪後周,雖都為重歸一統,但都有歷史大勢所趨時的水到渠成,和採摘前國勝利果實之嫌。真正如遊戲中令懷揣英雄夢的激情少年熱血沸騰的,如通關一般把對手逐一掃滅,像梅長蘇一樣翻誰的牌就能幹掉誰的開國帝王,上下五千年中國史,僅秦始皇一人。

開國之帝王,歷來的首要任務,是將前朝餘孽斬草除根,以防死灰復燃,歷朝歷代,莫不如此。唯一的例外,竟是以殘暴著稱的秦。掃滅六國後,六國的宗室和貴族們,代表的不只是前朝餘孽,更是成百上千年所累積的歷史慣性,和舊勢力對新體制的極大阻力。面對如此重大不安因素,只有始皇,對六國宗室貴族和王公大臣,無一血洗,只將其降為庶民,連行刺自己的燕國,都能網開一面。諷刺的是,十幾年後,這些當年被赦的六國貴族們,揭竿而起,環顧四周,發現六國血脈,無一家因為戰爭而斷絕。他們,成了反秦勢力的真正中堅力量。其中的項氏宗族,更是將當年被寬恕而保留的家族性命,轉化成了無邊的仇恨,將秦氏一脈,徹底滅族。

開國帝王中,「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是慣常劇本。劉邦,把身邊的異性老戰友們幾乎殺的一個不剩;朱元璋,開國功臣幾無倖免,以至於幾乎無人能替自己孫子打仗;李世民對天策府雖然不錯,但不得不清洗自己兄弟的親信和後人…趙匡胤算得上仁慈,杯酒釋兵權,只繳權,不要命。當然,此處還有一位更有名的(此處省略100字)。然而,頂着「暴君」名號的秦始皇,卻沒有誅殺一位開國功臣(呂不韋屬個人畏罪自殺)不僅如此,始皇一朝,從無大臣無端被冤殺。都說伴君如伴虎,伴着始皇這樣的「暴君」,竟能在開國之後保住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全員如此,難以置信。

掃平六國的戰爭里,我刻意去尋常了秦所謂「暴兵」的依據,卻驚訝地發現,兩軍對陣斬首者眾,但卻沒有諸如屠城、坑殺降卒之類的「殘暴」記錄。以後人對秦的態度,任何負面事例只會放大,而不會掩蓋,如果沒有史據,那很大可能,是真的沒有。唯一沾邊的,是《史記·始皇本紀》中,「秦王之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阬之」。然而這也只是復仇而已,和屠城不可同日而語。至於長平坑殺四十萬趙兵,是前朝白起的事兒,而王賁水淹大梁,性質類似於原子彈炸日本。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威風赫赫的項羽,僅正史的《史記·項羽本紀》中,就有六次大屠殺的記錄,且都是戰勝之後,僅為泄憤而屠城,目標都是平平民,甚至不僅是秦的平民,還有其他六國,立場「中立」的平民。此外,坑殺秦降卒二十萬,背信棄義;殺楚懷王、殺宋義,囚劉邦父妻,手段下作。更不用說他的復辟將大一統的帝國倒退回千年前的西周時代,他的活人烹殺,他的咸陽焚城,他的盜墓,他的搶掠……

在我的世界觀里,戰爭無法避免,死傷皆必然。然而,底線是:平民不可屠,降卒不可坑。日本可以來侵略,但南京大屠殺就得被永遠唾罵;大清可以征服大明,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就是野蠻;蒙古可以征戰四方,但一路屠城就是邪惡。可笑的是,沾滿平民和降卒無數鮮血的殺人狂魔項羽,竟然在後世無人譴責,無人唾罵,反而冠上「西楚霸王」的千古美名,霸王別姬,流芳百世;而從未屠城、殺降的秦始皇,卻頂着暴君的名義,被攻擊千年。歷代史家,你們確實有不得已的政治苦衷,然而,良心安否?

再來聊聊暴秦之「苛政」。秦的徭役稅賦重,說法大多起源於提出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我看了原文,只有不精確的倍數,而無實數。後人也習慣只以「苛政」概括,而甚少對秦的稅率和徭役頻率予以量化分析。泛泛而談,北御匈奴,南戍五嶺,屬於兵役;築長城、修阿房宮、建始皇陵為徭役(修直道是蒙恬大軍為主力,算作兵役)。對民力的徵用,確實頻繁,但這種壓力,是否大於歷代新朝百廢待興之時大開發的力度?是否大於建國後大躍進、上山下鄉的力度?換言之,是否徭役之重,已到使百姓不得不奮起反抗的程度?至於稅率,究竟稅率幾何,稅種如何繁重,比之天朝的萬稅萬稅萬萬稅,何如?我對這些,都不能確定,希望有更有誠意的史料,以作思考。但我知道的是,正史中,始皇治下的百姓,並無食不果腹、流離失所、「三年自然災害」之類的記載。

話說開來,北御匈奴的事兒,漢族對匈奴大多數時候都是慫的,所以漢武帝時幾次大勝仗被歷代傳頌,偏偏蒙恬從匈奴嘴裡虎口拔牙奪了河套設了九原郡這麼重要的事兒,歷史地位不高。與之對應的,石敬瑭丟掉的燕雲十六州,整個宋朝都無力奪回來,直到四百多年後才被大明收回。在平原上戰勝匈奴之難,可見一斑。南戍五嶺的事兒,擱在當代就是支援西部大開發;修長城的事兒,放到歷代也都是值得歌功頌德之事,只有在秦朝,還要被孟姜女哭一哭。至於始皇陵,我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漢武帝著名的茂陵,史書記載,盜墓的赤眉軍十幾二十萬,排隊搬了幾十天,結果連墓里一半的寶藏都沒搬完。想想真是令人瞠目結舌,不由得對始皇陵充滿遐想……

終於說到重點了,「焚書坑儒」。幾乎可以說,這四個字,是將秦始皇的「殘暴」徹底蓋棺定論的關鍵詞。一焚一坑,令人心悸;用詞之狠,效用之巨,可以說是史上最佳文案。

拆開了說。「坑儒」,我同意《秦崩》的觀點,這事兒基本坐實了是誣陷。畢竟坑儒這麼大的事兒,《史記》怎麼可能不記載?《史記·秦始皇本紀》寫的很明白,犯事兒的是一幫方士,誹謗皇帝,按律被坑殺。只是因為「諸生皆誦法孔子」,於是在後世儒家口裡,方士變身成了儒生。儒生們借着方士之名, 把自己抬上「殉道者」的高度,順帶狠狠黑了始皇,一舉兩得。

其實,退一萬步說,即使始皇坑殺的那四百多人,是貨真價實的儒生,又待如何?不想簡單評價,只想參照歷代帝王之所作所為。清朝文字獄,明朝三大案,方孝孺「誅十族」,成吉思汗大屠殺,武則天濫用酷刑,漢朝巫蠱之禍…僅按我並不通透的史學知識,隨手列舉,殺人過萬之例,比比皆是,可是「殘暴」之名,卻偏偏只扣在了秦始皇的頭上,名號響亮,正宗原創…

再說「焚書」,這事兒和當初的「逐客令」一樣,是始皇政治生涯的錯誤之一。當年李斯勸阻了逐客令,這次卻主導了焚書。一方面,焚書確實導致了一些珍貴的古籍的失傳,開創了專制時代統治階級思想控制的壞先例。另一方面,焚書的規模多大,有多少書籍受波及,一直沒有明確的說法。從個人感覺而言,秦時焚書所造成的損失,並比不上這幾次:一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政府和儒家對於諸子百家書籍的限制和破壞;二是乾隆修《四庫全書》時,對於其它海量書籍的大規模滅絕;三是幾十年前的「破四舊」(此處省略100字)。

其實說這些,並非想用其它帝王的錯誤來掩蓋秦始皇的錯誤,也並非想為秦洗白。只是不滿兩千多年來歷代在評價秦史時,對於「暴秦」、「苛政」、「焚書坑儒」這些詞的臉譜化、符號化、定式化;也更為不滿對於秦始皇和其它歷代皇帝的評價時,毫不掩飾的雙重或多重標準。

秦始皇在當代人心中的印象,大多是《英雄》里端坐高位,掌管着龐大的殺人機器的冷酷帝王,或是《尋秦記》里過河拆橋,唯利是圖的勢利主公,或是孟姜女哭長城裡不顧百姓死活的冷血皇帝…我年少時,自然也不例外。即使是看完《大秦帝國》後,我也依然將信將疑,作者的小說筆法,加入了太多玄幻和虛構,也帶入了太多個人過分推崇的主觀感情色彩。以至於書中許多原本可稱為顛覆性乾貨的材料,黯淡無光,實為可惜。對秦的解讀,其實完全可以從正史中推理,無需臆測。李老師的《秦崩》,沒什麼硬傷和三觀問題,只是略顯淺嘗輒止,後半部分基本是《史記》的大白話版,無甚新意。還是希望,有朝一日,有客觀的歷史推理研究能還原秦之原貌,如果沒有,等我有閒之日,我自己來吧。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