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冰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祁連山冰川,即分布於祁連山的現代冰川。根據第一次中國冰川編目,祁連山共有冰川1931平方千米,冰儲量93平方千米,平均單條冰川面積0.69平方千米,山區冰川覆蓋率1.46%。[1]
退縮情況
祁連山區降水、冰川積雪融水、季節凍土融水產生的地表徑流是下游處於荒漠半荒漠地帶的河西地區主要用水來源,同時也是下游各水力發電站的用水來源。隨着人口增加和工農業活動加劇,河西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甘肅河西走廊是缺水地區,水源只有祁連山冰川融水,因此,一定要根據水資源狀況,搞好科學規劃。尤其是生態建設更加重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以氣溫升高為主要標誌的全球氣候變化已導致我國絕大多數冰川處於退縮狀態,冰川消融加劇,雪線上升,冰川融水導致的冰湖潰決等冰川自然災害有加劇趨勢。加強祁連山冰川對全球變暖的變化與適應的監測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自1956年至1990年,祁連山中段、西段3個主要流域691條冰川的面積共減少了116.2平方公里,冰儲量減少了5立方公里,分別占1956年冰川面積和冰儲量的10.2%和8.9%。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發現,1972年至2007年的35年間,祁連山的一個冰川聚集區冷龍嶺冰川已有27條冰川消失,且退縮有加速趨勢。 祁連山冰川大幅消融,有預測顯示2050年前基本消失,每年融化的冰雪約等於一個北京密雲水庫水量。[2]
冰川分布
祁連山區(包括阿爾金山東端),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沿,跨越青海、甘肅兩省之間,為河西和柴達木兩內陸水系的發源地,是我國冰川研究最早的地區。 祁連山區的山文水系,可概括為北西西走向的多列平行山脈、夾雜着菱形山間盆地,並襯托着格子——輻射狀的河網。這種布局格式,加上它處於青藏高原東北沿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降水、氣溫和山勢地形的分布特徵,從而影響到冰川的分布。 祁連山共有冰川面積1931平方千米,而69%的集中在河西內流水系。
代表冰川
老虎溝12號冰川 老虎溝12號冰川,蒙古語名透明夢柯冰川,是祁連山最大的山谷冰川,位於甘肅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祁連山西段。 設在這裡的中國科學院祁連山冰川與生態環境觀測研究站提供的數據顯示,老虎溝所在的大雪山共有冰川面積159平方千米,是祁連山兩大冰川聚集區之一。其中12號冰川長10.1千米,面積21.9平方千米,作用高差約1200米,儲冰量2.63立方千米,是祁連山最大的山谷冰川。 記者了解到,從1958年老虎溝12號冰川被發現開始,中國科學院就在這裡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高山冰川觀測研究站,對12號冰川的物質平衡、冰雪現代過程、冰川運動、氣象等進行全面的觀測。 中國科學院祁連山冰川與生態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站長秦翔介紹,收集的老虎溝12號冰川近50年來的各種監測數據表明,這一冰川冰舌末端位置在1957-1976年間退縮約100米,平均退縮速率為5米/年,此後冰川歸於平穩狀態;1985-2005年間,冰川退縮加劇,共退縮140.12米,退縮速率較1957-1976年間提高了40.2%。 孫維君介紹說,2011年由於大雪山一帶降水多於往年,12號冰川可能會出現多年少見的冰川積累,物質平衡為正,但是並不會立即反映在冰川的末端。據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王宗太介紹,中國冰川以大陸性為主,約占中國冰川總面積的78%。其次是海洋性冰川,占22%,而老虎溝12號冰川具備大陸性冰川的典型特徵,足以充任中國冰川的代表。
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116公里處的祁連山腹地,由中國科學院的科技工作者和原蘇聯冰川學專家於1958年7月1日發現,並以發現日期命名的一座高原冰川。 通過對七一冰川進行雷達測厚發現,與1984年對該冰川的厚度測量結果比較,近23年該冰川總體平均減薄了19.6米,在末端區域減薄程度最大,超過了50米。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八一冰川(39°01.00′N,98°53.53′E,冰川編號為5Y425L2),又稱小沙龍冰川,位於祁連山中段走廊南山的南坡,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流域的源頭。該冰川是一個發育於平緩山頂的冰帽型冰川,根據冰川編目資料,八一冰川是黑河幹流河源區最大的冰川,長度2.2 km,面積2.81 km2,冰川末端海拔4520 m,最高點海拔為4 828 m。
十一冰川 十一冰川,位於青海省祁連縣札馬什克鄉境內,祁連山黑河上游葫蘆溝流域(原稱馬糞溝流域)。初步結果表明,「十一」冰川最大厚度為70米,面積由1956年的0.64平方公里縮減為2010年的0.54平方公里,共減少了0.10平方公里,變化率為-15.76%,同時冰川末端升高了50米,由4270米上升至4320米。由於消融嚴重,該冰川已分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冰川。
擺浪河21號冰川 擺浪河21號冰川,在2013年先後被稱作五一冰川、祁連山一號冰川等,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大河鄉西岔河村附近。在少數民族語言中,被稱之為「巴郎崗葛腦達」(裕固族、藏族複合語音譯,見《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標準地名錄》),當地又稱老虎石冰川,在中國冰川編目中為黑河流域的擺浪河21號冰川。長期以來無登頂歷史記錄,2013年甘肅民間戶外組織攀登並命名為五一冰川,後經當地政府定名為祁連山一號冰川,後經過聯合科考仍恢復使用冰川編目名稱「擺浪河21號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