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磷化氢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2]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名词解释
磷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易燃的储存于钢瓶内的液化压缩气体。纯净的磷化氢气体是无色无味的,但在金属磷化物产生磷化氢气体时常带有乙炔味或者大蒜味或者腐鱼味。如果遇到痕量其他磷的氢化物如乙磷化氢,会引起自燃。吸入磷化氢会对心脏、呼吸系统、肾、肠胃、神经系统和肝脏造成影响。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密度:1.379kg/m3(气态)
熔点:-133.8℃
沸点:-87.5℃
临界温度:52℃
临界压力:6.58MPa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性状:纯净的磷化氢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金属磷化物产生磷化氢气体时常带有乙炔味或者大蒜味或者腐鱼味
化学性质
1、能与氧气剧烈反应,生成磷酸;与大部分卤素反应,生成五卤化磷,三卤化磷的混合产物及氢卤酸。
2、通过灼热金属块生成磷化物,放出氢气: 。
3、与铜、银、金及他们的盐类反应。
磷化氢不足:
磷化氢过量:
4、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1.79%(26 g/m3)。空气中含痕量P2H4可自燃,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生爆炸。
5、高于500℃分解为磷和氢: 。
6、PH3具有强还原性,能还原多种金属化合物,如与CuSO4溶液作用生成Cu3P,与AgNO3溶液作用生成Ag等:
许多非金属化合物也能被PH3还原,如浓H2SO4被还原为S和SO2。
7、在盐酸中,PH3能和甲醛反应: ,产物被用作棉织物的防火剂。
8、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碱性且碱性弱于氨
注意:由于在元素氢化物中,周期表第四、五主族氢写在后(如CH4,NH3),六七主族写在前(如H2O,HF),是习惯的写法 ,所以磷化氢写成PH3而不是H3P!
治理技术
20世纪90年代,出于回收磷资源的目的,国外对液相催化氧化净化技术进行过初步研究,在黄磷厂中采用氧化锰和硫酸铜的悬浮液在气-液-固三相反应体系中吸收净化硫、磷等杂质,用过的悬浮液可作为肥料使用。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磷化工企业的严重污染,发达国家磷化工企业迅速向不发达国家转移,致使尾气的磷、硫净化技术在国外未能继续深入研究。
国内PH3净化技术方法很多,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类。其中湿法主要是利用PH3的还原性在吸收塔内用氧化剂处理PH3的液相氧化还原法,它主要包括浓硫酸法、高锰酸钾法、次氯酸钠法、过氧化氢法、磷酸法和漂白精法。而干法是利用PH3的还原性和可燃性,用固体氧化剂或吸附剂来脱除PH3或将其直接燃烧。
参考文献
- ↑ 中华汉字:人类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文明瑰宝!,搜狐,2019-07-20
- ↑ 传统荟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