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湫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湫鎮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系成建制與原明覺鎮合併的溧水區西部大鎮。面積128.3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5萬。石湫鎮是屬於典型的後發發展的鄉鎮,2007年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7億元。石湫鎮位於南京南部,距離南京祿口國際機場8公里。東鄰溧水城區,南臨石臼湖,西依西橫山脈,北靠江寧區,交通十分便利。全鎮境內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景色宜人。該鎮着重發展休閒觀光、旅遊度假、商貿、建築產業。[1]
基本簡介
石湫鎮2007年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7億元,同比增長29.3%,完成財政收入2887萬元,同比增長63.2%。工業集中區有2個,一個是"溧水石湫機場科技工業園開發有限公司",位於省道"塘銅線"東側;一個是"溧水縣明覺刀具工業園",位於省道"老明線"西南側。石湫鎮是溧水區民營經濟的發源地和活躍區,市場上有上萬名石湫"農民經紀人"(類似於溫州模式)。
地理交通
石湫鎮位於南京南部,緊靠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距離8公里。地處南京半小時都市經濟圈內,距南京40公里。位於"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區域"--溧水區西部,是溧水區的工業重鎮。東鄰溧水城區,南臨石臼湖,西依西橫山脈,北靠南京主城。
交通十分便捷:寧高(南京-高淳)、寧杭(南京-杭州)、寧馬(南京-馬鞍山、黃山)等3條高速公路,塘銅路、老明路、鎮江-祿口國際機場-石湫等高等級公路穿鎮而過,40分鐘可達南京新生圩港,距杭州2小時車程,距上海3小時車程。[2]
歷史沿革
石湫鎮位於溧水區西南部,南臨石臼湖,北連江寧區,西鄰安徽省當塗縣博望鎮。1952年石湫區政府駐石湫集鎮,1956年8月撤區並鄉後為石湫鄉,1958年9月改公社(1962年8月-1966年2月分設橫山公社),1979年改建石湫管理委員會,1984年3月改鄉。
1996年,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湯莊、社東、官塘、桑園蒲、山南、橫山、端秦、陸家、獨山、石湫、蟹塘、太平、前村、亭山、九塘、西大、上方17個行政村。
1999年6月8日,撤銷石湫鄉,設立石湫鎮;面積68.25平方千米,總人口3038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27人,轄2個居委會、15個行政村,225個村民小組。
1999年11月,撤銷明覺鎮,併入石湫鎮。2000年末,面積115.06平方千米,總人口4851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710人,轄2個居委會、22個行政村(其中4個行政村增掛居委會名稱),391個村民小組。2003年,轄石湫壩、明覺寺2個社區和塘竇、社東、桑園蒲、橫山、石湫、蟹塘、九塘、上方、同心、三星、向陽、東泉、明覺、光明14個行政村。
位於縣境西南部,西與安徽省博望鎮交界,南臨石臼湖,距縣城22千米。1956年8月為明覺鄉,1958年9月改公社,1984年3月改鄉,1990年3月改鎮。1996年,面積47.5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西莊、同心、三星、向陽、東旺、東泉、明覺、光明、武、錦華10個行政村和明覺1個居委會。1999年,面積46.82平方千米,總人口1836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43人,轄1個居委會、8個行政村,67個自然村,8個居民小組、150個村民小組。[3]
經濟發展
後發優勢
石湫鎮是屬於典型的後發發展的鄉鎮,2004年實現GDP7.5億元,初次躋身南京市50強,2007年上半年完成GDP5.27億元、財政收入2887萬元。石湫鎮入住企業持續增多,全鎮已經擁有300多家企業。石湫鎮已經初步形成6大類特色企業集群:冶金設備及其配件製造業;成套屠宰設備製造;五金(防爆)工具製造;刀具製造;鍛件製造。特色農業:着重開發運作生態觀光農業,形成"四個萬畝":萬畝特種水產;萬畝意楊;萬畝苧麻;萬畝蠶桑。石湫是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聯合國糧農組織在本鎮投資開發精養漁池2200畝,是南京市菜藍子工程基地之一。
第三產業
着重發展休閒觀光、旅遊度假、商貿、建築產業:成立江蘇廣電石湫影視基地公司,啟動影視基地一期工程建設。五大風景觀光區(石臼湖、西橫山、小茅山、老虎山和環山河)初具雛形;西橫山農家樂、環山河農家樂等休閒觀光旅遊項目正在建設;生態旅遊開發區--小茅山景區的"琛嶺神燈"(中山八景)已成型。南京南郊別墅區--西橫山別墅區等待開發。作為與安徽的臨界點,商貿大市場呼之欲出,占地12000平方米的刀具市場、占地8000平方米的水產品交易市場、占地5000平方米的明覺工貿區即將建成。[4]
集中區建設
明覺集中區
石湫鎮在距鎮政府南8公里處的明覺集鎮設立了"明覺管委會",該集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區位獨特,東鄰省級天生橋旅遊度假區,西與安徽省博望鎮交界,是"一腳踏兩縣,雞鳴兩省聞"的省際邊界集鎮。蘇341省道老明路貫穿集鎮而過,交通十分便捷,素有"刀具之鄉"、"鍛造之鄉"的美譽。集鎮內現有規劃建成商貿服務開發區,建有水產品交易市場、刀具市場、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等多個專業市場,初步成為蘇皖兩省交界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生態觀光及娛樂休閒度假區。重點開發利用明覺林場、環山河的山水資源;工業項目集中區,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機械刀磨具、屠宰設備加工、機床製造等,入園企業已達60餘家,有南京市金球機床製造有限公司、南京市宏偉屠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南京市溧水同發機械刀模具製造有限公司、南京市溧水縣林鋒刀具有限公司、南京精鋒制刀有限公司等企業。
機場集中區
"溧水石湫機場科技園"位於省道"塘銅線"東側。已經完成主次幹道、給排水、綠化、亮化、電力通訊等基礎實施建設。占地6平方公里。是市重點園區。入區企業80多家。有南京華能冶金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南京新磊電工材料廠、南京聯強(集團)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南京自強鐵路車輛配件有限公司、南京市溧水旭升鑄造有限公司、南京巨力達機械有限公司、南京科泰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南京京寧工具製造有限公司、南京市溧水縣林鋒刀具有限公司等企業。
特色產業
萬畝水產基地:溧水區石湫鎮萬畝特種水產養殖基地位於溧水縣西南與安徽當塗縣博望鎮交界處,緊臨石臼湖。基地總面積11400畝,主要集中在沿湖的團結圩、陳家圩、花溪圩四個漁場,涉及明覺、三星、同心、東泉四個行政村,養殖主要以特種水產品為主:青蝦3500畝、加州鱸魚1500畝、黑魚2000畝、淡水白鯧1000畝、黃鱔、螃蟹等2000畝,特種水產種苗400畝。基地周圍環境好,無污染源,空氣清新,水質清潔,水流循環暢通,利用石臼湖天然水系養殖無公害特種水產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鎮政府按標準化管理,強抓基地建設、水產品質量和品牌效益,制定了無公害青蝦、加州鱸魚、烏魚養殖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註冊了商標"銀水灣",現已被省無公害辦公室批准,青蝦、加州鱸魚、烏魚為無公害養殖基地和無公害水產品。10000平方米的特種水產養殖批發市場已建設成功,走市場加基地帶農戶的發展之路。石湫鎮特種水產品年產量5000噸,銷售收入5000萬元,已成為石湫鎮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支柱產業,已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
萬畝蠶桑基地
蠶桑生產是石湫鎮的一項傳統優勢產業,石湫鎮蠶桑總面積達1萬畝,石湫鎮蠶桑總收入達1100萬元,在各級政府的關心下,真正建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蠶桑生產科技示範基地,基地建設以優良桑品種71-1為主,並建有四條機耕砂石道路,全長5200米,硬質化灌溉渠四條共3400米,真正提高了畝均綜合效益,提高了產品質量、產品檔次,增加了產品市場競爭力,為優質產品生產提供原料,實現增產增收。
萬畝苧麻基地
苧麻是一種多年生的經濟作物,一年可收穫三次,一次種植,長期受益。它具有不需占用良田、省工、省肥、節約農本的特點,投資少、見效快,當年投資,當年見效,是農民發展多種經營、增加經濟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早在八十年代初,石湫鎮就投入巨資建立了專門加工苧麻生產的龍頭企業,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資源,投入資金扶持,引導農民積極發展苧麻生產。石湫鎮苧麻生產面積已達到10500畝,石湫鎮西部的桑園蒲、橫山、塘頭村等村已成為名符其實的苧麻專業村,品種主要為湘苧三號、黃殼早等,基地內溝渠配套設施齊全,集產、加、銷為一體。
萬畝意楊基地
萬畝意楊基地地處塘頭村、光明、明覺、三星、向陽等行政村,占地面積1萬畝,總投資3500萬元,擁有一個良種繁育場、一個商品林林場,繁育場裡有種子園以及各種苗木,繁育園培育不同規格、不同品系優良壯苗100萬株/年(綠化用苗:香樟、松柏、檜蜀等樹種;商品用材主要是不同品種的意楊)。基地擁有大小水庫存80餘座,水面800餘苗,設計的排水溝渠連接成網狀,排水暢通,主、副、作業道條條相通,農業機械一應俱全。
石湫影視基地
2006年9月,江蘇省召開全省文化工作會議,把江蘇廣電石湫影視基地列為"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十大文化設施和十大文化產業項目。規劃中的江蘇廣電石湫影視基地,北起溧塘水庫,西倚西橫山脈,南至桑園蒲-塘竇公路,東臨塘竇-銅山公路,總面積近3萬畝。以橫山水庫、桃花水庫、獨山水庫和溧塘水庫為四個中心點,向周圍擴散延伸。項目由江蘇廣電集團、南京日報報業集團、石湫機場科技工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規劃在三到五年以內投入五到十億元,完成占地約2000畝左右的一期建設任務,達到邊建設開發、邊拍攝使用、邊開放啟動的基本要求。再用五到八年的時間完成總面積8000-10000畝左右的二、三期工程,總投資規模十五億元左右。由張藝謀執導的《金陵十三釵》正是拍攝如此,同是這也是石湫影視基地接拍的第一部電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