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状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睡眠状态指人在睡觉时,表现出来的形态。与清醒状态相对,人睡觉有四个阶段的。分别是:入睡、浅睡、深睡、延续深睡,每一周期的睡眠过程也可由浅至深分为四个睡眠阶段。[1]
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2]
目录
阶段分类
各阶段的特点如下:
入睡阶段
第一阶段(或称第一期):入睡阶段。从昏昏欲睡开始,逐渐入睡,不再保持觉醒状态。这时候,呼吸变慢,肌肉张力下降,身体轻度放松,此时属于初睡状态,睡眠者较易被外界声音或触动所唤醒。
浅睡阶段
第二阶段(或称第二期):浅睡阶段,或称轻度睡眠阶段。本阶段睡眠属浅睡或轻度至中度睡眠状态,睡眠者已不易被唤醒,此时肌肉进一步放松,脑电图显示梭状睡眠波。
深睡阶段
第三阶段(或称第三期):深睡阶段,这时候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肌张力消失,肌肉充分松弛,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更不易被唤醒。
延续深睡阶段
第四阶段(或称第四期):延续深睡阶段,本阶段是第三阶段的延伸,但不是每个睡眠者都能达到本阶段,也不是每个睡眠周期都可达到这一阶段。有的人睡眠不够深,就不能达到这一阶段,或只有很短时间的第三、第四阶段的睡眠。
典型行为
清醒梦
清醒梦(Lucid Dream)又称清明梦,是在梦中意识到自己在做梦,进而能控制梦境的一种状态。一般认为,清醒梦的发生是因为快速眼动期(REM,也就是做梦时的状态)当中,本来应该是关闭着的短期记忆部分,因为某种刺激(即“我在做梦”的认知)恢复活动,但掌管梦境的部分又还没有关闭,因此就成了一种可以控制梦境的状态。依目前的研究,清醒梦对人并没有生理或心理上的影响。
夜惊
夜惊(Night Terror)发生在睡眠最深的非REM睡眠,是脑部的恐惧中心突然莫名其妙被启动时,被“吓醒”的反应。其实讲“吓醒”不太正确,因为这时虽然动作很像被吓醒的样子,但其实人还是在熟睡中的,醒来后也不会记得自己曾经经历过这一段。相较之下,比较倒霉的是睡旁边的枕边人。夜惊在儿童发生的比率远高于成人,如果成人时还有夜惊的话,要注意自己是否饮食、睡眠有失调,同时也要注意这可能是嗜睡症的前兆。
梦游
梦游(Sleepwalking)和夜惊有点相像,都是发生在睡眠最深的非REM睡眠,只是在梦游里不是恐惧中心短暂的启动,而是整个脑部都开始活动了起来。大部分的人“梦游”实际上并不会真的起来走路,只是坐起来,左看看右看看,喃喃自语些什么,然后又倒下去睡。只有少数例子会起来走路、吃东西,但严重一点,也有起来打扫、洗澡、穿衣(还会换回睡衣再睡)、开车、跳舞、嘿咻,甚至杀人的例子。梦游的人眼睛是睁着的,不像一般人想象中的那样闭着眼睛摸索前进,只是两眼无神,而且叫半天也不见得会有响应。问题是,究竟梦游者是完全没有意识,还是实际上意识是清醒的,只是事后完全不记得?这点科学家也没有答案,只是从脑波分析来看,似乎倾向于前者。所以说,你的身体是可以在你完全不介入的情况下自主运作的 。
在梦游中吃东西(梦食)、讲话(梦呓)和嘿咻常被看成三种独立的病症来研究。
睡眠麻痹
睡眠麻痹(Sleep Paralysis)也就是俗称的“鬼压床”。睡觉时,人类的运动中枢会被关闭,以避免梦中的动作反应到现实中,造成伤害。睡眠麻痹就是意识清醒了,但是运动中枢仍然关闭着的状态,所以虽然醒了,但是全身都不能动,只有眼睛和眼皮能动而已。最可怕的是,在睡眠麻痹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听觉和视觉上的幻觉,会听到细细碎碎的人声和鬼影。
快速眼动期行为失调
快速眼动期行为失调(REM Behavior Disorder)在某些程度上,刚好和睡眠麻痹相反。快速眼动期行为失调是意识还在睡觉状态,但运动中枢却“醒”了。在这时候,人会开始反应梦中的行为,像是拍苍蝇、打人、跑步之类的。快速眼动期行为失调和梦游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在快速眼动期前(没在做梦的状态),一个是在快速眼动期之中(做梦的状态)。有科学家认为这是帕金森氏症的前兆之一。
相关特点
在睡眠状态时,人会丧失一种精神活动,即丧失人的观念流动的主动指导能力。
管理办法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
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基厅函〔202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各地各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三、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四、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中小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五、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中小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辖区内注册登记或备案的线上培训网课平台、网络游戏的规范管理,采取技术手段进行监管,确保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六、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七、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各地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 ↑ 睡眠状态的意思_睡眠状态的解释汉语国学
- ↑ 伴侣好不好,睡一觉就知道了_信任_睡眠_安全感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