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眶內炎性假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眶內炎性假瘤是一咱比較多見的眼眶病,占眼眶原發性腫瘤的第三位。可發生於不同年齡,男性病人較多,實質上屬於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症。以其能引起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等眼眶腫瘤所具有的症狀而得名,故需要與眼眶腫瘤相簽別。眼眶假瘤是一種非特異性慢性增生炎症,並非腫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orbital inflemnmatory pseudotumor

多發群體:40~50歲成年人

常見症狀:疼痛、結膜充血水腫、眼瞼水腫、上瞼下垂、眼球突出等

就診科室:眼科

常見發病部位:眼

病因

病因不明,有人認為眼眶局部存在着能吸引血液中的自身抗體或免疫活性細胞的自身抗原,但至今還未分離出這種抗原。眶內組織的很多病理特點說明炎性假瘤是一種Arthus反應,即血液中的抗原或抗體在眼眶軟組織內遇到了相應數量的抗體或抗原,使眶內不同組織產生炎症。血管周圍組織有限局性的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說明血管外滲的部分物質能吸附這些細胞。炎性假瘤對皮質固醇和放療有效,則進一步證實是免疫反應的結果。但眼眶炎性假瘤急性或亞急性期很少能通過活檢證實診斷,給免疫學研究帶來困難。眼眶組織不直接暴露於體外普通的致敏原,眶內無淋巴管和淋巴組織,眶內非特異性炎性假瘤的發生與血液中的異常成分,可能與免疫複合物有關。而有關眼眶特發性假瘤的動物模型,目前仍不完善。

臨床表現

眼球突出是主要臨床症狀,多為單眼,少數可累及雙側,然兩眼發病可有先後,一部分則在起病之初一度有眼紅,眼神,眼球運動障礙或復視等症狀,此症若是比較突出或反覆發作,則易與真性眼眶腫瘤相鑑別,少數病例在一度眼球突出後,又可自行後縮,甚至眼瞼下陷,眼球運動高度障礙或眼球固定;多數病例則是病程較長,持續發展,眼球高度突出者,可因暴露性角膜炎而影響視功能甚至失明,晚期病例,在眼眶x線片上,可見眶腔擴大,甚至伴有骨質吸收,但無骨質破壞,若能在眶緣捫到質地非常堅硬的腫塊,同時又有顯著的疼痛和壓痛,則可據此和眼眶腫瘤進行鑑別(但應慎重,必要時仍應進行活組織檢查),由於炎性粘連多在眶底形成,故此種病例向內下方偏斜者居多,眼球轉動主要向外上上方轉動受限制,可用牽拉試驗以探索眶內有無粘連存在,其方法為點表面麻醉劑,用有齒鑷夾住眼球偏斜對側的肌腱,用力牽拉,假如偏斜是由上直肌麻痹或上方有腫存塊而引起,向上牽引時,可將眼球提高,使偏斜度減少;反之,假如眼球偏斜是因眶底部有粘連形成,則在向上牽引眼球時會感到有很大阻力,眼球的偏斜度也不可能減少,利用此試驗可將組織連引起眼球偏斜同眼肌麻痹或眼眶腫瘤引起的偏斜區別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眼眶假瘤的診斷。

此瘤病變早期主要在眼眶肌錐外間隙發展,眼後極部受壓現象只在極少數病例中可以看到,這就有別於從肌圓錐內起源的良性腫瘤,如血管瘤,神經鞘瘤,腦膜瘤等,部分病例在使用抗生素和皮質類固醇姤 ,症狀可明顯好轉,因此也可行治療試驗,以輔助診斷及鑑別診斷,疑難病例容易和眼眶惡性腫瘤相混淆,應及早進行病理切片檢查確定診斷。

診斷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及眼眶影像學檢查結果,一般可以做出初步診斷,但明確診斷需要行眼眶病理組織學活檢。

鑑別診斷

甲狀腺相關眼病:眼球突出,眼外肌增大,以肌腹肥大為著,邊緣清楚,光滑,肌腱不增厚,結合甲狀腺生化檢查和臨床表現可鑑別。

淚腺淋巴瘤[1]:常包繞眼球外壁,可侵犯整個淚腺,可輕度強化,鑑別困難時需穿刺活檢。

視神經腦膜瘤[2]:表現為視神經外周不規則增厚變粗,邊緣條片狀或環形鈣化,腫瘤可明顯增強包繞未增強的視神經。

肉芽腫病變:眶內軟組織病變,對激素類治療無效時,應與嗜酸性肉芽腫,黴菌病,結節病,血管炎性系統病變鑑別。

治療

以淋巴細胞增生為主者,適用放射治療;以漿細胞增生為主者,可用皮質類固醇和抗生素;眼眶血管炎型對皮質類固醇也有良好反應。當高度眼球突出角膜失去保護,而藥物治療放療無效時,考慮手術切除。但應慎重,因手術能激發進行性不可逆轉的水腫,甚至使損害擴展到對側。必要時加用環磷酰胺,α糜蛋白酶配合治療,以增強療效。 

併發症

多數病例則是病程較長,持續發展,眼球高度突出者,可因暴露性角膜炎而影響視功能甚至失明。

視頻


眼眶炎性假瘤


醫生講解眼睛眼眶疼是什麼原因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