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真名實姓(弗諾·文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 1部影響了一個時代的經典科幻作品+9篇大咖解讀,硬科幻大師弗諾·文奇與互聯網「大觸」間的跨界對談。

>>> 1981年首次出版,決選雨果獎、星雲獎,一舉聯動科幻圈和科技界,預言了從互聯網到《神經漫遊者》的一切。

>>> 怪不得劉慈欣盛讚它是「描寫計算機技術浪漫與震撼的傑作」「科幻小說魅力的最完美體現」!

>>> 出版40年來,陸續有人讀懂《真名實姓》,並直言不諱弗諾·文奇給自己的巨大衝擊和深遠影響。而最終,這些人改變了世界。他們是: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3D世界之父馬克·佩斯,密碼朋克創始人蒂莫西·梅,等等。

>>>《連線》(Wired)盛讚:黑客們崇拜的必讀經典,預示着從互聯網、互聯網遊戲到《神經漫遊者》的一切。

《真名實姓》1979年完稿,1981年出版,以科幻史上少見的影響力,一舉聯動科幻界和科技圈:決選雨果獎、星雲獎,為當時的計算機領域帶去曙光,成為科幻愛好者和「程序員」們爭相捧讀的經典。甚至,當代很多互聯網「大觸」都直言不諱《真名實姓》給自己的深遠影響。

弗諾·文奇也因此 成為科幻和科技領域內的熱門人物,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憑藉《深淵上的火》《天淵》等多部科幻作品斬獲雨果獎。

40年後再看《真名實姓》,它精準地預言了互聯網無處不在的當下,仍持續影響着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的發展。

作者簡介

弗諾·文奇,美國計算機專家,賽博朋克的奠基人,首次提出技術奇點和後人類時代的科幻作家,是融合太空歌劇、賽博朋克、後奇點等類型科幻的集大成者。著有銀河界區系列(《深淵上的火》《天淵》《天空的孩子》)、《彩虹盡頭》,以及《真名實姓》《循環》等中短篇作品。

原文摘錄

「數字假名」這一持久的網絡角色的產物,它無法被別人偽造,也無法鏈接到它們所有者的「真名」,它目前主要用於確保言論自由,允許有爭議的意見傳播,提供不被地方政府封鎖的經濟交易。由密碼朋克團體和其他人部署的這項技術意味着他們的身份、民族,甚至他們所在的大陸都是無法追蹤的一一除非他們的所有者選擇透露這些信息。這改變了這個世界傳統的「拓撲關係,使沒有外部政府監管、稅收或干預的多樣化交流成為可能。 變化並不總是如此。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子孫在和自己的世界一樣的世界裡長大。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父母知道教育孩子所需要的知識。在那時,對未來的規劃比現在更容易。建築師設計的教堂,需要幾百年才能完工。農民們播種橡樹籽,用橡樹為他們的後代遮陽。今天,啟動一個無法在一兩個世紀之內完成的項目看上去會很奇怪。今天,任何為期一年以上的計劃都是「長期計劃」。 為什麼我們變得如此目光短淺?我們的善意不亞於我們祖先的善意。我們的問題是:我們無法想象未來。技術變革的步伐如此之快,以至於我們不知道會為孩子們留下什麼樣的世界。如果我們播種橡樹籽,我們想象不到未來孩子們是否會坐在橡樹下納涼,甚至想象不到他們是否真的願意在樹下逗留。世界變化太快了,人類在改變,需求也在改變。我們這代人所從事的很多工作是我們的父輩從末想象過的。整個行業,甚至整個國家,都可能在眨眼之間衰落。

書評

記得2003年五月中旬那段時間,我盤算着六期《科幻世界》也快到了,於是一口氣讀完《真名實姓》連載一,這下可慘了,整個人象中了魔咒似的,那陣子每天都要急煎煎地在校園中的幾家書攤來返好幾趟,這樣鬱悶地過了好多天,依然沒有看到六期的蹤影。後來才痛心疾首地聽到說書人說起,書早就印好堆在倉庫里,只是因為非典的緣故,壓後很久才面市。

毋容置疑,初讀《真名實姓》給我衝擊是巨大的。緊湊,細膩,富於意趣的文字(當然其中有譯者出色的文字功底的原因),此起彼伏的懸念以及扣人心弦的情節。但給人震撼最為強烈還是文奇筆下那個光怪陸離眼花繚亂的"近未來"網絡世界:灌木上面微顫顫的水珠,霧氣彌散的氤氳沼澤,洶湧撲騰的火紅岩漿-------栩栩如生,充滿細節和質感的魔幻世界在你面前徐徐展開。自己象是個無意間闖入一家琳琅滿目的玩具店的懵懂孩子,痴痴望着四周新奇眩目玩具。讓人不由感嘆作者的知識的廣博(第一感覺作者本人一定就是位深諳視頻網絡遊戲的"大巫"),他對於整個通訊網絡物理技術層面有着如此涇渭分明的了解——盤根錯節的互聯網,電力網絡,通信衛星,計算機系統,數據庫,網絡協議,數碼的傳輸與破譯,甚至是金融流通,人機互聯的腦關——文治對這一切的熟悉程度好比自家的後花園。過去只是隱約聽說文治的厲害,一個退休的數學及計算機教授,最近幾年一古腦拿了幾個雨果星雲獎,如今才真正見識到他的牛B到了什麼地步,一時不由暗暗為自己能遇到這樣美國最新的"賽博朋克"的佳作而高興

文治與過去讀到的科幻作家都不太一樣,他"慷慨"得讓人感到奢侈:《真》薄薄幾萬字的中篇中那些非凡的創意足夠讓其他吝嗇的作者們去完成好幾個長篇。他對一些看似隨意的細節描寫甚至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從陰雨天氣對探測衛星分辨率的影響到暮年女性對顏色感知的遲鈍,文治無異於一位無所不知的"天人"。最近看到有些網友對文章的結尾詬病不已,在我看來文治對結局的安排讓人叫絕。回到了現實層面,兩個無足輕重的"小神詆"的見面讓故事峰迴路轉。對郵件人真實面目的揭露文治回答了"人工智能是否能進化得超出人腦的高度的自我意識,對人類社會造成威脅"這個科幻小說常面對的問題。文治的答案可能是最為合理的,只要想一想,即使人工智能能突破圖靈測試,但如其他一些科幻作品中那樣出現暴漲的無所不能的計算機智慧是不大可能出現的。反而是那些冰冷低智,帶着人類初始使命的程序,帶着笨拙蠻橫的力量,如同歷史上野蠻人入侵對易脆的人類文明帶來的致命威脅。

讀完《真》後覺得意猶未盡,興沖沖地想在互聯網上找些關於文治的信息,面對眼前展開的英文頁面,我一下子給懵住了——《真》出版於1981年!是的,我無法讓自己平靜下來。1981年!我還沒來得及出生的年代。1981年是個什麼概念了?就在那一年IBM公司才推出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PC(8086的處理器,1MB的內存),而在此之前電腦還只是少數狂熱電腦愛好者手中撥弄的怪物。美國軍方為應付"核戰爭"而構建的網絡,還如同白堊紀遺留下的恐龍龐大的骨架——即使已有民用機構加入,網絡也只是靜悄悄地躺在大學或研究所中,更不用提什麼網絡遊戲了。(這又讓我猛然想起文治文中描述的網絡世界竟然是構建於無線電波之上,而非光纖——因為到80年代中期光纖才橫空出世)我知道在1984年,號稱"賽博朋克"浪潮開山之怍的《神經浪遊者》才出版,於是我想當然地把《真》誕生的時間放到《神》之後甚至是最近幾年。這一切,讓我感到無所適從,或許任何的溢美之詞都不過分,這部天才之作遠遠地超越了他所誕生的時代,可以想像,《真》在出版之初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因為畢竟文治所描繪的世界,對於那個時代的所有科幻迷來說,是那樣的抽象,遙遠,不可名狀。《真》的偉大之處正是隨時間的磨礪才慢慢彰現出來的。

回到宿舍,費力地從鐵板床下面翻出那本沒怎麼讀懂的《神經浪遊者》,再聯想過去所讀到的一些"賽博朋克"作品,包括斯賓塞的《卸除的午夜》以及斯特靈的《自行車修理員》等一些作品。這類作品有着差不多相似的風格和主題。八十年代吉布森掀起的"賽博朋克"浪潮象是一艘巨船,80年代那些被弄得焦頭爛額的新浪潮作家以及一些籍籍無名的夢想者,象逃離孤島般一古腦涌了上去。按照《神》的模式,"賽博朋克"的主人翁都是一些沉湎於迷幻藥物,悲觀厭世的流浪者或情緒化的白領年輕人,他們所飄蕩的空間大多是被嚴重污染的工業化大都市,駁亂蕪雜的網絡社區——在吉布森,斯特林們的筆下,整個網絡世界陰森黑暗,如同一家光線混暗、牆紙剝落的巨大低檔旅店,彌散着腐爛的氣味。他們如"局外人"般生活着,虛無如同鬼影般尾隨着他們,孤獨無依的個體與外部世界進行着殊死的抗爭。而文治的《真》卻完全是另一翻情景:主人公波拉克在現實中是個小有名氣的互動小說作家,即使在網絡中他也顯得幽默睿智,溫溫而雅,是一位有着非凡能力,帶着有些陳腐的美德的理想主義者,一點也不"朋克"。儘管《真》也充滿了令世界轟然顛覆的陰謀與危機,但通篇跳盈着明亮厚實的色彩,向讀者傳遞着一種充滿秩序的力量感,更為重要的是其結尾擁有着一個異常光明的未來。在敘事手法上,《真》與"賽博朋克"作品多線條展開,跳躍的情節不一樣,前者完全是傳統的線性敘事,一點也不"後現代"。或許他們最大的區別還在對網絡世界科技層面的描述,"賽博朋克"作品更多是把賽博空間作為一個背景舞台,而不是如文治那樣充滿野心地,一磚一瓦地去構築整個細緻入微的世界。於是我開始釋然了,這應該是文治無法成為"賽博朋克"的旗手的原因——他的文本是無法被後來的作家們模仿跟隨的。在這種意義上,"賽博朋克"給吉布森搶了先是理所當然的,《真名實姓》從沒有屬於,並早已超越了這個流派所創造的廣袤的疆域。

此外,文治如此清晰深刻地預見了網絡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就在今天日新月異的互聯網如陽光般滲透我們生活每一個角落的時候,我們的故事大多還停留在網絡風花雪月的情感故事的層面上,而在80年代初,文治對於幾十年後蝸居在網絡中的人們形形色色的生存狀態的預言是何其準確。我無法想像文治是怎樣不可思議地洞悉到這一切的。"一條魚兒怎麼可能想像坐在飛機里的人所體驗的東西?"文治的《真名實姓》向我這樣的科幻初習者打開了一扇窗口,窗外是高聳入雲的積雪山巔。在感受到強烈的井底之蛙的挫敗感的同時,又滿心鼓舞——對於科幻,一切的憂慮、彷徨的情緒都是毫無必要的;對於科幻的本身,形式與技巧是相對次要的,厚重的內容與思想才是科幻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真名實姓》讓我看到通過不斷的提升,科幻可以達到的一種高度,一種可能性。科幻作品當然不是留給科學家去完成的,但是,如果是一位捻熟着最為前沿科技發展的科學家,同時又具備着強烈的人文關懷,非凡的文學修為,帶着強大的理性力量,這樣的境界是多麼讓人神往呵。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