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相见虽晚(梅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相见虽晚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相见虽晚》中国当代作家梅方的散文。

作品欣赏

相见虽晚

文章题目叫《茶事》,文章开头就说“以茶闹出过许多事来”,我们就来先来理一理,围绕“茶”写了哪些事情。

第一件事,我的家乡不产茶,人渴了就喝生水。我在泉边喝水,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一位叫阿花的姑娘身上。听说有个山外的小伙子来阿花家提亲,我使恶作剧对付小伙子,得逞的心理洋洋自得不多久,就被小伙子一句话“我们山外渴了要喝茶”噎住了,窝了一肚子火,感觉要被小伙子比下去了,终于想到一句“山外的水苦才用茶遮味哩,我们这儿水甜用得着泡茶吗?”遗憾的是,没有来得及说,小伙子就走了。

第二件事,我上大学暑假回老家,恰逢父亲也从外地学校回来,本家的伯叔堂兄过来聊天,父亲拿出茶叶泡茶给大家喝。大家包括我受宠若惊,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喝茶。论滋味,感觉不好。可是依然兴奋

第三件事,我和弟弟抗旱,去河里挑水浇地,玩命地干活,累得几乎要趴在地上。于是决定回家泡茶喝来犒劳自己。待到喝上了瘾,茶叶却没有了,居然用干蓖麻叶末、干芝麻叶末来代替,自然不好喝。

第四件事,工作后坐办公室,学着别人开始喝茶,也约略知道些喝茶的常识。究竟是真喜欢喝茶,还是从众心理(别人都喝,我也不能另类),大概作者也说不清。

第五件事,可以说是作者喝茶的历史转折点。一个寂静无聊的夜晚,喝到了陕青,并且可能是陕青中的上品新茶。喝了第一杯,再喝第二杯、第三杯,喝了今晚,再喝明早、中午、傍晚,直到茶叶剩下不多,再也不好意思喝了。不知如何直面茶叶主人,溜之大吉。这番经历,正如作者所说,是“贼一样喝过了自觉是平生最好的茶”。人大概都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本性,因为喝过了陕青上品,作者就开始明目张胆地向同学、朋友索要陕青。至此,作者可以算是一位品茶之人了。

第六件事,以茶结友,认识了一位叫谭宗林的朋友,非常够义气想方设法、排除万难给我弄上好的陕青新茶。我也以茶会友,一有好茶就立刻打电话邀朋友来家中品茶。

这样看来,文章真是紧扣“茶事”来写。不同的时间,少年到中年不同的地点,农村到城市;不同的场合,家庭到单位;不同的心理,陌生到熟悉……作者之于茶,也是一场渐进渐浓的缘分,真正的相见虽晚却一见倾心。我们再来细看作者是如何描写与陕青茶的一见倾心的“茶只有半盒茶,形状小小的。似乎有着白茸毛,我初以为这茶是霉了。”“冲了一杯,杯面上就起一层白气,悠悠散开,一种清香味就钻进了口鼻。”“待端起杯再看时,杯底的茶叶已经舒展,鲜鲜活活如在枝头。”从白茸毛到清香味再到鲜鲜活活,作者非常细腻地写出了那一撮茶叶的绽放、重生。接着写自己连喝三杯,额上泛了细汗,目明神清口齿间长留爽味。写出了自己情不自已的喜爱。再后来,控制不住欲望,一杯接一杯地泡。直到茶叶所剩不多,羞愧难当,才压住心头的欲望。

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荷,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就扮演着这“无用”的装点。作者在文中说“而最能的是以茶为友的人”“过得是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的日子”。

[1]

作者简介

梅方,品诗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