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黃大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皖西黃大茶 |
中文名: 皖西黃大茶 批准時間: 2010年12月24日 主要產地: 安徽省 |
霍山黃大茶,屬黃茶,亦稱為皖西黃大茶,自明朝便已有記載。產於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葉大、梗長、黃色黃湯香高耐泡,飲之有消垢膩、去積滯之作用,具有抗輻射,提神清心,消暑等功效。其成品主要經過炒茶、初烘、堆積、烘焙等工序,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1]
歷史記載
明代許次紓《茶疏》記述:"天下名山,必產靈草。大江以北,霍山縣茶生最多,名品也振於南(方);山陝人皆用之。南方謂其能消垢膩,去積滯,亦甚寶愛。顧彼山中不善製造,就於食鐺大薪炒焙,未及出釜,業已焦枯,詎堪用哉。兼以竹造區筒乘熱便貯,雖有緣枝紫筍,輒就萎黃,僅供下食,奚堪品斗。"這篇著作記載了黃大茶的原產地,銷售市場,生產器具,貯存包裝,藥用功能等作了系統的論述,尤其是這被記載的工藝與現時黃大茶的製法,大致吻合。焦味和悶黃,正是黃大茶的本質特徵。
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霍山縣誌》里記載:"茶,本山貨屬,以茶為冠。其品之最上者日銀針,次日雀舌,又次日梅花片,白蘭花頭日松蘿。"
中國茶葉泰斗陳椽在《安徽茶經》記述:黃茶產地較主闊,浙江的平陽、東陽,霍山、岳西、金寨、六安及湖北英山出產黃大茶,台灣也有黃茶生產,其中以霍山縣黃大茶為最著名,產量最多。
品質及選購
葉大、梗長、黃色黃湯香高耐泡,飲之有消垢膩、去積滯之作用。又具有濃裂的老火香(俗稱鍋耙香)。著名的品種有安徽的霍山黃大茶、廣東的大葉青等。霍山黃大茶外形梗壯葉肥,葉片成條,梗葉吉相連形似釣魚鈎,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深黃顯褐,葉底黃中顯褐,滋味濃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黃大茶大枝大葉的外形在中國諸多茶類中少見,已成為消費者判定黃大茶品質好壞的標準。
選購技巧
霍山黃大茶茶葉的好壞,主要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鑑別。
看外形
霍山黃大茶是以大枝大葉的外形為特點,因大枝大葉的茶比較罕見,所以極易辨識。通常以此特徵來鑑別霍山黃大茶的真偽。外形梗壯葉肥,葉片成條,梗部似魚鈎;色澤鮮亮、金黃油潤;葉底綠黃,葉質柔軟厚實。
看色澤
霍山黃大茶干茶外形緊索,呈黃褐色。黃茶的品質特色是"黃葉黃湯"。霍山黃大茶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深黃顯褐,葉底黃中顯褐。
嗅香氣
茶香被譽為"天下第一香"歷來為茶人看重。凡稱的上好茶者,必須具有討人喜歡的香氣。霍山黃大茶滋味濃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黃大茶產品按品質優次分3級6等。
品茶味
通常一杯好茶必須具有豐富的滋味,它不但要求茶湯的味道有不斷滋生的感覺;而且咽下後,任然產生無窮的回味和餘韻,霍山黃大茶滋味濃厚醇和。
價值功能
主要功效
抗輻射,提神清心,消暑。
保健功能
黃茶是輕度發酵茶,各種品質特徵偏向於綠茶,的香氣和醇厚口感,適宜絕大多數人品飲享用。同時又改善了綠茶的苦澀味道,增加了發酵茶
黃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維生素、多糖、礦物質及纖維素等有益成分,在調理消化系統,保護心腦血管,抗氧化、抗衰老,防癌抗癌等方面具有積極功效。同時,黃茶還有提神醒腦、敵煙醒酒、排毒解毒和消炎殺菌等功效。
黃茶茶性寒涼,鮮爽適口,香氣怡人,尤其適宜在夏天飲用。
品茗沖泡
備具:準備好茶具及霍山黃大茶。
溫壺滌具:茶具中置入燒開的清水,主要起到溫壺溫杯的作用同時可以滌具。
投茶:將霍山黃大茶小心置入壺中。
潤茶:沸水置入壺中,快速倒去以喚醒茶葉。
沖茶浸潤:根據實際情況掌握沖泡時間。
分茶:壺中的茶葉現過濾於公道杯中,同時保持茶湯均勻,再分別均勻的分入小杯中。
參考來源
- ↑ 茶文化之黃茶(皖西黃大茶) 搜狐 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