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潭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百花潭公園位於成都市區西部的通惠門外,浣花溪(南河)從西向東,兩水在青羊宮東北角處匯合,水勢急湍,形成一個波翻渦漩白色水花的深潭,即今日百花潭。百花潭公園西連一環路西一段,南接芳鄰路,東鄰南河,北望琴台路,公園總面積81708平方米(122.56畝),綠地面積64333平方米(96.5畝),公園建築面積4358平方米,道路廣場面積5500平方米,水體面積7517平方米(11.21畝),綠地率為87.94%。[1]
歷史發展
據考證,今日的百花潭與古時的百花潭名同地異。古百花潭遺址在今杜甫草堂西南的龍爪堰。唐、五代時是成都著名的郊遊勝地。宋代以後,水系變動,原來的潭址已淤沒不存。清末,黃雲鵠尋訪古蹟,認定這一水潭為百花潭,並於清光緒七年(公元 1881年)在北岸的寶雲庵豎「古百花潭」石碑一通,同時還在石碑周圍修造供遊覽的涼亭敞軒。至此百花潭復現於世,並漸成名勝之地。
又據《蜀中名勝記》記載:浣花溪之處,一名百花潭,溪上民家之女任氏,家境貧微,為人勤勞善良,一日在潭邊為病僧洗滌袈裟,蓮花輒應手而出,整個水面漂滿百花,故名「百花潭」。 依歷史記載:在浣花溪西邊,唐代有一位冀國公崔寧在杜甫離開成都後,將杜甫舊居的一部分闢為別墅讓其妻冀國夫人(又稱浣花夫人)居住,後四川發生叛亂威脅着成都,節度使又無能平息叛亂,冀國夫人挺身而出,散盡家財,募捐千軍,出兵平亂,又將舍宅為寺,功德無量,為紀念這位成都女傑特尊封為「冀國夫人」名;及在每年的四月人們在浣花溪一帶趕廟會。
五六十年代這裡是成都動物園,占地80餘畝。為了便利遊客行人,特架浮船索橋,橫跨潭上。60年代中,一環路的百花大橋落成,索橋始廢。1975年動物園遷移至北郊,1976年至1982年百花潭公園經整修後重新對外開放遊覽。
那時園內主要由盆景園(西苑)、國香園、百花園、磊園、慧園、廊橋、湖池區和鳥魚廊等組成。[2]
景點介紹
公園占地4萬平方米,北大門是一座跨越錦江的廊橋,古樸典雅。園內布置有十多個景區,其中的盆景區,花牆相套,園中有園,有「透、漏、空」的風格。這裡陳列的近千盆山水、樹樁盆景中,以沙磧石和樁頭最具特色,突出了劍南派盆景「古樸秀雅、蒼勁健茂」的藝術風格。國香園內展出各類名貴蘭草上萬株,取「氣壓群芳,香冠一國」之意。此外,園內還有百花園、木棵園、鳥魚廊、西苑、石肪等園景,各有情趣,巴金慧園、仿九寨溝的大型瀑布別具一格。
公園由盆景園、磊園、慧園、湖池區、廊橋及桃花林、銀杏林、桂花林、梅花林等景區組成,已形成了自己的園林特色。整個公園構築新穎,布局典雅,花木繁茂,竹樹成蔭,人工締造的山石、瀑布、溪流、亭台分布其間,各呈其妙,趣味無窮,體現了「古、文、靜、雅」的格調,使人益覺園林深邃無盡。
旅遊信息
交通
乘126、127路等公交車在芳鄰路西站下車即達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06:30-21:30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周一-周日)
06:00-22:30 (3月1日-11月30日 周一-周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