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螞蟻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螞蟻花(學名:Osbeckia nepalensis var. albiflora)是野牡丹科金錦香屬螞蟻花的變種。分布於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780米至1,600米的地區,多生于山坡、陽處、田溝邊以及路邊疏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螞蟻花(原變種)
白螞蟻花直立亞灌木或灌木,高0.6-1(-1.5)米;莖四棱形,密被糙伏毛,分枝或不分枝。
葉片堅紙質,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至鈍,長(5-) 7-13厘米,寬(1.5-)2.5-3.8厘米,全緣,具緣毛,
兩面密被糙伏毛,5基出脈,葉面基出脈下凹,側脈不明顯,背面基出脈隆起,側脈微隆起;葉柄極短,長1-4毫米,
密被糙伏毛。由聚傘花序組成圓錐花序,頂生,長5-8厘米或更長;苞片葉狀,小苞片2,緊包萼基部,
寬卵形,長約1.3厘米,具緣毛,外面中脈被糙伏毛,兩側被細絹毛,裡面無毛;花梗短或幾無;
花萼長約2厘米,萼管外面及裂片間具蓖狀刺毛突起,裂片5,長卵形,頂端漸尖,與萼管等長,
兩面無毛,具緣毛;花瓣5,紅色至粉紅色,稀紫紅色,廣倒卵形,偏斜,頂端圓形,
具點尖頭,長1.5-2.5厘米,上半部具緣毛;雄蕊10,常偏向1側,花絲較花葯略長,
花葯具短喙,藥隔基部微膨大呈盤狀,有短距;子房卵狀球形,5室,頂端具1圈短剛毛,
上半部密被糙伏毛。蒴果卵狀球形,5縱裂,長約8毫米,直徑約6毫米,上半部密被糙伏毛;
宿存萼壇形,頂端平截,長約8毫米,外面具密篦狀刺毛突起。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本變種與前者的主要區別是花白色。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80-1600米的山坡、陽處、田溝邊或路邊疏林下。
分布範圍
產雲南、西藏。尼泊爾也有。 [1]
功效與作用
- ↑ 白螞蟻花的功效與作用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