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居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居寺,藏语称“班廓曲德”,意为“吉祥轮大乐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江孜县江孜镇,南、北、东三面环山,寺院四面临水,距拉萨南约230千米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千米,海拔3900米[1] 。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夏鲁派、格鲁派共存的寺院。

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历时10年竣工。它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它的建筑充分代表了13世纪末至15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2]

1998年,白居寺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白居寺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江孜镇

开放时间:9:00-19:00

著名景点:十万佛塔

创建于:15世纪中叶前半期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国家:中国

历史沿革

白居寺由寺院、吉祥多门塔、扎仓和围墙四大建筑单元组成。

白居寺由江灵敏度法王饶丹贡桑帕和一世班禅克珠杰于15世纪中叶的前半期(1418年至1436年)共同主持兴建。克珠杰(1386年-1438年)早年随萨迦派仁达哇等高僧学习佛法,很快成为精通五明的佛学大师。1413年,饶丹贡桑帕(1389年-1442年)为在江孜地区弘传佛教,乃邀请克珠杰到江孜主持教务,并且将江孜庄园与上部城堡两地辟为建寺用地,于公元1418年动工兴建,公元1425年竣工。该寺为三层平顶藏式建筑,平面为坛城模型,由大殿、法王殿、护法神殿、金刚界殿、罗汉殿、道果殿、无量宫殿、转经回廊等建筑组成。

1904年,第二次英国侵藏战争中,英军攻占江孜宗山后,又攻占白居寺。占领白居寺的英军,抢劫了该寺大量文物、藏经等,并且将佛堂改为食堂,在转经筒上钉钉子改为食品输送带。经过战斗,英军屠杀许多藏族民众之后,占领了整个江孜。

1957年2月26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举行宴会,庆祝藏历火鸡年。同年3月2日,在北京的藏族人士欢度藏历火鸡年,赴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拜年。十四世达赖和十世班禅分别在江孜白居寺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参加庆贺藏历新年典礼。

1959年民主改革之前,白居寺有僧人1500余名,由格鲁派僧人主持寺院管理,白居寺的寺院总堪布由色拉寺藏巴康村派遣。1977年,国家拨出专款全面维修白居寺。修复部分于1979年12月开放。

1998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世纪初,政府批准的白居寺僧人编制80名,其中格鲁派编制40名、萨迦派编制20名、夏鲁派编制20名;实有僧人76人,其中归属格鲁派者43人、归属萨迦派者21人、归属夏鲁派者12人。

建筑格局

白居塔

白居塔亦称“十万见闻解脱大塔”,简称“白塔”,亦称“白居塔”,是迄今西藏境内保存完好,最为雄伟华美的建筑珍品。始建于1414年,历时十年,耗工日百余万才完成。塔高9层,高42.4米,由塔基、塔腹、覆盆、塔幢等组成。

塔座占地2200平方米,为四面八角形,有5层,线条明快,式样别致,庄严稳重。塔内底层有佛殿20个,即:法轮殿、摩利支天殿、金刚手殿、清净殿、回遮殿、净土殿、叶衣佛母殿、马头明王殿、不动明王殿、星曜佛母殿、燃灯佛殿、增禄佛母殿、持梃护法殿、大力明王殿、幢顶臂严佛母殿、兜率宫殿、多闻天殿、八大解脱殿、护法神殿、尊胜佛母殿;五层有佛殿4个,即:北、西、南、东无量宫殿。

5层塔座之上为圆形塔瓶,塔顶为铜皮包裹的锥形十三天。全塔下大上小,遂层递收,开有108个门,实辟佛殿76间,门楣饰有异常精美的象、狮、飞龙的浮雕,其内藏各类佛像,总计十万余尊佛像和近千幅壁画,故又称“十万佛塔”。

塔瓶中部还有一层小佛殿,四面的门楣上绘有3米长的湿婆神的慧眼。塔内塑像甚为精湛:6层佛殿堂内供有高大的三世佛,肃穆恬静,仪态庄重。其两侧为袒胸露臂、曲腰侍立、身披璎珞、腰系彩带的弟子塑像;5层为祖师泥塑像,盘腿端坐,神态慈祥,给人以温柔敦厚之感;5层以下殿内的壁画和泥塑以凶神恶煞、面目可憎的金刚护法为主,但也有婀娜多姿、温柔善良的度母像,形成鲜明的对照。总之,吉祥多门塔建筑雄伟壮丽,与白居寺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寺中有塔,塔中有寺,相得益彰,为13至15世纪后藏地区寺塔相互辉映的典范,也是中国惟一一座集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于一身的宗教艺术博物馆。

十万佛塔

白居寺中有驰名中外的白居塔,正名叫“菩提塔”。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这流水便是日喀则地区的年楚河。白居寺由热布旦贡桑帕和班禅一世克珠杰于公元1418年首建。白居寺旁的白居塔有“十万佛塔”之美誉,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特别提醒:是它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塔有九层,高达42.2米,有76间佛殿、108个门、神龛和经堂等,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珍品。殿堂内绘有十余万佛像,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塔内另有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物馆。从塔西的入口进去可以沿楼梯一直上到塔的顶端,如果找不到上去的楼梯,最好四下转转,有的的确是比较隐蔽。

吉祥多门塔

吉祥多门塔又称“十万见闻解脱大塔”,简称“白塔”,又称“白居塔”。该塔始建于1414年,用十年时间完工,消耗工日百余万。该塔高9层,高42.4米,由塔幢、覆盆、塔腹、塔基等部分组成。全塔上小下大,开有108个门,辟有佛殿76间,门楣饰有精美的飞龙、象、狮的浮雕,殿内藏有各种佛像,总计有十万多尊佛像及近千幅壁画,故此塔又称“十万佛塔”。该塔与白居寺为13至15世纪后藏地区寺塔辉映的典范。据传说,该塔是依照觉囊寺的通卓钦摩大佛塔建造的。

措钦大殿

措钦大殿,高三层。措钦大殿底层:底层主要为大经堂,有48根柱,立柱上悬挂有许多古老的丝织唐卡。殿内北面左墙有一尊高8米的释迦牟尼铜像,据传是以1.4万公斤黄铜铸造;北为觉康正殿,供奉三世佛铜像。其两侧另有东、西净土殿,殿内的塑像风格不同,融合藏传佛教萨迦派、格鲁派、噶举派艺术风格。措钦大殿二层:二层主要为拉基大殿,白居寺最高级别的“拉基会议”便在此召开。该殿周围有数座佛殿,其中北面的罗汉殿内有苦行山悬崖,上面塑有小庙、飞禽、走兽和十八罗汉塑像。措钦大殿三层:三层主要为夏耶拉康,殿内有坛城壁画、有六菱圆形的莲花藻井。寺内藏有许多佛像、唐卡、壁画、法器、佛经等文物,包括用金粉书写的大藏经,每部有111卷;用明清时期中国内地生产的缂丝、刺绣、织锦等丝织缝制的藏戏服装,约有100件。

其他建筑

扎仓、佛殿等建筑以措钦大殿及吉祥多门塔为中心,分布着许多扎仓及佛殿等建筑:古巴扎仓、琴各洛扎仓、洛布干扎仓、德瓦金扎仓、赛贡扎仓、四刚王马扎仓、仁定扎仓、顿各洛扎仓、拉刚扎仓、杰布久扎仓、翁卡扎仓、西乃扎仓、列珠扎仓、长米切扎仓、康萨扎仓、拉乌扎仓、下琴巴扎仓等17个扎仓,马林、荣康、甘登、凯居、巴久等佛殿,以及僧居、扎厦等建筑,总平面呈现椭圆形。扎仓中的洛布干扎仓、长米切扎仓、拉刚扎仓建筑年代最早,仁定扎仓、西乃扎仓、四刚王马扎仓、琴各洛扎仓的建筑规模最大。17座扎仓分别隶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夏鲁派、萨迦派,其中属格鲁派最多,有扎仓7个。另一种统计称,白居寺原有16座扎仓,其中格鲁派拥有8个扎仓,萨迦派拥有4个扎仓,夏鲁派拥有4个扎仓;16个扎仓中又有4大扎仓,其中格鲁派拥有2大扎仓,萨迦派和夏鲁派分别拥有1大扎仓。21世纪初,扎仓仅剩下3个扎仓,即格鲁派、萨迦派、夏鲁派分别拥有1个扎仓。白居寺各教派共处一寺,这种情况在西藏其他寺院较为罕见。

寺庙文化

寺庙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白居寺壁画,壁画题材有显宗、密宗、历史人物三类。

显宗壁画:可分为经变故事、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三类,主要在大殿一层经堂、回廊,吉祥多门塔四层各殿及一层净土殿、兜率宫殿等殿内。

密宗壁画:可分为事续、行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四类,主要据《成就法海》《吉祥胜》《金刚顶经》《文殊室利根本仪轨经》《不空羂索仪轨》《莲花网鬘》《金刚藏庄严经》等密宗四部经典及仪轨绘制。主要分布在大殿一层东、西法王殿、金刚界殿、三层无量宫殿,以及吉祥多门塔一至五层的佛殿内。密宗壁画是白居寺壁画的主要题材,均为坛城和诸佛菩萨画像。其中,三层无量宫殿的坛城壁画主要有:身语意时轮大坛城、吉祥密集阿閦佛大坛城、卓式吉祥净摩敌大坛城、阿閦佛部吉祥密集文殊金刚大坛城、热氏阎魔敌大坛城、如来部吉祥红色阎魔敌十三尊大坛城、身部忿怒阎魔敌六面文殊大坛城、吉祥空行海大坛城、路夷波式吉祥胜乐大坛城、五空行大坛城、比瓦巴式呼金刚大坛城、幻化胜乐诸佛加行大坛城、大日如来部四位续所述大坛城、金刚界坛城。吉祥多门塔底层至塔幢的各殿内绘制诸佛菩萨画像27529身:一层绘2423身,二层绘1542身,三层绘3400身,四层绘1278身,五层绘18886身,横斗绘321身,十三法轮绘677身,塔幢绘127身。

历史人物壁画:主要有印度、西藏各派传承及高僧、译师、法王等人物。主要分布在大殿二层道果殿,以及吉祥多门塔四层各佛殿。其中,道果殿的壁画主要据《佛本生经》《弥勒上生经》《大悲莲花经》《华严经》等佛经绘制,内容是88位大成就者与八思巴、忽必烈会面的场景。

根据白居寺壁画的题记,寺塔壁画主要是由后藏拉孜县、康马县、拉萨尼木县的艺术家们创作。以拉孜画家为首的“拉堆画风”简朴稚拙、自由奔放,以康马县乃宁画家为首的“乃宁画风”与拉萨“尼木画风”融合,充满生机,成为14到15世纪藏传佛教艺术趋于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白居寺壁画中常见的背光有舟形、龛形和椭圆形、马蹄形几种,特点是造型精细、纹样丰富、讲究对称,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和谐,色彩的运用也很丰富,感觉精美庄重,但又不至显得晦暗。白居寺中有很多散养的放生狗,与喇嘛、游人和平共处、互不干扰,成为白居寺一景。

宗教活动

白居寺格鲁派、萨迦派、夏鲁派除在大经堂举办集体大型法会外,还在各自宗派的扎仓举办各种宗教仪式。

日常宗教

早课:6:30—9:30,藏历每月8日、10日、15日、25日、30日,集体念诵加行法(Sbyor chos)、入菩萨行(Spyodvjug)。午课:13:00—15:00,举办菩提道次第、药师佛、上师供养等等仪轨;

晚间:一般不举办宗教仪式;

诵经:除固定的宗教仪式外,白居寺僧众还有在大经堂诵读《般若经》《甘珠尔》部的宗教仪轨。

大型仪式

藏历每年1月8日至15日,举行祈愿大法会;

藏历每年5月8日至15日,举行药师佛大法会;

藏历每年6月15日至7月30日,全白居寺僧众坐夏安居,其间举行度母供养(Sgrol Mavi Mchod Pa)、道次第甘露心(Lam Rim Bdlld Rstis Rnying Po)等宗教仪式;

藏历每年9月22日,举行降佛法事仪轨;藏历11月25日,举行朵嘛(gtor ma)仪轨,主要将该寺旧年的朵嘛供品全都更换成新年的新朵嘛供品。

扎仓仪式

格鲁派扎仓:

藏历每年4月—18日,举行大威德(Vjigs Byed)密法仪轨,其间绘制大威德坛城;

藏历每年10月25日,举行甘丹阿却(Dgav Ldanl nga Mchod,纪念宗喀巴圆寂日),即燃灯节,通常在晚间点燃酥油灯供佛。

萨迦派扎仓:

藏历每年4月—18日,举行金刚橛(Rdo Rje Phur Ba)密法仪轨,其间绘制金刚橛坛城;藏历6月4日,举行佛转轮法会,金刚橛法会。

夏鲁派扎仓:

藏历每年4月—18日,举行阿閦佛(Mu Vkhr ugs Pa)密法仪轨,其间绘制阿閦佛坛城;

藏历每年6月2日至27日,举行布敦大师圆寂纪念法会(Bu Ston SDUs Mchod)。

其他活动

2019年5月22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日喀则市江孜县白居寺管委会举办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创共享心连心—书香日喀则”为主题的书法比赛。

旅游贴士

开放时间:9:00-19:00

最佳旅游时节:四季皆宜。因为日喀则地区日光充足,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适合出游。只不过夏秋季节更适宜游览。

交通:白居寺位于日喀则江孜县城中,步行前往即可。

视频

西藏旅游 白居寺

参考文献